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寧
在戲劇性電影劇本的結構中,激勵事件是重要的關鍵點,激勵事件可以被理解為故事最開始的轉折點,是一個故事的戲劇性矛盾真正開始的導火索。在激勵事件出現(xiàn)之前,影片處于矛盾與人物背景的建置階段,故事的世界逐漸展開。在激勵事件之后,故事的主人公開始有了明確的目標,主人公為恢復生活的平衡一次次向著目標做出努力,這就構成了故事的進展糾葛。本文試圖通過經(jīng)典電影的分析,揭開在故事劇本的創(chuàng)作中設置激勵事件的技巧。
一、激勵事件的定義
按照美國著名編劇理論家麥基的理論,一部長篇電影可以分為建置、激勵事件、進展糾葛、高潮和結局等部分。在120分鐘的長篇故事中,要用一定的篇幅來建置故事的背景、人物的性格特色,在故事開始的階段觀眾的注意力和耐心往往比較集中,這段時間內故事展開的矛盾沖突可以并不強烈,主人公可以暫時沒有一個明確的戲劇性目標。但是,觀眾的注意力和耐心是有限的,在耗盡觀眾的容忍度之前,故事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發(fā)展方向,人物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動作方向。激勵事件的定義就是為了打破故事前期的平衡狀態(tài),讓主人公擁有一個明確的戲劇性需求,激勵事件像一個巨大的鉤子,創(chuàng)造一個巨大的懸念,讓觀眾能夠繼續(xù)保持對主人公的關注,好奇接下來發(fā)生的場
景和事件。
激勵事件是故事真正開始的起點。例如,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少年派在故事進行到30分鐘后才被一個大浪卷進海里,生活的平衡狀態(tài)被完全打破,失去了家庭和一切,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求生并且要時時面對一只孟加拉猛虎,那么這時主人公的戲劇性需求很明確,就是在大海的波濤中、在猛虎的威脅中求生,這個明確的動作方向會讓觀眾產(chǎn)生期待感,故事的發(fā)生就是一系列滿足觀眾期待或者打破觀眾期待的事件的組合。有了激勵事件產(chǎn)生的明確動作需求,故事的發(fā)生就有了明確的前進動力,這就是激勵事件為整個故事帶來的推進作用。相反,在少年派遭遇海浪之前,整個故事處于節(jié)奏較慢的建置環(huán)節(jié),影片花了近30分鐘描述少年派的家庭背景、宗教信仰和愛情狀況等,而這些建置的橋段都是為了讓少年派這個角色在后面面對險境中凸顯個人性格的
內在支撐。
二、激勵事件的設置技巧
激勵事件是一個故事的推進器,有了激勵事件的發(fā)生,故事便有了向前發(fā)展的動力和方向。在電影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怎樣合理有效地設置激勵事件,怎樣在不同類型結構的故事劇本中設置激勵事件,是尤為重要的。
(一)激勵事件的方向
發(fā)生在主人公身上最壞的事情是什么,最能打破平衡的事件是什么。由最壞發(fā)展到最好,或由最好發(fā)展到最壞。激勵事件由于要打破人物生活的平衡感、無聊態(tài),故一般普通的激勵事件具有破壞作用,將主人公推向極端的情景,引向危險的漩渦。所以,在思考激勵事件時,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思考發(fā)生在人物身上最壞的事情是什么。
激勵事件往往制造的是主人公的困境,因為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要看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意志品質等內在情感的力量,勢必要通過困境來表現(xiàn)。所以,激勵事件往往表現(xiàn)為災難性質的打擊,讓主人公失去正常生活的權利,在尋求重歸正常的過程中展現(xiàn)主人公的性格品質。換言之,如果激勵事件創(chuàng)造的不是災難,而是巨大的幸運,那么故事在后面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要為這個“幸運”去“匹配”相應的“困境”,而不是讓主人公沒有任何阻力,一帆風順地實現(xiàn)所有目標,沒有任何“困境”的故事不是故事,只是一場幸福的“炫耀”。
(二)激勵事件的質量
激勵事件的質量——激勵事件本身的內容和劇烈程度。簡單地說,激勵事件可以是一場空難,也可以是一個具有意味的眼神。激勵事件的本質是打破平衡態(tài),創(chuàng)造動態(tài),將主人公推向極端情境,讓主人公在重新尋找平衡的過程中展現(xiàn)人物內心、承載情節(jié)轉換。而激勵事件本身可以是不同類型的故事場景,既可以是“狂暴形態(tài)”的,又可以是“溫柔形態(tài)”的?!翱癖┬螒B(tài)”的激勵事件,如災難、離奇事件的發(fā)生、中大獎等,其一般為巧合,表現(xiàn)為視覺沖力強,故事張力強,觀眾能夠非常明確地感受到故事進入了另一個維度,主人公必須做出什么來應對發(fā)生的一切?!皽厝嵝螒B(tài)”的激勵事件如一個眼神、一個藥丸、一次充滿意味的談話、一次邂逅等,往往是主人公內心的波折,這樣的激勵事件在視覺沖擊力往往較為平和,但是從故事發(fā)展的角度而言,同樣具有巨大轉折的節(jié)點作用。不論激勵事件在銀幕上表現(xiàn)的山呼海嘯、緊張突變還是表現(xiàn)的意味深長、心照不宣,它們具有共同的標準就是一定要能夠成為打破主人公生活平衡態(tài)的契機與轉折。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激勵事件就是典型的“狂暴形態(tài)”的激勵事件,而《黑客帝國》中尼奧吞下那顆帶他進入另一個世界的藥丸就是“溫柔形態(tài)”的激勵事件。兩種形式只是具有銀幕表現(xiàn)張力的區(qū)別,并無本質區(qū)別。
(三)激勵事件的方式
巧合與決定是創(chuàng)建故事激勵事件的兩種具體方式。下面從人物與情節(jié)的角度來探討激勵事件的設計方式。巧合是編劇過程中“實用”而又“危險”的技巧,說巧合實用是因為巧合可以解決劇本遇到的情節(jié)障礙,是一種不講理的解決方式,說危險恰恰也是因為巧合具有“不講理”的特點,如果一部影片中巧合過多,觀眾就會覺得故事很滑稽,故事太隨意,而不再是劇本解構的支撐元素。巧合一般可以出現(xiàn)在一部電影的開端,在剛開始觀眾尚未對人物有太多認同的情況下,巧合的合理出現(xiàn)不會造成太多的觀影不適,反而會吊起觀眾的胃口,符合“幸災樂禍”的觀眾心理。而在影片的結尾過程中,巧合也可以再次出現(xiàn),作為解決高潮矛盾的終極武器,讓觀眾緊張了很久的心情瞬間得到緩解,同樣可以被觀眾所接受。除此以外,巧合的運用要盡量減免。
三、結語
激勵事件是戲劇性電影劇本結構的關鍵點,它是故事最開始的轉折點,也是一個故事的戲劇性矛盾真正開始的導火索。激勵事件是一個故事的推進器,有了激勵事件的發(fā)生,故事便有了向前發(fā)展的動力和方向。因此,在電影劇本創(chuàng)作中,人們必須合理運用相關技巧,有效地在不同結構的故事劇本中設置好激勵事件。
(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