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臘生
現(xiàn)實生存一直是當代作家關注的焦點。從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對現(xiàn)實生活的宏觀關注,到新寫實創(chuàng)作以來的沉下世俗,當代小說總是在努力逼近生活的真相。如果說宏大的現(xiàn)實生活關注指向現(xiàn)實的廣度,世俗生活書寫扎向人性世界的深度,那么楊帆在當下的創(chuàng)作則將目光伸向生活的細部,神情冷酷卻又不無憐憫地將生活的內(nèi)在肌理翻示在外。因為現(xiàn)實生活總是比想象還殘酷。楊帆小說從《黃金屋》開始,并沒有止于底層關懷這樣廉價的視野。她既是筑夢者,又是夢的摧毀者。她寫人性,更寫現(xiàn)實,一切都在撕扯著讀者的內(nèi)心。感受楊帆的小說世界,猶如一面日漸破碎的鏡面,鏡框完整,卻在聽著玻璃鏡面吱嘎破碎的聲音中,任憑生活世界的不斷支離。裂隙之間,充滿著人性與現(xiàn)實沖突下的無奈、蒼涼,還有一種原生的欲望與倫理之間的猛烈沖撞。楊帆似乎將生活的復雜肌理細致地抖落給眾人,其中又夾雜著現(xiàn)代情感的審視,并在富有獨特造型感的畫面中,實現(xiàn)了詩意與現(xiàn)實的緊密相融。
一、現(xiàn)實生存的痛感
考察當下眾多的關注底層生活的小說,總有那么一種二元對立的思維在支撐著作品。城市/鄉(xiāng)村,上層/底層,城市居民/農(nóng)民工,揚此抑彼,道德的高下與階層的高低正好形成參照,并在鮮明的人文關懷中抵達社會的道德制高點。楊帆小說同樣有著階層固化的問題,年輕人的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問題,情感生活問題等,涉及人物有城市乞討者、流動商販、大學教授、醫(yī)院女護工等。這些人物散布在城市的深處,支撐起生活的厚度。作家沒有將其定型化和概念化,而是在各自的夢想中,抵達現(xiàn)實生活的殘酷。窮人并非因為窮,就占有不言而喻的道德高地,每個人都在活得更像個人的夢想中,追求和絕望。楊帆對底層人物抱有深切關注,字里行間與他們有著極強的共振頻率,但她沒有站在一個道德高地揮舞著狼牙棒,沒有試圖為底層代言,為蒼生立命,再盛上“一碗上面漂浮著一點悲憫幾許同情的心靈雞湯”。 她目光冷峻,剝皮剔骨,以在場者的姿態(tài),用一種外科醫(yī)生般的精確,來發(fā)現(xiàn)他們的日常與他們衣服下的不堪。
在楊帆筆下,城市被抹去了其外表的光鮮亮麗,而將日常的灰暗之處抖露在讀者面前。王金枝不顧眾人出于道德的同情,執(zhí)意讓婆婆在寒冷的廣場上拖著病體,扛著饑餓乞討,王金枝的絕情、撒潑,都在一個巨大的夢想驅(qū)動下完成,那就是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在王金枝的夢想世界里,她是強勢的。丈夫陳東國的懦弱,而最終出走富婆的溫柔鄉(xiāng);無奈的錦繡在婆婆去世后也離家遠去。在胡姓富婆面前,她刁蠻敲詐;在眾多大學生面前,她撒潑趕走他們的同情;在民警面前,她貌似潑辣卻很快因為假錢而癱倒。在她起早貪黑,通往黃金屋的夢想之途,親人一個個離她而去,只剩下她孤零零的一個。在她身上,生活的殘酷與親情的柔軟,無法找到平衡點。