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劉習前
(重慶建工住宅建設有限公司,重慶 400015)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近年來我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建筑節(jié)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1]。目前我國節(jié)能墻體主要以保溫外墻為主[2],加氣混凝土是一種集原材料、性能和成本優(yōu)點于一體的新型墻體材料,與此同時,由于結構原因,建筑墻體自保溫體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熱橋”,熱橋處熱流損失較大,內表面溫度較低[3],這造成了能源的浪費[4]和熱橋處結露風險,影響室內居住環(huán)境,必須加以避免,因此“外墻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與材料本身性能同樣重要。
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就是通過使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錨固在建筑外墻、柱、梁的混凝土熱橋部位外側,作為該混凝土熱橋部位的保溫層,以此滿足熱橋部位的建筑節(jié)能要求,使熱橋部位的外墻保溫層的合理使用年限與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一致[5]。
本文對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進行了總結,工藝指導性較強,操作易于控制,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工期;有利于在設計為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的工程中推廣使用,可為同類工程施工提供有價值的技術參考。
該施工技術是采用專用粘結劑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在建筑外墻、柱、梁的混凝土熱橋部位外側,并在加氣混凝土面上用塑料膨脹錨栓固定鍍鋅電焊網,將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整體錨固在建筑外墻、柱、梁的混凝土結構上,作為該混凝土熱橋部位的保溫層。同時采用甲基纖維素溶液和聚丙烯纖維加入到外墻的抹灰砂漿內,改善水泥砂漿的性能,并進行分層抹灰,防止建筑熱橋部位保溫層外的抹灰開裂、滲漏等問題的發(fā)生,大大提高了建筑外墻熱橋部位保溫層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抹灰層的抗裂和抗?jié)B性能。
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節(jié)點構造詳見圖1。
圖1 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節(jié)點構造
根據實際工程合理選擇砌塊尺寸,砌塊的尺寸、外觀等技術指標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范、標準和圖集的要求,其干密度、抗壓強度、干燥收縮和導熱系數見表1、表2。嚴禁使用出釜齡期不足28d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
表1 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干密度和抗壓強度
表2 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干燥收縮和導熱系數
選用的專用界面劑和粘結劑為聚合物干粉砂漿,其產品技術性能指標應符合建材行業(yè)標準《陶瓷墻地磚膠粘劑》JC/T 547-2017中產品的要求。容重:干粉型為1.65kg/cm3。顆粒度,即粒徑級配:40~70,60~100,70~140,200目以上。拉伸強度≥0.6 MPa。壓剪強度≥0.6 MPa。耐水性≥0.5 MPa。線性收縮率≤0.3。
用于保溫層和抹灰層的鍍鋅電焊網的技術指標應符合《鍍鋅電焊網》QB/T3897-1999和《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材料》JG/T 158-2013的規(guī)定:鍍鋅電焊網網孔規(guī)格為12.7×12.7mm,鋼絲直徑0.9±0.04mm。鋼絲網焊點抗拉力>65N,鍍鋅層質量≥122g/m2。
保溫層的塑料膨脹錨栓選用Φ8×102mm的型號,技術指標應符合《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材料》JG/T 158-2013的規(guī)定:單個錨栓抗拉承載力標準值≥0.8kN。
水泥選擇32.5礦渣水泥,該水泥性能穩(wěn)定,可減少抹灰空鼓開裂。
砂選用細度模數≥1.2的砂。
在外墻水泥砂漿中加入甲基纖維素溶液,對砂漿有保水、增稠、緩凝和增加粘接強度的作用。甲基纖維素應選擇建筑級HL8這種型號。
工程圍護結構墻體和熱橋部位保溫層采用輕質加氣混凝土,由于該輕質材料收縮變形大、吸水率大、表面強度低等,容易引起外墻抹灰層的開裂、滲漏問題,因此應采取在外墻抹灰的水泥砂漿中加入聚丙烯纖維,纖維長度12mm,增強砂漿的抗裂性能,減少外墻滲漏。
先清理混凝土基層表面的浮砂、碎屑,并封堵關模板用的穿墻螺桿孔,用比混凝土墻高一等級的膨脹細石混凝土澆筑外架預留洞口,混凝土澆筑前應用水沖洗預留洞口。然后進行墻面垂直度和平整度檢查,對局部不平整的混凝土墻、梁混凝土進行剔打或用1:1水泥魚米石對墻、梁面的凹陷處進行找平。
