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春綠
摘 要:金線蓮全草都可以入藥,其又被稱之為“神藥”、“金草”和“藥王”等,含有黃酮、微量元素、有機酸、生物堿、糖類、維生素、氨基酸等成分,擁有潤肺保肝、滋養(yǎng)強壯、消腫解毒以及清熱退火等功效,在高血壓、糖尿病、腫瘤以及腎病等的治療和保健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是最近幾年十分流行的養(yǎng)生保健品種,當前市場價格較高,發(fā)展前景較好。本文從地塊選擇、大棚搭建、科學栽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對金線蓮栽培技術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金線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
金線蓮主要生長在海拔為300-1200m的丘陵地區(qū)。野生金線蓮在我國的分布范圍較廣,主要涉及福建、廣西、浙江以及江西等等。金線蓮其實就是植物的種子,其不包含胚胎因此不能夠發(fā)芽,只可以和真菌共生才能夠發(fā)芽,且發(fā)芽率不高,同時其對生長條件具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人為過度采挖、自然條件惡化等,導致野生資源不斷減少,已經被納入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以及國際瀕危物種之中。
一、地塊存在
對金線蓮種植地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需要對原產地的實際環(huán)境予以模擬,因此應盡量選擇海拔較高的相關林地溪邊,以及陰涼的地方進行種植,最佳海拔高度在400~900米以內,也可以在闊葉林地邊種植。地塊最好在背山面水處,夏涼冬暖的地方,尤其是要有充足的水源,灌溉方便。土壤深厚疏松,同時腐殖質豐富,這樣的土壤結構可以吃驚金線蓮的良好生長。假如土壤不符合標準,就需要對地塊進行適當的改造。深耕疏松土壤。對土雜肥予以施用,以此將土壤腐殖成分予以增加。土壤濕度也是極為關鍵的,若土質較為干燥那么就會影響金線蓮的正常生長,同時如果灌溉條件也較差,那么就不適合對金線蓮予以種植。
二、搭建大棚
在搭建大鵬的過程中,應讓大鵬維持南北走向,棚的長為25-30m、寬為15-20m、高為5-6m、肩高則為3-3.5m,棚頂和周圍先將薄膜覆蓋上,再加上遮陽網,為人工更好地控制棚內濕度、光照和溫度提供方便,應在其中設置抽風機以及水簾、微噴灌系統。
三、科學栽植
在種植金線蓮的過程中需采取淺栽的方式,在栽種結束后需覆蓋一層干燥的苔蘚層,并確保株行在5-10cm×5-10cm,種植后要馬上澆定根水,以此使成活率得到保證。4-5月適合海拔較高的山區(qū)進行種植,有利于其生長速度的增快。而對于平地低丘地應在8-9月進行種植,進而有效規(guī)避病蟲害產生的高峰期,促進成活率和產量提高。
四、科學栽植
1.除草松土。除草松土就金線蓮的健康成長而言極其重要,這主要得益于除草能夠讓土壤更加疏松,進而降低土壤溫度,進而防止病害的產生。因為金線蓮根系極錢,因此,在除草的過程中要尤為注重避免金線蓮根莖和葉片受損。若是發(fā)現金線蓮外露,要第一時間培土。
2.施肥。金線蓮在之后,在生成長期要注意適時追肥。通常會運用豆餅以及牛馬糞等相關農家肥,同在每100kg的肥液當中融入適量的硫酸亞鐵,以此使葉色濃綠且光澤度堅強。在使用過程中要將適量的水加入,對其進行稀釋。施肥的過程中嚴禁對金線蓮葉片造成污染,若是不小心對其造成污染,應第一時間噴灑1次清水。在金線蓮生長季節(jié),還可以用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的水溶液進行根外追肥,每個15d噴施1次,連續(xù)噴5次。
