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遍宜昌周邊山林,30載尋“根”之旅不言苦;他,笑對癌癥,癡迷根書創(chuàng)作不停歇;他,耄耋之年仍雕琢根書精品,傳授根書絕活,傳播非遺文化。他,就是宜昌市老年大學書法繪畫班83歲的學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秦忠良。
走進秦忠良家,會看到滿屋懸掛的藝術佳作。與他促膝長談,一股敬仰、驚嘆之情油然而生:他身居斗室,30年創(chuàng)作根書1000余件;他年過八旬,心境淡然,堅持創(chuàng)作不停歇;他靠潛心自學,成為市級“非遺”代表傳承人……
30年前,秦老開始鐘情于根書。由于沒有根雕創(chuàng)作基礎,他就購買書刊,專心自學。經過10年的系統(tǒng)自學,到退休時,秦老已具備相當深厚的書法功底和根書創(chuàng)作素養(yǎng)。退休后,他時常帶著干糧翻山越嶺,在峭壁溝壑中尋找形態(tài)各異的枯樹根。為了這些寶貝疙瘩,他花掉的運費已達兩萬多元,每年會磨破10雙膠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潛心修煉,秦老創(chuàng)作出一件件藝術精品。2008年和2009年,他精心創(chuàng)作的“壽”字,參加市老干部局舉辦的重陽節(jié)老年書畫作品展。在該作品前,觀賞者絡繹不絕,成為展會上一道奇特的風景。
作為市級“非遺”代表傳承人,耄耋之年的秦老主動擔任西陵區(qū)書法協(xié)會根書分會顧問,還在家中辦起了“西陵區(qū)民間文藝傳習基地”。
2013年,秦老患了結腸癌,但他異常淡定豁達,反而安慰難過的老伴。出院后他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作,由于老伴的鼎力支持,又創(chuàng)作出100多件精品。
2015年元旦,秦老應邀參加在夷陵區(qū)舉辦的中國宜昌崖柏主題根藝展,他的根書作品《明月清風》被專家組評為一等獎。那段時間,他家門庭若市,前來進行文化交流者絡繹不絕,提出高價收購佳作者也紛至沓來。許多人認為秦老會倚仗名氣和佳作,在拍賣場賺個盆滿缽滿。當有人出10萬元要買他的根書對聯作品時,他婉言謝絕;當一商家出十倍高價購買獲獎作品《明月清風》時,也被他婉拒。秦老說:“靠根書發(fā)財不是我的初衷?!?/p>
秦老熱情歡迎各界人士到家中探討根書文化,他從不認為同行是冤家,總是毫無保留地把絕活傳給同行,令同行感動敬佩。他還以根書會友、交友,一名外教一家三代慕名向秦老求購作品,他卻無償贈送。另外,秦老還用根書文化傳遞正能量。在老年大學,他兼任書法教學顧問,積極參加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校園開放月”活動,將《明月清風》《兩袖清風》等作品拿到書畫展上參展,并將歷時一個月創(chuàng)作的自勉詩制成根書,贈送給學校。
“夕陽西下夜幕臨,旭日東升主浮沉。笑看長江東逝水,輕歌曼舞樂天倫?!鼻乩蟿?chuàng)作的這首自勉詩,是他豁達心境的寫照,更是他老有所為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