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
小時候過年,大人總要我們說吉祥話,但碌碌半生,竟有一天我也要教自己的孩子說吉祥話了,才驀然警覺這世間好話是真有的,令人思之不盡,但卻不是“升官”“發(fā)財”“添丁”這一類的,好話是什么呢?冬夜的晚上,從爆白果的馨香里,我有一句沒一句地想起來了。
你們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講故事的是個年輕的女傭人名叫阿密,那一年我八歲,聽善忘的她一遍遍講這個她自己覺得非常好聽的故事,不免煩膩,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人,欠人家錢,一直欠,欠到過年都沒有還哩,因為沒有錢還嘛。后來那個債主不高興了,他不甘心,所以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就偷偷跑到欠錢的人家里,躲在門口偷聽,想知道他是真沒有錢還是假沒有錢,聽到開飯了,那欠錢的說:
“今年過年,我們來大吃一頓,你們小孩子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順便插一句嘴,這是個老故事,那年頭的肥肉瘦肉都是無上美味。)
那債主站在門外,聽得清清楚楚,氣得要死,心里想,你欠我錢,害我過年不方便,你們自己竟然還有肥肉瘦肉揀著吃哩!他一氣,就沖進屋里,要當面給他好看,等到跑到桌前一看,哪里有肉,只有一碗蘿卜一碗番薯,欠錢的人站起來說:“沒有辦法,過年嘛,蘿卜就算是肥肉,番薯就算是瘦肉,小孩子嘛!”
原來他們的肥肉就是白白的蘿卜,瘦肉就是紅紅的番薯。他們是真窮啊,債主心軟了,錢也不要了,跑回家去過年了。
許多年過去了,這個故事每到吃年夜飯時總會自動回到我的耳畔,分明已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老故事,但那個窮父親的話多么好啊,難關要過,禮儀要守,錢卻沒有,但只要相恤相存,菜根也自有肥腴厚味吧!
在生命宴席極寒儉的時候,在關隘極窄極難過的時候,我仍要打起精神對自己說:
“喂,你愛吃肥肉,還是瘦肉?”
將來我們一起老。
其實,那天的會議倒是很正經(jīng)的,仿佛是有關學校的研究和發(fā)展之類的。
有位老師,站了起來,說:
“我們是個新學校,老師進來的時候都一樣年輕,將來要老,我們就一起老了……”
我聽了,簡直是急痛攻心,趕緊別過頭去,免得讓別人看見我的眼淚——從來沒想到原來同事之間的萍水因緣也可以是這樣的一生一世??!學院里平日大家都忙,有的分析草藥,有的解剖小狗,有的帶學生做手術,有的正埋首典籍……研究范圍相差既遠,大家都無暇顧及別人,然而在一年一度的后山蟬鳴里,在一陣陣的上課鐘聲間,在滿山臺灣相思芬芳的韻律中,我們終將垂垂老去,一起交出我們的青春而老去。
竟有一句話使我一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