失衡狀態(tài)下的她,既有通向夢想的原動力,讓人感覺生命的強悍,又有堅硬現(xiàn)實面前的無助和蒼涼,讓人感覺生命的軟弱。因此,主流的價值觀、人道主義情懷,甚至精英意味的底層關懷都不是作家的用力所在。當王金枝推出病重的婆婆來到廣場,這本是一場情感或道義流淌的好機會,作家卻集中筆力,讓王金枝撒潑裝瘋,將各路打抱不平的人馬紛紛退下。王金枝的行為足夠讓路人頭上廉價的道德高冕脫下,讓情感和道義無法流出,在她身下,大情懷被小心思一一腐蝕,最后被夷為平地。她身上堅定的夢想與現(xiàn)實的艱難,比起眾人用廉價的同情或批判砌起來的那座城墻,要來得堅硬得多。
同時,楊帆還將筆觸伸向老年人的婚姻情感問題、高考落榜女孩的出路問題、醫(yī)院護工的生活問題等。老魏雖已日顯年邁,卻在女兒長大后突然有了找一個熱被窩的老伴這樣的夢想。然而王金花的丈夫、兒子的到來,攪得老魏的生活亂七八糟。老魏尋找情感的溫暖,卻在情與錢之間陷入獨孤絕望。老魏每天在應付眾多的人、眾多的事?!罢窃谏鐣?,在與人們的交往中我感到了最大的孤獨。”(別爾嘉耶夫《認識自我》)老魏和王金花之間,錢大于情,最終因為錢的問題,而導致二人一同因煤氣爆炸而亡。摧毀老魏夢想的是這些底層民眾無法擺脫的貧窮及帶來的婚姻家庭問題。一心在美院備考的女孩貞德,歷經(jīng)一年又一年的落榜后,最終無奈放棄。在其成家后,卻又因為孤單而出軌,她帶著一個女兒等待一扇能打開的門。對于貞德而言,早年的繪畫夢想,在遭遇生活的復雜后不斷摧毀和粉碎,盡管她還在等待,但那是一種無望的等待。這些人物的夢想,或為房子,或為親情,或為理想,或為自我的存在,在現(xiàn)實的殘酷中一一被摧毀。摧毀夢想的殘酷現(xiàn)實中,有人性的弱點,有生活的逼仄,有原欲的沖動。因此,楊帆小說中的現(xiàn)實不再是外向的投身,也不僅僅是內(nèi)向的糾結(jié),這些復雜的生活萬象,正如破碎的鏡面,折射出當下生存空間的艱難和促狹。她劃開城市生活美麗絢爛的膿包,讓里面的膿血點點滲出,從而抵達那些被日常生活所遮掩的痛感部位,避免了對生活鏡像的表層作簡單的復制。
二、現(xiàn)代情感的腐蝕
現(xiàn)代情感就像一種有形的流汁,沒有方向卻無處不在地流淌在現(xiàn)代人的生存空間。楊帆的敘述沒有任何的過場,而是把我們直接帶入兩性之間的情事糾葛,在一種或者冷靜、或者體恤的情懷中, 看到情事糾葛暫歇之后從洞開豁口流出的東西,腐蝕著現(xiàn)實生存的外在表象,而帶來種種無以言說的情感之痛?!凹彝ブ贫然托孕袨榈囊?guī)范化將在每個個人身上引起一系列隱藏的問題,這些問題無形中是感情生活和人類關系極大地復雜起來。性行為的規(guī)范化導致了此后情愛的既無邊界又無節(jié)制的地下活動,造成了家庭情感和色欲感情之間的混亂的不確定的關系,建立起婚姻和情欲的二元性,引起新的和多重的矛盾。”(埃德加·莫蘭語)楊帆的小說在家庭內(nèi)部、男女之間幾乎沒有一篇涉及情感的溫暖。作家往往在無以言說的帷幕下,讓我們看到情事以怎樣的姿勢進入,又以怎樣的宿命發(fā)展和滅亡。性事、情事在楊帆的纖纖素手中煉成了一把小巧而鋒利的刀,悄然剨開一個個城市角落的人生與故事,讓我們窺見生命在情愛熱灼后的斑斑內(nèi)傷。
