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吉
“王老師,我兒子說他做了智商測試,他的智商超過一百四,屬于高智商人群。他說他這樣高智商人的痛苦是我理解不了的。因為他覺得我智商不夠。對于高智商的孩子,我們是不是應當有不同于普通孩子的對待方法?”這是前些時候我在微信上收到的一個咨詢者發(fā)來的消息。
無獨有偶,在收到這條消息之前,我還收到了另一個家長發(fā)來的消息。她說:“王老師,我兒子說,他沒辦法和我這樣低智商的人溝通,他說我蠢得像豬一樣。他那樣高智商的人遇到的問題,我根本解決不了?!?/p>
我相信有不少中學生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困惑和煩惱。據(jù)《三聯(lián)周刊》文章稱,“心理學上有著名的弗林效應: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人的平均智商在以每十年2分至3分的速度增長。而且,這個分數(shù)還在持續(xù)爬升中。難怪有人感慨,這一代的孩子長大了,跟我們大概不屬于同一個物種。我們是人類1.0,他們就是人類2.0”。由此可見,現(xiàn)在很多孩子的智商明顯優(yōu)于家長已是常態(tài)。而對于高智商的學生,究竟怎樣對待才好呢?是否真的要區(qū)別對待呢?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一件事,高智商與成績好和成為社會棟梁之材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guān)系。我還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也是高智商,一百四十多,但學習成績并不好,甚至沒有考上大學。后來從事的工作只是普通的地鐵司機。顯然他的高智商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并沒有起到什么加分作用。
其實很多人對高智商的人存在一種誤解,以為只要智商高,人生就能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事實上,恰恰相反,好多高智商的人因為被自己的聰明所誤,過得還不如普通人。
就像給我發(fā)消息的那兩個家長的孩子,一個終日沉迷于玩手機而不能自拔,一個干脆輟學在家閉門不出。他們雖然是高智商,但也只是某些科目成績比較好,而綜合成績并不拔尖。即便這樣,僅僅因為測試出來了自己的高智商,他們就開始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瞧不起老師,也看不起同學。甚至覺得這個世上已經(jīng)沒有人能入他們的法眼了。
對于智商沒有那么高,卻對他們寵愛有加的父母更是不放在眼里。而高智商帶給他們一個最大的麻煩就是,他們完全無心學習,認為自己是天才,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無師自通,生來知之,完全沒有耐心去認真讀書??上У氖?,現(xiàn)實與想象截然相反。就算天才,完全不學習也照樣考不出來好成績。
號稱全中國最聰明的人參加的節(jié)目《最強大腦》,有一集國際挑戰(zhàn)賽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某個自稱全中國最聰明人的林姓隊長,在比賽中發(fā)現(xiàn)對手實力過于強大的時候,不敢選擇二次應戰(zhàn)。找出諸多借口來逃避。因為害怕失敗,甚至把難題推給一個剛剛在比賽中失利,還沒有緩過神來的隊友。而不出意料,這個所謂的高智商聰明人在比賽結(jié)束后,遭到了網(wǎng)友的一致聲討。從此退出了《最強大腦》的舞臺。
高智商作為一種天賦自然有它好的一面,比如學習一門課程比普通人更快、更容易。在團隊中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關(guān)注,機會也比一般人多。而同時這個天賦運用得不好的話,帶給人的傷害也可以是成倍的。如果聰明人的成長環(huán)境好,又得到父母溺愛,那么一路走來可能遇到的困難會比一般人少很多。只是如果經(jīng)歷的挫折少,情商又不夠的話,遇到大的挫折也比普通人更容易被擊垮。
最后,我想說,如果你是一個高智商的聰明人,你最好不要自鳴得意。因為聰明只是天賦,與你的努力無關(guān),所以根本不值得夸耀。而如果你是一個高智商孩子的家長,千萬不要沾沾自喜,因為聰明用得不好只會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請記住你的孩子應當因為努力而得到夸獎,而不該是聰明。盲目地吹捧一個孩子聰明,往往捧得越高,摔得越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