根據設計要求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規(guī)格、模數進行排版。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前應分段放通線,對于柱、墻、梁上粘貼加氣混凝土砌塊都應做到上下通線,保證粘貼后墻面的全高垂直度和層間垂直度,以及墻面表面平整度。
外墻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施工前,定專人澆水潤濕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混凝土基層,保證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前含水率控制在10%~15%的范圍內,浸水深度宜為8~10mm。
用電動攪拌器將界面劑和粘結劑與清水按4:1的比例攪拌均勻至膏狀,靜止20min后再攪拌使用,效果最宜。制備的量滿足2h使用為宜。
對外墻混凝土基層滿刮專用界面劑,進行界面處理,其厚度為3mm。應從每次粘貼加氣混凝土砌塊前開始滿刮界面劑,面積不應太大,滿足2h粘貼的面積為宜。
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前應先掛好橫線和豎線,采用專用粘結劑滿刮在加氣混凝土砌塊上,要求刮飽滿、平整,粘結劑厚度為8mm左右,粘貼砌塊拍打時力要適中。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應由建筑外墻混凝土挑耳部位開始粘貼,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橫向鋪設,每排板相互錯開1/2板長。在轉角部位,上下排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之間的豎向接縫應交槎布置,不允許在轉角部位出現(xiàn)通縫?;铱p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90%;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水平灰縫厚度為8~12mm;豎向灰縫寬度為6~10mm。24h后對已貼好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進行澆水養(yǎng)護。
為保證熱橋部位保溫層的質量和今后的使用安全,加氣混凝土砌塊粘貼完成48h后,先在砌塊面上滿鋪鍍鋅電焊網,再用鐵釘臨時固定,然后采用電錘在加氣混凝土砌塊和混凝土基層上鉆120mm深的孔,把塑料膨脹錨栓送進孔內,用螺絲刀擰緊錨釘,固定鍍鋅電焊網,其間距不得大于400mm,鍍鋅電焊網應繃緊,搭接長度≥150mm。
外墻抹灰水泥砂漿內添加甲基纖維素溶液(水泥:河沙:甲基纖維素溶液=1:2:0.33)和聚丙烯纖維。甲基纖維素溶液比例為150kg水加1kg甲基纖維素,每立方米水泥砂漿添加1kg聚丙烯纖維。水泥砂漿采用砂漿攪拌機進行攪拌,砂和水泥干攪拌1min,加足甲基纖維素溶液后再攪拌3~5min。
首先抹底層的第一道1:2水泥砂漿(水泥為32.5的礦渣水泥,砂的細度模數應≥1.2),并進行拉毛,拉毛采用水平方式,其厚度為9mm左右;待第一道底層砂漿完成6h后,潤濕第一道底層砂漿,抹中層第二道1:2水泥砂漿,并進行拉毛,其厚度為9mm左右;待第二道底層砂漿完成6h后,潤濕第二道打底砂漿,進行面層1:2水泥砂漿施工。面層砂漿應用2.5m鋁合金尺枋刮平,并用木砂板砂平整,厚度控制為7mm左右。面層砂漿施工完成24h后,采取噴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天數不少于7d。
公館壹號一標段和二標段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53957m2,該工程應用了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的外墻施工面積達到71799m2,提高了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熱橋部位的保溫隔熱性、耐久性、耐侯性、不燃性和安全性。有效防止外墻抹灰的開裂、滲漏等,提高了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熱橋部位的施工質量及節(jié)能效果,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果,節(jié)省工程造價220.3萬元,得到了業(yè)主、設計、監(jiān)理等單位的一致好評。公館壹號一標段工程獲得了2014年度“巴渝杯”優(yōu)質工程。
隨著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的不斷應用,該系統(tǒng)熱橋部位的保溫層如何才能與自保溫墻體的耐久性能一致,是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外墻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同材質熱橋處理施工技術解決了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熱橋部位的保溫層與自保溫墻體的耐久性能不一致的問題,并且確保了熱橋部位保溫層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防火性,減少了熱橋部位保溫層外的抹灰開裂、滲漏等問題的發(fā)生。該技術適用于多層、高層和超高層的住宅、辦公、商業(yè)建筑等蒸壓加氣混凝土自保溫系統(tǒng)的熱橋保溫處理。經施工檢驗,該技術施工簡便,可操作性強,可加快施工進度,節(jié)省材料和人工,綜合經濟成本較低且環(huán)保,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