單身母親、離婚婦女、失足女人、婚外情、第三者、風塵女……構(gòu)成楊帆小說女主人公身份中的主要特征。這些女人的身上注定要承載太多的情感焦慮和沖突,卻又帶有一種傷害后不屈的尊嚴和頑強的生命力。楊帆沒有在個性張揚的道路上放縱性與情的書寫,而是將性、情流淌于現(xiàn)實生存的細部。《天鵝》中的嘰嘰集舞女、歌女、妓女于一身。《暗物質(zhì)》中蔣小花是一個電視臺的職員,她不停地結(jié)交男人,不停地打胎。她的情感人生就像名字一樣,講了一個又一個的人生笑話。《粉色》中的妍燕雖是一位還在讀小學的女生,但她熟知現(xiàn)代煙花巷里發(fā)生的一切,包括色情交易、勾心斗角;《迷途》中的侗麗懷著懵懂的憧憬來到城市謀求生存和發(fā)展,現(xiàn)代城市對于侗麗她們就如同八卦迷魂陣,甚至出門都找不到回家的路。走投無路的侗麗第一次用肉體交換十元車費之后,從此一步步用身體混跡于現(xiàn)代社會黑白兩道。楊帆不斷將視角引向生活背陰的一面,由這些人物身上的情與性叩問人性存在的真相,體現(xiàn)出了對現(xiàn)實表象的反抗。
楊帆冷靜翻開當下城市生活的皺褶細部,讓城市情感的斑斑血脈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抖舅帯分械那嗥亢椭燔?,同在教育局工作的一對互相體貼的恩愛夫妻,丈夫朱軍發(fā)現(xiàn)妻子青瓶失身于局長,用貞潔換來他的正式編制之后,開始了對妻子變著花樣的報復和折磨。故事結(jié)束時,青瓶剛出院,患鼻癌的朱軍就住進了同一間病房。此時此刻這對劫難中的夫妻進行了一番懺悔,但在死亡號角已經(jīng)吹響的破碎結(jié)局中,情感已經(jīng)不堪一擊?!逗谝怪械陌滓r衫》中的劉慧是個鄉(xiāng)下進城的女孩子,要想在城里立足,必得付出比常人數(shù)倍的代價。她與邵華東戀愛,卻因為邵華東車禍而雙腿殘疾,“劉慧可以愛得要死要活,但不會愛一個半死不活的人”,于是劉慧的愛情首度夭折。此后劉慧愛的是單位的科長,科長承諾給她調(diào)動工作,劉慧有了身孕后,科長煞費苦心地說服了她打胎。結(jié)果以科長老婆到單位大鬧而結(jié)束了這場愛情。小說講述的是一個笨拙的愛情故事,卻讓我們感覺到時代愛情的價值被欲望瘋狂咬嚙的聲音。楊帆筆下的性無關善惡,卻始終附在生活的背面,腐蝕著生活這根大柱。究竟什么是真正的罪魁禍首,生存的艱難,還是力比多的流淌?楊帆面對一個個破碎的結(jié)局,沉入生活的細部揭示屬于城市深處的暗流涌動。
這些情感敘述以一種極端的方式放大了日常生活中的破碎。文中沒有代言底層的欲望,沒有消費苦難的意識,而是在對那些卑微孱弱的小人物情感的把握中,揭開城市深處的愛與恨,及其尷尬與絕望?!逗笄闀分校_寶文守著因車禍而成為植物人的丈夫20多年,但作者沒有慣常性地去寫其身上的堅韌與奉獻,而是在一份夫妻情感的堅守中植入她與婆婆、與兒子之間的沖突。丈夫的存在,本質(zhì)上是一個考驗人性的符號,而三者的情感沖突也構(gòu)成了中國家庭倫理的復雜。她與男人老占之間的情感,甚至性欲沖動,則在倫理與欲望的沖撞中,體現(xiàn)了人性的高度?!冻允竦哪腥恕分?,單身母親黃叢在離婚后帶著小軍一起過著艱難的生活。她對生活中的一切善意和美好都抱有警惕,對同事老郭的追求也猶豫不決,但卻耐不住寂寞,與一個年輕的貨車司機成了地下情人。貨車司機在與黃叢的肉體交往中,產(chǎn)生了濃烈的情感需求,而鄰居女人在孤獨的生活中,則以令人難以理解的母愛,瘋狂地保護著小軍。