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銘
我們再次相逢了,我的銀杏,就在這初秋里。
——題 記
我家門前的一大片銀杏林,似乎總能帶給我驚喜,每一天似乎都是不同的綻放,不同的盛開,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獲,不同的喜悅。
不知不覺中,那銀杏葉變黃了,就忽然感覺到,已經(jīng)入秋了。天空變得更高遠了,云朵變得更縹緲了,那陽光也放下它在夏天的炎熱,變得溫暖又有些清涼了。
銀杏已隨著秋天的來臨,將自己裝飾了一番:那原先在枝頭郁郁蔥蔥的綠意,而今在陽光下已經(jīng)是金燦燦的了;那原先飄揚在空中的枝條,累累下墜,似乎想要撫摸行人的頭,而今,那樹干并沒有隨波逐流變得軟弱,反而更加粗壯、堅強,似乎要彰顯自己的壯麗和秀美。
一陣微風(fēng)拂過樹梢,帶起一陣銀杏葉的旋風(fēng),仿佛燦若繁花,把我籠罩起來,把我包裹起來。置身于這喜悅中,我感受到了秋的絢爛多彩和極盡繁華。微風(fēng)之后,突然刮起一陣強勁的秋風(fēng),它掠過枝頭,片片銀杏葉在空中飛舞一番,便簌簌落地,落在了我的腳上。我撿起了幾片,放在手心里。我撫摸著手心里每一片葉子的紋路,它們都是那般奇特,也與眾不同。一片葉就如同一個人,每一片葉都各有特色;每一條紋路都像是一個人的經(jīng)歷,而全部便是那個人的生命軌跡。我也就細細地尋找著,尋找著和我一般的秋葉,把它拓印下來。
這秋天的銀杏,忽然使我悲慟了。不知為何,我聞到了一種從秋天最深處散播的哀傷,我看到了銀杏極盡繁華之后的落寞和凄涼。這個時候,不經(jīng)意間,就想起父母了。父母把他們的心血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而他們歷經(jīng)滄桑,那身軀雖像銀杏樹一樣,但也已經(jīng)年老力衰了,就沉默在臨冬時分。
我就覺得這銀杏帶給我的是無盡的傷痕與淚水。那風(fēng)中零落的葉子,就像在掙扎,為了這最后的一點時間,為了這最后的一點榮耀。但最終的最終,它依舊要作為一個生命的終點形象落在地上,被人所踐踏。
這一刻,我體會到秋的優(yōu)傷了。秋天以它那豐碩的果實帶來了凄涼,我也終于知道了,冬天的來臨是因為秋的收獲已經(jīng)過去了。
正當(dāng)我獨自悲傷的時候,踩在腳下的銀杏葉子發(fā)出“吱吱吱”的響聲,我突然發(fā)覺那堆積在樹下的枯枝敗葉,似乎在跳動,似乎在歡騰,似乎在表示著一種重生。不禁想起母親這些年的經(jīng)歷,她常常奔波于各大醫(yī)院之間,其中苦悶與個中滋味,也許只有她自己才知曉。有時,看著她憔悴的臉龐,還有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總是不免黯然神傷。但是,母親始終抱有一種信念,總是微笑著積極面對。一切都會過去,不是嗎?母親寬慰我,要展現(xiàn)更美好的自己,母親一直在努力,尤其是為了我。不僅是母親,父親也是如此。
我望著這秋天的高空,體會著颯爽的涼風(fēng),心中如同那展翅的雄鷹一樣,飛得高遠而雄壯。在這片銀杏林里,我經(jīng)歷的不僅是一場生命的洗禮,更是感受了一場時光的感動。我會載著父母對我的厚愛,如那翩翩起舞的銀杏葉,展翅高飛。
【評點】
作者把銀杏比作父母,由秋天的銀杏想到年邁的父母:“父母把他們的心血都傾注我們的身上,而他們歷經(jīng)滄桑,那身軀雖像銀杏樹一樣……”形象生動,立意新穎。此外,在文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變化——由傷感到想到父母的鼓舞,充滿正能量。文章情感真摯,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