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
【摘 要】目的:通過臨床觀察探究耳鼻喉患者在手術中的護理隱患,探索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方法:選擇曾于2012年6月到2017年6月曾于我院耳鼻喉科室接受過手術治療的120例耳鼻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找出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然后有針對性的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加強安全防范。結果:通過有效的預防治療,被選作研究對象的120例患者均為發(fā)生手術護理中的并發(fā)癥,從根本上保證耳鼻喉在手術治療全過程的安全性。結論:在耳鼻喉手術的護理治療中,相應的護理防范措施能夠顯著減少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為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證,同時也是提升護理滿意度和醫(yī)生滿意度的基礎和前提。
【關鍵詞】耳鼻喉手術治療;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5--01
引言:耳鼻喉科類疾病是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主要疾病種類,患有該類疾病的患者,往往要通過手術治療來恢復患者的生命質量;該手術與其他手術有著一定的區(qū)別;耳鼻喉科室的手術室內,醫(yī)生可操作的空間比較狹小,同時視野也不夠開闊,這就給醫(yī)生在手術中的操作提供了難度,而且醫(yī)生稍有不慎、操作不當,都會導致不良的后果。而且耳鼻喉手術是發(fā)病率較高的手術種類,再加上醫(yī)務人員技術手段不夠成熟、手術室內設備不夠完善,難免導致一些安全隱患的產生。為此,做好手術中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有針對性的給出相應的護理防范措施就變得尤為重要。下面,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擇曾于我院耳鼻喉科室接受過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給出預防措施,現(xiàn)將探究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曾于2012年6月到2017年6月曾于我院耳鼻喉科室接受過手術治療的120例耳鼻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病癥種類主要有慢性鼻竇炎、鼻炎、耳部手術、咽部腫痛、鼻息肉等多種,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齡最小為11周歲,最大為69周歲,平均年齡38.7周歲。住院時長為5到10天不等;對這被選作研究對象的120例患者給予規(guī)范化的護理引導,保證護理的一致性,保證無護理差異性。
1.2 方法
1.2.1 手術前準備 做好手術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是保證手術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證,護理人員應該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指標的檢查,例如患者心率檢查、尿液檢查以及血液檢查,觀察患者有無凝血現(xiàn)象,確定患者除了耳鼻喉科疾病外有無傳染疾病?;颊咴谑中g前難免產生一定的緊張心理,為了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應該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讓患者和家屬知悉手術的作用,并且將身體和心理都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來接受手術的治療,如此,患者才能主動接受手術的治療。其次,鼻部手術患者在手術前需要使用滴鼻液來消除疼痛,在該藥物使用中,護理人員應該將患者的鼻部清洗干凈,指導其正確用藥,同時還應該消除手術室的異味,避免異常氣味刺激到患者從而引發(fā)患者打噴嚏。再者,鼻部手術中,如果患者有鼻毛的存在,往往妨礙手術的進行,同時還會污染器械,所以患者在接受手術前,應該剪除鼻毛,保證鼻腔內清潔、干凈。對于耳部手術患者,如果患者留有長發(fā),應該剪除而后的頭發(fā),尤其是女性患者,方便醫(yī)生操刀進行手術,同時還應該避免操作不當刮破皮膚而引發(fā)感染的現(xiàn)象。最后,咽喉部手術前,應該及時的引導患者進行漱口操作,保證口腔的清潔性,而且為了避免患者使用藥物過敏,應該對患者進行過敏試驗。
1.2.2 術后護理 首先,應做常規(guī)護理工作;對于全麻患者,應該引導患者進行平臥位臥倒,讓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避免患者體位不當而導致嘔吐或者窒息,如此,當患者鼻腔傷口出現(xiàn)滲血時,可以從口中及時吐出來,然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吐出的血液進行收集,測量滲血量。同時做好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壓等身體參數(shù)的測量,對于老年患者如果身體比較虛弱,應該給予吸氧操作,如果出現(xiàn)異?,F(xiàn)象應該及時報告醫(yī)生。手術后如果患者有打噴嚏的愿望,應該及時教會患者減壓操作。其次,做好心理護理相關干預;患者在手術中難免產生緊張、恐懼以及焦慮等不良情緒,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應該做好溝通交流,通過耐心的講解,讓患者充分了解該疾病的相關信息,以及手術的優(yōu)點;同時要讓患者盡快熟悉手術室的環(huán)境,消除患者因為對周邊環(huán)境不夠熟悉而產生的不良反應;通過及時的溝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讓其積極的配合治療。最后,護理人員應該做好手術并發(fā)癥的觀察處理;鼻部手術患者最常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就是鼻出血,要密切關注患者鼻孔出血的癥狀;咽喉部手術患者應該觀察患者在手術后有沒有滲血情況,耳部手術患者容易出現(xiàn)包扎脫落,護理人員應該密切觀察,如果脫落應該測量滲血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人員應該觀察患者出現(xiàn)安全事故的情況,并且做好相關記錄,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化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系列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無明顯差異。
2 結果
經過護理探究,被選作研究對象的120例耳鼻喉科室患者中,在手術治療中均沒有發(fā)生護理并發(fā)癥狀,安全性比為100%,從根本上保證了患者在手術中的安全性。
3 討論
耳鼻喉科室患者在手術治療時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為了保證質量過程中的安全性,應該對相應的隱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預防措施,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的方法選擇曾于我院耳鼻喉科室接受過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且給出預防措施,結果發(fā)現(xiàn)在耳鼻喉科室手術的開展中,從根本上入手,消除各種存在的安全隱患,給予完善的防范措施,并且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護理操作,能夠顯著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手術安全性。該研究中對于耳鼻喉類疾病的針對性護理手段具有廣泛的應用意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耳鼻喉手術中的護理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J].丁麗英.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7)
耳鼻喉手術中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及預防對策[J].姚雨彤.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