整個小說看上去是簡單的日常性敘事,但劃開表象之后,卻發(fā)現(xiàn)是對都市非常態(tài)的情與性的考察和體認。“小軍”的“被綁架”這一細節(jié),決定了文本超越了愛與恨、情與仇、善與惡的二元對立,從而進入了復雜的精神維度。楊帆在創(chuàng)作談中說到:“我的人物總是身處一個面目不詳?shù)某鞘?,大小不論,照樣充斥現(xiàn)代文明,情色冷暖。在《吃石榴的男人》里,男人女人都有溫度,這溫度是這城市給的,也被這城市奪去,尋找,掙扎,求索,回歸,我的男人女人們在漫漫長路跋涉,企圖找回最初的安寧。隔一段日子,男人乙用鑰匙打開前妻的家門,呆上半天,睡上一覺。”它既是情節(jié)性的,又富含哲理性。鋒利的刀鋒背后,實現(xiàn)對這個偽情世界絕望而節(jié)制的控訴,是作家楊帆對當下世界的絕望性認知與批判。
都市情感的熱度,并沒有將交往中每一個人,尤其是女人帶到一個溫暖的地方,而是裹挾著走進一個情感的黑洞。其中熱鬧而又孤單、宿命又抗爭。情與性的灼燒,讓楊帆筆下的生活面目全非,體現(xiàn)了作家以女性獨有的感受力來逼視生活的真相。
三、詩與實的交融
把生活寫成生活,其實很難。一個作家如果在日常生活的外表涂抹上大情懷的油脂,往往會流于淺薄的政治或倫理書寫,相反,如果生活總是聚焦于世俗的小心思,則會讓文本貼地而行。楊帆小說毫不留情地用刀劃開城市幻象下的蒼白面具,將大情懷與小心思相互融合在低調(diào)冷靜的敘事外衣之下,表現(xiàn)了當下中國深刻的危機和救贖的可能。
首先是造型感。楊帆小說往往抓住不經(jīng)意的一瞬間,將場景特定的造型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好似電影的深焦距大景深鏡頭,既有細致而多層次的場景描述,又有立體和色澤組合出來的造型質(zhì)感。楊帆小說沒有鴻篇巨制的野心,卻將筆觸伸向城市深處的每一個角落,營造出一個個的小造型,通過這樣的造型,將人物的情與思傳達出來。在《黃金屋》中,“對面屋頂蹲著一個女孩子,因為隔得遠,看上去像是一只貓,或一頭鳥。女孩背部纖瘦,頭發(fā)披散,正對著遠處天際出神??赡茉趶埻蛾柡娴乃B,或是帆船?!睏罘プ〕鞘猩钐幍哪骋凰查g,將其定格,形成一幅獨特的造型圖。女孩的造型,既有文人世界的詩意,又有底層世界的木然。她似乎在思考詩和遠方,又在尋找明天的生活出路。婆婆“距離畫架幾米開外,她圍坐在一床棉絮里,靠著旗桿睡著了一樣。應有七八十歲,戴著黑線帽,嘴唇烏紫,面皮粗糙,有些地方皸裂了。身前放一只補了的搪瓷碗,里面有幾個硬幣,零鈔。她那神態(tài)仿佛她是這個臺子的主人,占據(jù)領地已經(jīng)一百年,她跟這個旗桿已是一個整體,密不可分”。臉上寫滿滄桑的婆婆與她身后的旗桿,構(gòu)成了城市廣場中心地帶一個獨特的造型。在構(gòu)圖的視覺方面,婆婆和身后的旗桿融為一體,與周邊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照,在城市的一片光鮮亮麗中涂抹上一筆灰暗,刺激著人們的視神經(jīng),將城市生活不平衡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同時,在廣場平面上,這個廣場中心的造型,撐起的是一種生存力量的強大,又是底層世界道德倫理層面無言的伸張,擊中城市廣場上的每一個民眾。