楊欣宇
飯后,媽媽陪我去買書。
馬路上車來車往,猶如長河奔流不止。媽媽從我身前繞過,自然而然地走到了我的左邊。一輛氣派的奧迪遠遠駛來,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一個跨步,沖到了左邊,卻被媽媽一把拉回了右邊。
我不解地問:“為什么不讓我走那邊?”
“小孩兒走右邊好,安全。”媽媽抓著我的手,看著路上的車說。
這么寬的路——走左邊又不是大人的專利。我耍起了小心機,加快速度,放慢腳步,幾次悄悄走到左邊,而媽媽呢?像警察看犯人一樣忠于職守,一次不落地把我拉回左邊。
回來的路上,媽媽仍把我擋在右邊。我心里暗暗較勁兒,總想找機會和媽媽換換地方。
機會來了,媽媽的手機響了。在她接電話的時候,我趁機一閃身,躥到了媽媽的左邊。大搖大擺地走在有車的一側(cè),我覺得自己一瞬間變高變強了,像個大人。東張張西望望,我不知不覺就靠近了車道?!班洁健洁洁洁健币魂嚰贝俚睦嚷?,像一串鞭炮在身后炸響,我嚇了一大跳,腿都不聽使喚了,斜斜地往車道方向邁出了一步。好危險,一輛汽車貼著我的身子飛馳而過。媽媽聽到我的驚叫,臉一下就白了,狼抓羊一樣撲過來,把我抓回沒車的右邊,生氣地說:“你看看這樣多危險啊!讓你走右邊,你偏不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從那一刻開始,媽媽再也沒松開我的手;從那一刻開始,媽媽再也沒閉上嘴巴,嘮叨了一路,千叮嚀萬囑咐,她的話語和車聲一樣不絕于耳。然而,我卻再也沒有反感,心里滿滿的都是后悔和感動。偷眼看媽媽,她才一米五十多,和我高矮差不多,胖瘦差不多,卻堅定地擋在有車的一邊,用身體為我屏蔽著風險。
淚水悄悄模糊了視線:哦,總是走在左邊的媽媽,給了右邊的我一個溫暖和安全的空間。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嗎?讀到結(jié)尾,溜溜梅老師有拍案叫絕的沖動:一篇好文,一個好偉大的媽媽!跟溜溜梅老師一起走進圖里,來解讀這篇佳作的寫作秘密吧!
首先“撒網(wǎng)”,捕捉到媽媽的特殊習慣:“總是走左邊”,這個習慣也是作文題目。
全文圍繞題目“拉網(wǎng)”,寫了母子在路上的“左右之爭”,篩選了非常小的一件事,每次總是媽媽取勝,媽媽依然“走在左邊”。
整篇文章不?!盎仡^”呼應(yīng)題目,結(jié)尾處的“收網(wǎng)”更是精彩:小作者含淚寫出自己的感受:走在左邊的媽媽就是一道安全屏障,風險在媽媽的身軀那邊。不知不覺間升華了主題,把讀者帶進母愛的春天中。
發(fā)現(xiàn)了嗎?全文的寫作秘密盡在“網(wǎng)”中:
撒網(wǎng)——習慣就是題目,拉網(wǎng)——小事圍繞題目,
收網(wǎng)——處處呼應(yīng)題目,觸網(wǎng)——作文一“網(wǎng)”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