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遠在東北上大學(xué)的兒子打來電話。妻子接完電話對我說:“兒子急需2000元,你去銀行給他打到卡上吧。”“前幾天不是剛給了他1000元嗎,這才幾天,就花完了?”妻子說:“別問那么多了,兒子確實有急事。”打完錢,回到家,妻子才告訴我,兒子的同學(xué)出了重大車禍,急需一大筆手術(shù)費,他們同學(xué)都在幫忙籌錢。
我問妻子,他們通知那孩子的家長了嗎?妻子說,已經(jīng)通知他的父親了,可他老家遠在新疆,坐火車得好幾天才能趕到東北。既然這樣,兒子的做法無可厚非。只是,如果那孩子有個什么意外,那2000元能還上嗎?我把自己的顧慮說給妻子,她卻說:“別想那么多,只要能把孩子救過來,比什么都強?!?/p>
半個月后,兒子來電話說,那個同學(xué)因傷勢過重,最終還是沒能留住生命。我在為那個孩子難過的同時,又想起了那2000元,就問兒子:“你同學(xué)的父親提沒提還錢的事?”兒子在電話里沉默了幾秒,說:“沒有?!比缓蟾嬖V我:“同學(xué)的父親已經(jīng)帶著兒子的骨灰回新疆去了,臨走時很傷心,我們都上車站去送了?!?/p>
我對兒子發(fā)了火:“你同學(xué)的父親也太不象話了,那么多人幫了他們,他不提還錢的事,一走了之,還有沒有做人起碼的道德!”
兒子哽咽著對我說:“爸,我知道,你掙錢不容易,但我覺得,作為一個父親,有什么比失去兒子更痛心的呢?你知道嗎,同學(xué)家很貧困,僅來回花費的車票錢,就是全家半年的收入。我們是獻了一點愛心,但那點愛心其實很有限,我能給予他的,也僅僅是2000元,和一個父親失去兒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兒子的話讓我一時語塞。我歉疚地對兒子說:“你說得對,是我一時昏了頭,別怪爸爸好嗎?”話音剛落,兒子就在電話那頭失聲痛哭:“我以后再也見不到他了,他可是我的同學(xué)??!”
放下電話,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自己平時總說要獻出一點愛心,可我又真正做了什么呢?而兒子在同學(xué)遭遇不幸時卻深深懂得,一個人的愛心其實是有限的,兒子把分寸掌握的又是那么好。仔細想想,其實,我們的愛心確實很有限,能給別人的,真的不多。所以,千萬別吝惜自己那點僅有的愛心。
(珠珠摘自《雜文選刊》2018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