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蓉 吳群芳
湖北省荊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兒科,湖北荊州 434000
小兒驚厥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指小兒出現(xiàn)的發(fā)熱伴有驚厥的現(xiàn)象,常發(fā)病于6個月~4歲的幼兒[1-2]。感染是高熱驚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導致的體溫升高[3]?;純阂驗槟昙o較小,發(fā)育未完成,因此自身體溫調節(jié)能力不足,當體溫上升到39°C時,較易出現(xiàn)肌肉抽搐以及驚厥的情況,若不能得到及時處理,便可能會導致驚厥時間延長或次數(shù)較多[4-5]。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若能給予患兒相關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高熱驚厥癥狀。本研究主要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高熱驚厥家屬心理狀態(tài)及患兒臨床效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熱驚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確診為高熱驚厥;患兒家屬對本研究均知情,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中樞神經感染或腎臟相關疾??;生化代謝紊亂,短時間內無法恢復;中途退出研究或不配合參與研究的患兒家屬。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n=30)與實驗組(n=30)。參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個月~7 歲,平均(3.98±1.21)歲;體重 5~30 kg,平均(18.65±3.52)kg。 實驗組男 16 例,女 14例;年齡 5 個月~7 歲,平均為(3.79±1.18)歲;體重 5~30 kg,平均(18.95±3.75)kg。本研究已經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均接受同樣的治療,包括靜脈注射苯巴比妥鈉(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2020381)或地西泮,脫水及降溫等相關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兒的精神狀態(tài)以及生命體征進行檢測,在其床頭常備解痙以及退熱藥物,若患兒發(fā)生驚厥時立即告知醫(yī)生,并及時進行床旁急救。將患兒衣領松開,讓其保持側臥或仰臥位,將頭部偏向一邊并清理口鼻分泌物,保證呼吸道通暢;用心電監(jiān)護儀為患兒行24 h生命體征檢測,觀察患兒的面容變化及皮膚顏色的變化,緊急處理后維持病房的環(huán)境,避免外界對患兒造成刺激,同時還觀察患兒的瞳孔大小變化,避免出現(xiàn)腦水腫。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配合進行綜合護理干預。①為患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保持病房整潔,定期開窗通風,避免微生物等病原菌感染;為患兒穿著寬松的衣褲,被褥不宜太厚。②患兒因疾病食欲缺乏,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多給患兒高蛋白、易消化以及高維生素的食物,營養(yǎng)搭配均衡,提高患兒的食欲;若患兒年紀較小,告知家屬應給予母乳喂養(yǎng),增強患兒的免疫力及抵抗力,予患兒多喝水。③患兒因為對病房環(huán)境陌生或疾病影響,存在煩躁不安及恐懼的情緒,表現(xiàn)為頻繁的哭鬧,要給予患兒安撫,提高患兒安全感;若患兒年齡較大,可使用語言與其溝通,給予適當?shù)莫剟顪p少患兒哭鬧。④為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教育,讓其對疾病有進一步的了解,安撫家屬的情緒,告知其不用緊張,建立其對患兒治療的信心。
比較兩組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交流以及抑郁評估,分數(shù)越高焦慮和抑郁情況越嚴重。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兩組患兒家屬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分,滿意程度分為:不滿意(<6 分)、滿意(≥6 分)、非常滿意(>8 分)??倽M意=滿意+非常滿意。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處理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驚厥消失時間的比較(±s)
表1 兩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驚厥消失時間的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退熱時間(h) 驚厥消失時間(h) 住院時間(d)實驗組參照組30 30 t值P值26.35±6.48 37.54±7.68 2.81<0.05 4.32±0.61 5.85±0.86 3.99<0.05 6.22±1.18 8.28±1.68 2.79<0.05
干預前,兩組患兒家屬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家屬的SAS評分及SDS評分與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但實驗組患兒家屬SAS評分及SD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前后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前后SAS評分及SDS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參照組30 30 t值P值57.65±9.42 57.35±9.51 0.06>0.05 40.98±7.98*53.68±8.31*2.52<0.05 56.27±9.12 56.21±9.31 0.01>0.05 40.12±7.89*51.24±8.65*2.31<0.05
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3.33%,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的7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小兒高熱驚厥是臨床常見病,常見的癥狀是突然出現(xiàn)四肢肌肉陣攣或強直性收縮、意識喪失、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眼球上翻等,甚至有大小便失禁情況[6-7]。高熱驚厥發(fā)生的病理是因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骨骼肌群產生短暫的收縮運動。該病有發(fā)病急,病情重等特點,若得不到及時處理可能會對患兒腦部造成傷害[8-9]。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以及家屬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明顯低于參照組 (P<0.05)。高熱驚厥主要發(fā)病為嬰幼兒,因為神經系統(tǒng)未得到完全發(fā)育。有關研究顯示,小兒高熱驚厥與遺傳、年齡以及感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年齡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發(fā)熱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感染。若得不到及時處理既有可能導致患兒窒息、腦水腫等情況,甚至會出現(xiàn)死亡[10-11]。臨床對小兒高熱驚厥治療仍無特效藥物,護理干預治療效果有重要影響作用[12]。本研究中實驗組為患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避免外界因素對患兒刺激;密切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讓患兒可以在發(fā)病時得到及時的處理;為患兒進行飲食指導,提高患兒身體狀況,促進疾病治療。高熱驚厥患兒的家長也要提高對疾病知識的了解,避免其出現(xiàn)焦慮以及抑郁等情況,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治療的信心以及依從性,同時提高其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為小兒高熱驚厥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家屬心理狀態(tài),臨床治療效果顯著,護患關系得到改善,可縮短患兒治療時間,值得臨床大力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