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過后,走在驕陽下,瞬間便感到了盛夏的熾熱。但一走進濃郁的樹陰,便覺得涼風習習,沁人肺腑???,夏季的樹,是那樣郁郁蔥蔥,盛大而張揚,舒展的樹冠努力向四周伸展著臂膀,形成了一片片濃郁的樹陰。環(huán)教學樓的甬路兩邊,繁茂的樹冠舒展得幾乎抄起了手,形成一支華蓋遮蔽了整個甬路。哦,好一派蒼翠的綠、盛氣凌人的綠!
遠遠望去,所有的綠都凝成深色,給人一種成熟的味道,穩(wěn)重,蔥郁,舒展,茂盛,還略帶著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成年的綠就是如此盛大,就像成年人,威武,壯實,有力,能撐起整個世界。哦,夏天的樹木生命力是多么旺盛!我們這些成年人不正應如此嗎?用自己堅實的臂膀、強壯的生命,撐起家庭的天空,構(gòu)建社會的大廈,為家庭、為國家乃至世界的蓬勃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然之道便是人之道。觀看自然,領(lǐng)悟做人之道,乃思者之獲。
——周圍《夏之思》
點贊理由
這段文字抓住了夏日之景的重要特征——“綠”。著力描繪,寫出了這滿眼“綠”的穩(wěn)重、蔥郁、舒展、茂盛和咄咄逼人。然后由這種透著成熟的“綠”感悟到了夏日樹木生命力的旺盛,進而由眼前這一棵棵參天大樹,聯(lián)想到成熟、穩(wěn)重的成年人,他們就像一株株大樹肩負著支撐和建設家庭、社會和國家的莊嚴使命!選段聯(lián)想自然,比喻精當。文末“自然之道便是人之道。觀看自然,領(lǐng)悟做人之道,乃思者之獲”一句很有深度,頗耐咀嚼。
颯颯秋風起。一片樹葉,輕輕地飄落在我翻開的書頁上。樹說,這是失去。風說,這是贈予。葉說,這是奉獻。我說,這是思考,因為秋蘊含著一個生命的哲理。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天是蕭條、荒涼的——這是別人眼中的秋。
秋,是生命的轉(zhuǎn)折,是承上啟下的過渡——這是我眼中的秋。
一切在春天散播下的希望之種,都會在秋天結(jié)出應有的果實。秋天是美好的,它給人們帶來豐收,帶來喜悅,帶來歡笑……秋天的果實對于春天的花朵來說是一種圓滿!
秋是一種收獲,但也預示著生命的終結(jié);秋天在帶給人們豐收的喜悅的同時,也悄悄給人們帶來一片凄清的灰白;秋天的落葉對于春天的芬芳來說,還是一種終結(jié)。秋天,不免讓人感到生命的璀璨與枯萎竟會如此緊密連接!
但是別忘了,在我們的收獲中,就有來年春天將要播下的種子;而那片片落葉,正是為了呵護來年將要誕生的新的生命!
——知暮《秋之思》
點贊理由
這段文字一改絕大多數(shù)文人騷客見秋生悲的習慣,而是抓住了秋天最重要的特征——承上啟下來寫,記敘、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點明秋在一年四季中的重要意義。秋季既要收獲春天播種、夏日呵護的成果,又是為來年的播種做好準備,它是新舊生命的轉(zhuǎn)折。所以秋天既是舊的結(jié)束,更是新的開始。這段文字妙在它的立意,而這正是“思”的結(jié)果。
冬,是純粹的。一場雪后,千里純潔,天地同色。樹們穿上了婚紗,互相打量著;孩子們嬉鬧著推著雪球,雪球越來越大。誰都在盼望著下一個驚奇,下一個驚奇是什么?
冬,是熱情的。素裹濃煙飄,誰家掛著幾串紅紅的燈籠,紅成了一首懷鄉(xiāng)的曲,在照片里、在故事里、在思念里寧靜著,美麗著。安靜的鮮活,飛翔的靈動。
——阿平《冬之思》
點贊理由
這段對冬天的描寫活畫出冬季降臨時歡悅靈動、沁人心脾的美好。作者不局限于對靜景的描繪,而是加進了人類的活動——孩子們的嬉鬧、姑娘們的倩影、朋友們的聚會、農(nóng)家的陳設……將人們心目中荒涼冷寂的冬天寫得生機勃勃,令人心馳神往。
《《《 經(jīng)典的通感手法句子還有↓↓↓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宋 祁《玉樓春·春景》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宗 璞《紫藤蘿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