3.適時澆水。土壤的濕度和金線蓮的成活與生長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因為金線蓮根系較弱,通常在根系生長在表土,不可能在土壤中將諸多水分獲得,特別是干旱季節(jié),因此在對金線蓮進行栽培的時候,相較于土壤濕度來說,空氣濕度更為重要,在棚中可以容器裝水,然后向地面、臺架以及控制灑水,提升空氣的濕度。
4.搭蓋遮陰棚。金線蓮是一種喜陰植物,在種植場中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其生長發(fā)育的良好性,過大或過小的透光,都會對植株的正常生長造成銀杏,最好的透光為三陽七陰。春季之初,光照不充足,氣溫較低,應將草稀疏的蓋在棚上。4月份光照有所增強,氣溫升高,透光度可以應降低到三成以下。10月份氣溫不斷降低,光照變弱,可以適當去除天棚上的蓋草,將透光度直射光照增加。就直射光照時間長的區(qū)域而言,需設置圍籬以及遮陽網等方式,以此使透光度減少。
五、病蟲害防治
1.病害防治
(1)莖枯病。莖枯病最開始發(fā)生在莖基部或莖部位,病菌入侵髓部和木質部,造成病部莖稈中空易折斷,上部枯死。在防治的過程中,應結合病情與生長期,5-15d進行一次防治,若遇到降雨期則需要適當的增強防治力度,運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2)立枯病。當金線蓮染上立枯病后,其地表部位忽然變細,患部呈黑褐色,凹陷收縮,造成全株枯死。首先,在此病高發(fā)地區(qū),需要科學選地,加大栽培管理力度;其次,對苗床澆灌水量予以嚴格控制,第一時間排水,重視通風,在晴天要注意遮陰;再次,對園地和周邊的清潔衛(wèi)生予以重視,第一時間將病株殘余清理干凈,嚴禁施用帶病菌的腐熟肥料;最后,發(fā)現病株后第一時間拔除并燒毀。
2.蟲害防治
(1)紅蜘蛛防治。在春、夏、秋季均可發(fā)生紅蜘蛛,夏季高溫干旱時最為嚴重。首先,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科學、合理的進行灌水,以此將田間濕度增加,為植物的健壯生長奠定基礎,對螨類的發(fā)生蔓延予以控制;其次,紅蜘蛛的防治最佳時間是危害初期到若螨始盛期的時候,運用殺螨劑,每個5~7d使用以此殺螨劑,連續(xù)使用2~3次。著重將藥劑噴灑在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可以使用24%螨危3 000倍液,或3.3%阿維·聯苯菊酯(天?。┤橛? 000~1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可以交替使用藥劑。
(2)蝸牛、蛞蝓防治。蝸牛、蛞蝓屬于軟體動物,喜歡在多濕的樹蔭、蔭棚和溫室下生活,白天在桶、缸等容器的內沿和下面爬行,夜晚在植株上爬行,啃食葉片,對多肉的嫩枝嫩葉尤為喜愛,將完整的植株咬得傷痕累累。首先,蝸牛和蛞蝓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怕干旱,保持棚內清潔和注重通風可以將蝸牛和蛞蝓的數量減少;其次,噴施500倍敵敵畏乳油的稀釋液可以殺死他們,但是如此濃的藥液,只要不小心噴在植株上就會發(fā)生藥害,應做到安全用藥;再次,將石灰撒在地面上,或將90%敵百蟲藥粉撒在花架上;最后,在秋末盆花進入在室內之前,將敵敵畏點燃,用其熏大棚,具體方法為:把敵敵畏乳油原液灑倒在幾個鐵簸箕上,將燒紅的煤塊放入,迅速封閉大棚,一天后再打開大棚透氣,這樣便可以熏死大棚中的蝸牛、蛞蝓和其他害蟲。
六、采收
金線蓮栽種4~5個月后,株高超過10厘米,5~6片葉,鮮重1~2 g就可以采收。在進行采收的時候應連根拔起,抖干凈泥土,用火烘干或放在陽光下暴曬即可。
參考文獻:
[1]林江波, 王偉英, 鄒暉,等. 大棚金線蓮栽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術[J]. 福建農業(yè)科技, 2017, 48(9):34-35.
[2]林江波, 王偉英, 鄒暉,等. 金線蓮大棚栽培技術[J]. 福建農業(yè)科技, 2017, 48(8):45-46.
[3]熊飛. 大棚栽培金線蓮發(fā)病原因與防控措施[J]. 農藥市場信息, 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