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合
1955年,我在河北省通州師范學校讀書,助學金是10元5角。那時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除供我穿的“平谷緞”衣服外,其他一切開支,包括伙食費、學雜費、日常費用等,都得從這10元5角錢里出。這不是家里硬性給我的規(guī)定,而是我個人自覺自愿的。節(jié)假日同學們?nèi)ス浔本?,雖然距離只有20里,我也不去,舍不得花錢買汽車票。
直到1958年,我校升格為河北省通州高等師范??茖W校以后,我們的助學金提高到13元5角了,我才終于動了去北京看看的念頭。在一個節(jié)假日里,我坐上公共汽車,跟著同學們?nèi)ヌ彀查T廣場轉(zhuǎn)了一大圈兒。記得我們先去了前門,看了城門樓,然后折回來,瞻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我走到紀念碑近前,走了一周,端詳了紀念碑上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以及周恩來總理書寫的碑文。隨后登上臺階(那時還可以上去),仔細觀看了那碑座上面的雕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最后,我們來到天安門城樓前,在那里拍照留念。那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終于來到了一直向往的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