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yè)有限公司石人溝鐵礦地勘作業(yè)區(qū),河北 唐山 064200)
對井下各巷道進行控制測量,是確保巷道施工準確的重要途徑,是更好地提高巷道施工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煤礦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礦井采掘深度逐漸加深,而井下巷道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采掘作業(yè)的安全性。論文以某煤礦軌道巷貫通工程為例,分別對貫通測量技術與基本誤差參數(shù)進行了分析。
某煤礦軌道巷貫通工程,地面上兩個礦井之間的直線距離為5030m,每個礦井上下閉合的導線長度接近16000m;礦井深度超過千米,井下巷道的壓力比較大,已經(jīng)發(fā)生嚴重變形,且導線點存在頻繁位移。
針對該礦井的實際情況,結合貫通測量工作的實際需求,制定針對性的貫通測量方案,具體如下。
貫通測量技術路線與測量流程詳見圖1。
圖1 貫通測量技術路線與測量流程
3.2.1 四等水準測量
在進行地面GPS點四等水準聯(lián)測時,需要利用精度在DS3型水準儀及以上的儀器,對雙面區(qū)格式木質標尺的測量起到配合作用[1]。
3.2.2 地面GPS控制測量
地面GPS控制測量技術的點位布設,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視野廣闊,方便接收設備的安置,便于設備操作,且點位周圍15°之上不存在障礙物;第二,地面基礎可靠,利于長期保存;第三,對舊點進行利用時,必須對舊點的穩(wěn)定性、完好性進行檢查與必要的糾正。
3.2.3 地面連接測量
在投點正式開始前,利用2"級全站儀實行測量工作。地面連接系統(tǒng)利用徠卡TS-06全站儀,按照5"級導線精度要求,測角中上下誤差不超過5",一次對中4個測回,同時,2C互差不超過13"。
3.2.4 井下陀螺定向
井下陀螺的定向,借助全自動化的陀螺經(jīng)緯儀,陀螺方位角中的誤差應不超過15"。首先,布設陀螺方位邊,而陀螺常數(shù)的測量通常是通過固定的兩地面近井點[2]。其次,用來測定儀器的常數(shù)的地面近井點,位于三、四等三角網(wǎng)或者測邊的基礎上,通過插網(wǎng)以及經(jīng)緯儀導線等,進行測量。最后,相對于其起算而言,近井點精度中點位的誤差上下不可以超過7cm。
3.2.5 井上下聯(lián)系測量
在井上下聯(lián)系測量時,投點所用的鋼絲必須是直徑小,且強度高的鋼絲。首先,利用標尺法,明確垂線穩(wěn)定時,垂線在標尺上的位置,讀取次數(shù)在13次之上,且為奇數(shù)次數(shù),之后利用左右讀數(shù)的平均值,找出標尺上穩(wěn)定位置;其次,根據(jù)上述方法重復進行兩次,保證兩次測量結果的互差不超過1mm,并取平均值;再次,利用鋼尺法進行高程測量。
3.2.6 井下導線測量與三角高程測量
井下導線測量指的是井下敷設高精度的支導線,巷道每掘進30m至100m之間,導線便延長一次,而已經(jīng)掘進的巷道,則要按照7"的導線施測。當巷道的掘進進行到300m至500m之間時,敷設7"級控制導線,利用控制導線對已敷設的導線的正確性進行檢查[3]。
本次研究中,預計該礦井貫通測量的誤差主要是橫向誤差,同時伴有高程誤差。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的測量技術,并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測量方法,盡可能地降低貫通帶來重要方向之上的誤差。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貫通點與兩中線的偏差不得超過0.3mm[4]。
表1 礦井貫通測量的基本誤差參數(shù)
在進行貫通誤差預計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明確各種測量的基本誤差參數(shù),即測角中誤差、礦井定向誤差、單位長度高差的誤差、兩邊誤差系數(shù)以及導入高程誤差[5]。這些誤差參數(shù),可以通過理論公式計算求得,詳見表1。
貫通測量結果的準確與否,既與貫通測量方案以及采用的貫通測量技術有關,同時也與施測工作的實際質量有密切聯(lián)系。所以,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必須按照實際測量的結果,對此次測量的精度進行科學評定,同時對測量結果進行準確地檢查、核實,并及時填圖。除此之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要采取有效措施,對貫通巷道的方向與坡度實行動態(tài)的監(jiān)測,必要時對其進行調整,以此來對巷道的施工誤差進行有效控制,盡可能地提高其施工準確性,為后續(xù)采掘工作的開展提供安全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