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馨
(蘭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甘肅 蘭州 730050)
乙型肝炎病毒在臨床上簡稱為乙肝病毒。作為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臨床研究表明,HBV就只對人和猩猩具有一定的感性,造成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1]。對肝病患者來講,在親情、婚情、入學、就業(yè)、出國以及社交等方面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視,使得該類患者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臨床上需要針對該病患者開展有效的檢查和治療,對該病患者的病情恢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免疫調節(jié)因子檢測的臨床意義進行探究,相關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臨床分期分為3組,即為研究1組,研究2組和研究3組,其中,研究1組為慢性HBV攜帶患者,研究2組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3組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每組納入患者20例,同期選取2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參照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的最大年齡是80歲,最小年齡是39歲,平均(58.6±7.8)歲;參照組,男性11例,女性9例,最大年齡是80歲,最小年齡是40歲,平均(59.8±8.6)歲。上述研究中四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無明顯的差異,P>0.05,可展開充分的對比。
1.2 研究方法 使用的儀器為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的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主全部購自于貝克曼公司的原裝試劑,所有的試劑均在有效期限內。樣本主要使用的是新鮮的血樣,次日清晨采集血樣,每位研究對象均采集3mL的靜脈血,使用離心機進行血清分離,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全部完成對血清中的IL-4、 IL-I2以及IFN-γ水平進行檢測[2]。
2.1 四組研究對象血清中免疫調節(jié)因子 研究1組、研究2組以及研究3組患者的IL-4、 IL-I2以及IFN-γ水平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四組研究對象的血清免疫調節(jié)因子水平
2.2 四組研究對象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濃度 研究2組患者血清中ALT水平依次高于研究1組、研究3組以及參照組;研究3組患者血清中的TBLL水平明依次高于研究1組、研究2組以及參照組;參照組血清中的ALB濃度依次高于研究1組、研究2組以及研究3組,P<0.05。見表2
表2 四組研究對象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濃度
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可直接清除入侵體內的各種感染源,從而有效的促進疾病的治愈,在預防機體感染中發(fā)揮一定的主導作用。機體可通過T淋巴細胞清除入侵的一定量的HBV病毒,T細胞可為免疫效應細胞直接殺傷靶細胞同時又可進行免疫調節(jié)細胞調節(jié)免疫應答[3]。上述研究中,對患者血清中的IL-4、IL-12以及IFN-γ水平進行檢測。IL-I2以、IFN-γ和Th1型細胞因子是由Th1細胞直接分泌,可進一步參與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同時發(fā)生正向增強免疫反應,有效的清除入侵人體內的病原體,Th2細胞可直接分泌IL-4、 IL-10以及Th2型細胞因子,可直接促進體液免疫反應,抑制Th1細胞的成熟。IL-10是由抗原呈遞細胞產生的異源二聚體因子,可有效的誘導T細胞和NK細胞分泌產生IFN-γ水平[4]。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濃度主要反映患者的肝損傷情況。
綜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免疫調節(jié)因子進行檢測,血清中ALT、TBLL以及ALB濃度可反映患者的肝功能損傷程度,可對患者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進行良好的預測,同時給予患者對應的治療措施,對患者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意義,值得臨床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