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篇引路】
終于有一天,當我看了《水滸傳》中那好漢武松一連喝了十八碗“透瓶香”,手持哨棒、踉踉蹌蹌闖上景陽岡與吊睛白額大蟲打架的章節(jié)后,一股豪情油然而生。正好家中無人,我便用牙咬開那瓶塞子,抱起瓶子,先是試試探探地抿了一小口——滋味確是美妙無比——然后又惡狠狠地喝了一大口——仿佛有一團綠色的火苗子在我的腹中燃燒,眼前的景物不安地晃動。我蓋好酒瓶子,溜出家門,頭重腳輕、騰云駕霧般跑到河堤上。我嗬嗬怪叫著,心中的愉快無法形容,就那樣嗬嗬地叫著在河堤上跑來跑去。抬頭看天,看到了傳說中的鳳凰;低頭看地,地上奔跑著麒麟;歪頭看河,河里冒出了一片片荷花。荷花肥大如笸籮的葉片上,坐著一些戴著紅肚兜兜的男孩。男孩的懷里,一律抱著條金翅赤尾的大鯉魚……
(節(jié)選自莫言《我與酒》,題目為編者加)
名師解讀
選文講述“我”瞞著家人偷酒喝的獨有經(jīng)歷。作者用特寫鏡頭描寫“我”喝酒的情形:“咬開”“抱起”“試試探探地抿”“惡狠狠地喝”一連串的動作描寫,細膩逼真,惟妙惟肖,從小心翼翼到大口吞咽,將“我”喝酒的饞相描摹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作者還從多個角度寫出“我”偷酒喝的感受和醉態(tài):“仿佛有一團綠色的火苗子在我的腹中燃燒”,這是寫喝酒后腹內(nèi)的灼熱感;“眼前的景物不安地晃動”,這是借視覺變化寫“我”微醉的步態(tài)踉蹌;“頭重腳輕”“騰云駕霧”,這是寫“我”深醉后輕飄飄的感覺;“傳說中的鳳凰”“地上奔跑著麒麟”“一片片荷花”“肥大如笸籮的葉片”“戴著紅肚兜兜的男孩”“金翅赤尾的大鯉魚”,這是“我”沉醉后產(chǎn)生的幻覺。作者以多種感官感受事物,從多角度描繪感受,以特寫鏡頭刻畫人物,以想象和聯(lián)想表達感受,寫實與寫虛相結(jié)合,有形象,有畫面,有色彩,有童趣,讓“偷偷摸摸”看得見情態(tài),讓新鮮刺激摸得著狀態(tài),讀后令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