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琴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江西南昌 330006
隨著近些年生活壓力的增加及飲食習慣等因素的改變,不孕癥的患病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雖然該病不易對身體健康產生威脅,但該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家庭和諧及社會穩(wěn)定,因此,對該疾病實施醫(yī)治十分必要[1]。隨著當今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技術亦取得較快的發(fā)展,目前,該技術已被廣泛用于治療各類疾病中,腹腔鏡技術治療不孕癥已經成為臨床常用的手段之一,但較多研究調查顯示[2-3],大部分不孕癥患者的心理問題較嚴重,常易存在焦慮、抑郁、人際敏感等現象,對手術順利開展及成功妊娠十分不利,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實施心理干預十分必要。本研究對我院腹腔鏡治療不孕癥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以探究心理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不孕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實施腹腔鏡治療,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29例)和心理組(29例)。心理組年齡 24~38 歲,平均(28.75±2.73)歲;不孕類型:20例為原發(fā)性不孕,9例為繼發(fā)性不孕。常規(guī)組年齡 25~37 歲,平均(28.69±2.67)歲;不孕類型:19 例為原發(fā)性不孕,10例為繼發(fā)性不孕。納入標準:①男方精液檢查結果正常,排除男方不孕影響;②患者年齡>20歲;③臨床信息完整,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精神障礙患者;②與納入標準相違背者。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同意后開展研究。
1.2.1 治療方法 58例患者均實施腹腔鏡治療,于患者月經干凈后2~3 d實施手術,對其實施麻醉處理,協(xié)助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于患者臍部作1個小切口,插入腹腔鏡,同時,于患者雙側髂前上嵴內側3 cm 2個小切口,插入手術器械,觀察子宮及雙側附件情況,結合患者病情對其實施不同手術治療,術后,對患者輸卵管通暢程度進行判斷,并對患者實施抗炎、活血化瘀等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常規(guī)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即術前告知患者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及相關注意事項,做好有關術前檢查,告知患者治療藥物的服藥方法。心理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心理護理,常規(guī)護理同常規(guī)組,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做法如下。我院專業(yè)心理咨詢師主動到病房了解患者病情,詢問患者對不孕癥的態(tài)度,幫助患者找出心理障礙的原因,并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結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對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如可以告知患者“不良的精神因素可影響機體的自主神經調節(jié)系統(tǒng),而對生殖系統(tǒng)產生不良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孕率”,使患者意識到積極心態(tài)的意義,積極配合醫(yī)師的治療工作。同時,醫(yī)師還應站在患者的角度和其一起面對疾病,向其解釋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情況,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必要時,可向患者講述醫(yī)師的臨床經驗及治療成功的病例,指導患者學會自主調節(jié)心態(tài),如平??啥嗦犚魳坊蚓氳べさ?。此外,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的家屬或朋友多關心患者,使其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
隨訪1年,比較兩組的心理狀況評分、總滿意度及受孕率。心理狀況評分[4]:選擇SCL-90量表(癥狀自評量表,總分45分)進行調查,主要對患者人際關系敏感、軀體化、強迫、偏執(zhí)、敵對、抑郁、焦慮等內容進行調查,評分越低,即心理狀況越好。滿意度:選擇我科室自行設計的量表進行評定,滿分100分,其中<60分、60~80分、>80分表示不滿意、較滿意、十分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7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后的心理狀況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但心理組干預后心理狀況評分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況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心理狀況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心理組常規(guī)組t值P值29 29 38.35±5.30 38.29±5.27 0.0432 0.9657 19.24±2.87 25.62±3.21 7.9791 0.0000 17.0744 11.0572 0.0000 0.0000
心理組的總滿意度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總滿意度的比較[n(%)]
心理組的受孕率(93.10%,27例)比常規(guī)組(68.97%,20例)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4971,P=0.0190)。
有數據顯示[5-8],大約有8%~17%的育齡婦女存在不孕癥,且近些年,該疾病的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臨床還尚未完全明確該疾病的發(fā)生原因,但較多研究顯示[9-12],該病的發(fā)生可能和人工流產、性傳播疾病等存在較強的相關性。
腹腔鏡是治療不孕癥的常用手段,其療效較佳,主要是由于醫(yī)師在腹腔鏡的幫助下,可有效觀察患者盆腔內臟器的情況及動態(tài)觀察輸卵管通暢程度,便于醫(yī)師全面了解病變的性質及程度,從而為患者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案,對提高患者妊娠率有十分積極的影響[13-14]。但較多研究顯示[15],不孕癥患者由于疾病等因素在治療期間易存在焦慮、抑郁、緊張等負性情緒,加上對腹腔鏡術的不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更嚴重,為保證治療順利開展,在患者治療期間,對其實施心理干預十分必要。
常規(guī)護理雖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該護理模式對患者心理狀況關注度不夠,忽視了積極心態(tài)對治療效果的作用。而心理干預可有效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況對其實施針對性干預措施,能及時解決患者的心理障礙問題,幫助患者走出心理誤區(qū),如研究中對患者進行教育,向其重點強調不良心態(tài)的危害,從而使患者意識到積極心態(tài)的意義,促使患者自主調節(jié)心態(tài),同時借助聽音樂、指導患者練瑜伽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達到疏導患者心理壓力的效果,此外,護理人員還鼓勵患者家屬或朋友對患者實施心理支持,最大限度舒緩了患者的負性情緒。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加用心理護理十分可行,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組干預后心理狀況評分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低,且心理組滿意度、受孕率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高,提示對腹腔鏡治療不孕癥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有助于患者自主調節(jié)不良心態(tài),對提高受孕率有較積極的意義,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護理工作的內容,增加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及滿意度,有助于患者積極配合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的工作。張風艷等[16]研究認為,對宮腹腔鏡治療的不孕癥患者加用心理護理后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增加其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更有助于患者接受宮腹腔鏡治療,均認為在治療期間有必要對患者加用心理干預,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研究樣本例數過少,為進一步驗證結果的有效性,還需繼續(xù)開展大樣本研究。
綜上所述,腹腔鏡治療不孕癥患者實施心理干預的效果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負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