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獻(xiàn)國
1.中華跌打丸:取跌打丸2枚,白酒適量。將跌打丸以酒適量蒸化成膏狀備用。洗凈患處,將藥膏攤于紗布上外敷患處,以熱水袋或裝有熱水的瓶子定時加熱,12小時換藥1次,每日2次,連續(xù)1周。可活血祛瘀,通絡(luò)止痛。
2.腰痛靈膠囊:腰痛靈膠囊2粒,去掉膠囊衣,藥與黃酒調(diào)為稀糊狀,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貼于患部疼痛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1換,7日為1療程,連續(xù)2個療程??苫钛ńj(luò),散瘀止痛。
3.傷濕止痛膏:每晚睡前用熱水洗浴后,于足跟局部涂抹扶他林軟膏,輕輕揉擦局部幾分鐘,使軟膏經(jīng)皮膚吸收,待局部干燥后,再貼上1片傷濕止痛膏,24小時后可揭下。一般2~3次可明顯見效,7~10天為1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苫钛雇础?/p>
4.骨刺祛痛膏:每晚睡前用熱水洗浴后,取本品1貼,外貼患處,24小時更換1次,間隔6~12小時??伸铒L(fēng)除濕,通絡(luò)止痛。
1.藥敷療法: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各等份。將上三藥擇凈,共研細(xì)末,裝瓶密封備用。每晚用熱水泡腳后,每次取藥末1.5~2克摻于黑膏藥中調(diào)勻(如魚石脂軟膏、金不換、凡士林等),趁熱貼患處,繃帶包扎,膠布固定,每5~7天換藥1次,1個月即可控制病情??伸铒L(fēng)止痛。
2.藥墊療法:川芎15克,生草烏5克。將兩藥擇凈,研為細(xì)末,裝入與足根大小相適應(yīng)的布袋內(nèi),厚約0.3~0.5厘米,墊于鞋內(nèi)足根下,使用前先以75%酒精灑于袋上,以保持藥末濕潤為度,5~7天更換1次,疼痛消失后繼續(xù)鞏固治療1周。可活血止痛。
3.藥酊療法:生川草烏、生南星、生半夏、川椒、干姜、紅花、乳香、冰片、艾葉各40克,75%酒精1500毫升。將上藥擇凈,研末布包,置酒精中浸泡7天后,用藥棉蘸藥液外擦患處,繼而按摩局部片刻,使藥液滲入皮膚中,爾后用一塊與疼痛部相符的毛布浸上藥液外敷患處,再放一熱水袋于其上即可。每次20分鐘,每晚1次,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可麻醉鎮(zhèn)痛,溫經(jīng)活絡(luò),祛淤活血,緩解肌腱緊張,解除神經(jīng)壓迫。
4.醋浴療法:米醋1000克。將米醋適當(dāng)加熱后倒入盆中,每日浸 腳2~3次, 每 次10~30分 鐘,每日1劑,連續(xù)30~60天??绍泩陨⒔Y(jié)、活血化淤。
5.仙人掌外治法:先將仙人掌兩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兩半,用剖開的一面敷于足跟疼痛處,外用膠布固定,12小時后再換半片,連續(xù)2~4周。可活血通絡(luò)。
除跟骨骨刺切除需住院治療外,一般都在家中治療,家庭調(diào)護(hù)時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適當(dāng)活動:慢跑、散步、騎車等,保持足跟部關(guān)節(jié)、韌帶良好的彈性、韌性。
2.禁煙戒酒:酗酒可損害腎臟,使腎臟對鈣、磷的重吸收下降,排出增加。吸煙可引起肝腎損害。因而戒煙酒有利于防治骨質(zhì)疏松。
3.常飲奶茶:喝牛奶可以補(bǔ)充人體內(nèi)鈣的不足,從而有效地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茶中含有豐富的氟元素,有利于鈣磷的沉積,保持骨骼穩(wěn)定。另外少飲咖啡,咖啡可使血鈣濃度下降,從而引起骨質(zhì)疏松,骨刺產(chǎn)生。
4.多曬太陽:太陽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線,其可促使皮膚產(chǎn)生維生素D3,從而預(yù)防骨質(zhì)疏松,減少骨刺產(chǎn)生。
5.足部按摩:盤腿而坐,以手掌推腳底板,以跟前向趾骨方向推按,次數(shù)不限。
6.滾動療法:腳蹬圓棒或算盤,前后滾動,可改善足底血運,放松跖肌,恢復(fù)緊張、疲勞的組織。
7.鞋墊療法:①開窗法:在氈墊或海綿鞋墊下與足跟疼痛相應(yīng)部位剪成小洞,大小隨疼痛范圍而定。②加墊法:在足下疼痛部位的鞋墊下,用棉花、舊布等墊高0.5~1厘米,使跟下疼痛部位有持久擠壓、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無菌性炎癥吸收、擴(kuò)散。
8.蹬地療法:以足根用力蹬地,次數(shù)不限。此法適用于跟下滑囊炎,可使炎性骨束破裂,炎癥吸收。
9.跟骨墊法:用塑料制成同足根相仿的凹型墊,套在足根部,置于鞋內(nèi),行走如常,其可緩解足跟部的擠壓,使受力面均勻分布在整個跟骨墊的平墊上。
10.研磨療法:腳踩圓形球,直徑2厘米左右,踏在痛點周圍,流動研磨。
11.體操療法:人站直,雙腳并攏,雙手姿勢隨意,下垂、抱胸或扣腦后均可。將雙腳腳跟盡量提起離地,隨即讓腳跟自然下落著地。注意著地時不要特別用力,以免引起沖擊對跟骨不利;但也不要用力控制“無聲著地”,這樣效果也不好。如此腳跟上下為一回,開始做時每天50~100下,根據(jù)個人的年齡或體力,幾天后可逐步加大到每天100~200下。可以分幾次做,但每次不少于50下,每天不超過200下。
12.疏通療法:患者平坐于地,直膝,雙腳及趾慢慢用力,向腳背鉤彎,及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鐘,然后慢慢放松,連續(xù)5~10次。此法可使小腿后肌肉及足跟部肌肉伸展,血循環(huán)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