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彤
剛吃兩口飯,突然牙根一痛,塞牙了。你或許認為剔出來就沒事了,事實上,健康的牙齒很少塞牙,如果經(jīng)常塞牙,很可能是被5種牙病盯上了。
牙齦萎縮 年齡的增長、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患牙周炎等,都會使牙齦萎縮,引起塞牙。
建議:認真刷牙,每次刷夠3分鐘;每半年洗一次牙。
牙齒磨耗 長期咀嚼,造成牙齒磨耗,牙尖變得鋒利,咀嚼時會將食物中的纖維擠進對頜的牙縫。
建議:少吃堅硬的東西,減少牙齒磨損。
智齒 智齒萌生時,侵占鄰近牙齒的空間或者歪斜生長,容易卡住食物。
建議:盡早就醫(yī),控制炎癥后將其拔除。
齲齒蛀牙 齲齒容易形成“蟲洞”,吃東西時食物嵌進窟窿里,引起塞牙。
建議:到正規(guī)的牙科醫(yī)院補牙。若不及時補牙,旁邊的牙齒就會慢慢往這個方向生長,排列變得稀疏混亂,容易冒出牙縫。
缺失不齊 牙齒缺失、錯位、扭轉、脫落、參差不齊等,都可能引起塞牙。
建議:使用以下3種缺牙修復方案:活動牙、烤瓷牙、種植牙。
活動牙費用較低,但功能恢復差、異物感明顯、使用壽命短、使用不方便。
烤瓷牙性價比較高,但這種修復是以損傷周圍健康牙齒為代價,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
種植牙費用較高,但卻是一種與天然牙十分相似的牙齒。
塞牙后應該剔除食物殘渣,但最好別用牙簽,因為牙簽較粗且材質偏硬。而用牙線剔除則更有效。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行為指南》推薦使用牙線的方法:
截取一段牙線,打結,形成一個圓圈。用雙手各持一段,約2厘米長。
牙線緊貼牙齒鄰面,用緩和的拉鋸樣動作,將牙線拉入兩牙之間,緊貼在牙面上,上下內外牽動牙線,清理嵌塞的食物。
牙線緊貼牙面形成“C”字形,緩和地從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動,清除附著在牙鄰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個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
使用干凈的線段清潔所有牙縫后,漱口。
(摘自生命時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