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自2016年播出第一季后,《我們這一天》便成為了NBC的王牌劇。連主創(chuàng)人員都表示,這部主打溫情、催淚、家庭與愛的電視劇能夠如此成功,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在前兩季橫掃美國各大影視劇獎項之后,萬眾期待的第三季終于在這個初秋溫暖歸來。
《我們這一天》每一季的收視口碑均不俗。豆瓣上,第一季評分9.5,第二季評分9.4,第三季目前播出3集,評分9.7。IMDb第三季前3集平均得分8.8,爛番茄平均每集好評率也保持在90%。
本劇主要講述了白人夫妻杰克、瑞貝卡以及他們?nèi)齻€孩子的人生故事。三個孩子中兩名是雙胞胎——凱文和凱特。原本瑞貝卡懷的是三胞胎,但生產(chǎn)當天其中一個孩子不幸夭折,所以當同天出生卻被人遺棄的黑人嬰兒出現(xiàn)在這對夫妻面前時,杰克當即決定收養(yǎng)這個孩子,取名蘭道爾。一家五口的生活自此展開。
《我們這一天》最特別之處在于它的敘事手法。由于編劇為每個重要人物都繪制了一條單獨的故事線,因此導演也以交叉剪輯法進行多重敘事。比如,在講述人到中年的三個孩子的故事時,杰克和瑞貝卡的故事線便成為了倒敘和回憶。于是,三個孩子的童年、青少年和中年生活與他們父母相遇、相愛的過程糅合在一起,完整地展現(xiàn)了他們的家庭史。盡管本劇人物線眾多,卻不會讓觀眾覺得混亂。在展現(xiàn)當下故事的同時,導演還會埋下眾多伏筆,吊足觀眾的胃口。本季第三集中,有一場戲是凱特在夢中看到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自己。這段設計非常巧妙,3個凱特與爸爸杰克同框出現(xiàn),表現(xiàn)出她潛意識里對自己的否認以及對父親的愧疚、思念。她希望自己能變成像母親瑞貝卡一樣堅強的媽媽,當她從夢境中醒來,也代表她成功戰(zhàn)勝了自己的心魔。
本劇的成功還在于整個故事的格局和基調。劇中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著各自的無奈,抑郁、失敗、失望、自卑、想要掙脫自我卻又被自我困頓……而這一切都與他們的原生家庭有關。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會伴隨孩子一生,如果他們無法掙脫這種影響,就很難掌握和主導自己的生活。通過該劇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看起來是我們和別人的關系出問題了,本質上卻是我們和自己的關系出了問題,與自我的和解,才是靈魂真正的救贖。愛與善良,堅定與勇敢應該算是這部劇最突出的基調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劇中的幾段配樂。第一集開場,導演選用了1960年代知名美國民間搖滾樂歌手史蒂芬·史提爾斯在1968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Treetop Flyer (Demo)》。這是一首典型的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慢搖,搭配的劇情,是80年代匹茲堡鋼人隊傳奇球員Franco Harris的故事,同時穿插了凱特和托比屢次求子失敗的過程,黛佳在母親放棄自己的撫養(yǎng)權后不穩(wěn)定的情緒,以及凱文與佐伊的韓壽偷香,他們每個人都仿佛是歌詞中那樹頂上的飛行者,孤獨地在自己的航道上飛翔。另一首筆者非常喜歡的配樂,是在第三集中出現(xiàn)的《Release Me》。這是一首非常現(xiàn)代的美國慢搖,由美國當代創(chuàng)作歌手伊娜拉·喬治創(chuàng)作并演唱。伊娜拉的父母都是美國搖滾樂歌手,父親在她5歲生日前不幸過世。《Release Me》講述的是一種情感的自我解脫,伊娜拉希望自己和母親能夠從父親離世的情緒中走出來,勇敢地走向自己的陽光人生。這與本劇的靈魂不謀而合。
“把生活贈予你最酸澀的一顆檸檬,釀成一杯甘甜美味的檸檬汁?!边@是《我們這一天》最想告訴人們的哲學道理。因為,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