楊帆用纖細的秀筆,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幅與城市奢華構(gòu)成巨大反差的素描圖,從而與中國當下的底層“真實”建立起一種讓人血肉震顫的聯(lián)系。她只是簡筆勾畫出系列下崗女工、按摩師、小偷等城市邊緣人的生活瞬間或一幅幅與城市外相不相和諧的素描圖。這些造型化的場景與畫面,將當下流行的底層敘事區(qū)別開來,強烈的畫面感,將原本滿滿當當?shù)牡讓由钯|(zhì)感蕩開一系列的詩意空間,給過于硬實的生活書寫增添了許多虛空的想象可能。
同時,楊帆小說的語言硬實、簡潔,但其勾勒出來的瞬間造型卻帶有豐富的寓言性與詩意性。當婆婆在錦繡的懷里死去后,錦繡背著婆婆在雪地上跑?!八孟癖蝗俗汾s著,身體弓得緊緊的,在院內(nèi)繞著不規(guī)則的圈。當他們跳下院墻時,她背著婆婆一躍上了屋頂。兩人驚呆了:她踏著暗銀似的積雪,像一只貓那樣沿著屋檐飛奔。那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錦繡像一只長著巨大翅膀的鳥,背著婆婆的尸身不停歇地在一個又一個屋頂上奔跑?!边@一獨特的造型,既是反現(xiàn)實生活邏輯的寓言式表達,又營造了一種與現(xiàn)實劃開界限的詩意,仿佛有卡爾維諾小說的味道。在《貞德的號角》中,貞德一生都在尋找命運之門?!瓣P鍵是找到那扇門,決定你命運的那扇門,打開它,你夢寐以求的事物終會出現(xiàn)。可是,如果那扇門后根本沒有為你準備的禮物,你是轉(zhuǎn)身離去,還是繼續(xù)讓門發(fā)出‘空空空、‘空空空的響聲?”其中的詩意與寓意幾乎不需要更多的語言去詮釋。在《搖晃的浴室》中,丈夫與母親兩人的皮膚瘙癢,正是一種寓言式的寫作,透過皮膚瘙癢,寫出了二人之間因空間變化而帶來的個體反應。一直在搖晃著他們的內(nèi)心。同時,小說還擅長運用長鏡頭,將場面的景深拉大,輔以有溫度的色調(diào),調(diào)制出一個個富有層次感的詩意場景?!冻允竦哪腥恕分袑懙溃骸耙桓捉鸢愕墓庵兜椒孔又醒?,無數(shù)灰塵在晨光里盡情狂歡。小軍伸出手切那光線,小手給映得透明,一種觸目驚心的紅潤。一會兒他脫離女人的懷抱,跑到門口玩土。一個小小的院落,長滿了草,是那種很有秩序的長,像那類血液里竄滿了狂野、因為受到調(diào)教而舉止規(guī)矩的姑娘。兩棵樹之間,一個竹架牽起一蓬葡萄藤,地面落滿了細碎的蔭涼。小軍的背上、頭頂上披上了白亮的陽光,一撅屁股,將一把把亮閃閃的金子拋到地面。不多時,兩人覺出房里的寒涼?!边@些造型化的場景,看似漫不經(jīng)心,確實是作家的精心勾勒。她巧妙地將小說語言的造型感與色彩、溫度、速度、彈性、密度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既有電影般瞬間造型感,又有豐富文學性和寓言性的詩性語言。這樣的小說語言,既有強烈的畫面感,又有詩化的哲思味。
可見,楊帆的小說語言,并非追求速度閱讀的快感,而是不停地通過造型和畫面來延緩故事的講述,她的目的不是故事的趣味性,而集中在造型與畫面之間的張力效果,建構(gòu)一個往返于大情懷與小心思之間的獨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