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妮 方鵬 胡建龍 吳哲紅 楊薌
摘 要:利用1984—2013 年南江縣氣象站的氣溫、降水量、風速等氣象資料,采用溫濕指數(shù)、風寒指數(shù)、炎熱指數(shù)和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對光霧山的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分析,劃分其旅游舒適期。結果表明:4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這三段時間大部人分感覺舒適,較適宜旅游;4月中旬—5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這兩段時間普遍人感覺舒適,最適宜旅游。游客可以選擇在以上時間段對光霧山進行觀光旅游。
關鍵詞:光霧山;溫濕指數(shù);風寒指數(shù);炎熱指數(shù);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
氣候資源作為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基本因素,它對旅游景區(qū)的旅游氣候指標起定量評估的作用,所以不管是旅游部門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fā),還是游客對旅游地點和時間進行選擇,氣候條件都是首要考慮因素。人類的各種活動都受到氣候的影響和制約,氣候構成人們進行旅游活動的自然背景條件,并且對游客的身體狀況、情緒狀態(tài)等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對旅游地區(qū)的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研究具有重要且實際的意義。因此有不少氣象學者對某些旅游勝地的旅游氣候資源進行了分析和評估[12] 。國外對于氣候和旅游關系的研究起步較早,1923年Yaglou和Houghton [3]通過風速、濕度和溫度的綜合作用,提出了有效溫度的概念;國內(nèi)對旅游氣候舒適度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早期的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為主,近10年來定量研究、數(shù)學模型等不斷被引入。
1 研究區(qū)概況
光霧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部,距離縣城70公里,景區(qū)面積400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500米,氣勢雄偉遼闊,古珍稀動植物為國內(nèi)名山之首,有中國紅葉第一山的美譽。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4年元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9年榮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2 資料和方法
氣候舒適度是指人們不需要借助任何防寒避暑措施就能保證其生理過程正常進行的氣候條件[4] 。研究表明 [56] ,影響人體舒適程度的主要氣象因素是氣溫、風速和濕度等。本文使用1984—2013年南江縣氣象站30a的氣溫、風速和相對濕度資料,利用溫濕指數(shù)、風寒指數(shù)、炎熱指數(shù)和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對光霧山的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分析,劃分其旅游舒適期,各指數(shù)的計算公式如下:
風寒指數(shù):W=33t(10v12+10.45v)(4)
式中,W為風寒指數(shù),t為攝氏溫度,v是10米處的風速(千米/小時)。
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
(ssd)=(1.818t+18.18)(0.88+0.002f)+(t32)/(45t)32v+18.2(5)
式中,t為平均氣溫,f為相對濕度,v為風速。
炎熱指數(shù):IT=1.8×Tmax0.55×(1.8×Tmax26)×(1f)+32(6)
式中,Tmax為日極端最高氣溫,單位:℃;f為日平均相對濕度,單位:%。
3 光霧山旅游氣候要素分析
3.1氣溫
氣溫對旅游勝地的氣候舒適度起著重要作用,炎熱或寒冷的天氣都會降低氣候舒適度使人體感覺不適,所以大部分游客都會選擇溫暖而舒適的時段進行觀光旅游。光霧山的月平均氣溫變化呈單峰型,月平均最低氣溫出現(xiàn)在1月為5℃,月平均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7月為27℃,全年月平均氣溫均大于0℃;年平均氣溫呈線性增高、波動上升趨勢,線性增溫率為0.0177℃/a,其30a的年平均氣溫均在1517℃之間。由此可知:光霧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其氣溫條件利于旅游活動的開展。
3.2風速
風速對人體的散熱有重要影響,當風速過大時,人體汗水的蒸發(fā)會加快,若溫度太低則會使人感覺寒冷;當風速太小時,人體汗水的蒸發(fā)會減慢,若溫度太高,則會使人感覺炎熱。因此,風速對旅游氣候舒適度的影響和溫度有關。光霧山的風速年內(nèi)變化比較平緩且風速都較小,其中春季風速最大,平均值為1.7m/s,其它三個季節(jié)風速變化不大,平均值為1.3m/s;年平均風速呈弱遞減趨勢,線性遞減率為0.0037(m/s)/a,除1999年外,其余29a的年平均風速均在12 m/s之間。光霧山的月平均風速在軟風到輕風的級別, 參照光霧山的月平均氣溫知:春、秋季節(jié)光霧山?jīng)鏊孢m,利于旅游活動的開展。
3.3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對人體的舒適度也有重要影響,相對濕度過大時,如果溫度較高,則人體散熱會受到抑制,使人感到悶熱,如果溫度較低,又會使人覺得陰冷。相對濕度過小時,人會感到皮膚干燥緊繃,口渴,甚至鼻出血等。研究表明,相對濕度在30%到80%之間,95%以上的人會感到舒適。光霧山的月平均相對濕度在60%到80%之間,其最大值出現(xiàn)在10月為79.8%,最小值出現(xiàn)在3月66.4%;年平均相對濕度呈弱遞減趨勢,線性遞減率為0.0956%/a;其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5年為77.5%,最小值出現(xiàn)在2013年為67.0%。所以,光霧山全年的相對濕度在95%的人感覺舒適的范圍內(nèi)。
4 光霧山旅游氣候舒適度分析
4.1各指數(shù)的計算和分析
使用光霧山19842013年的氣象要素資料,根據(jù)(1)(6)式算出溫濕指數(shù)、風寒指數(shù)、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和炎熱指數(shù),并結合表1和表2繪制各指數(shù)的年變化曲線。
由圖4知:4月中旬5月上旬,9月下旬10月中旬,光霧山的溫濕指數(shù)在6065之間,為5級,人體感覺最舒適;3月下旬11月上旬,溫濕指數(shù)在5575之間,為47級,人體感覺較舒適。9月下旬—11月下旬,光霧山的風寒指數(shù)在270490之間,為2級,人體感覺舒適。5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光霧山的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在6070之間,為5級,普遍人群感覺舒適;4月上旬5月上旬,10月上旬11月上旬,人體舒適度指數(shù)在5060之間,為4級到6級,大部分人感覺舒適。
結合表3和表4知:4月上旬5月中旬,9月上旬10月中旬,光霧山的炎熱指數(shù)在65%—80%之間,最高氣溫在20℃28℃之間,綜合這兩個因素考慮,在只考慮炎熱指數(shù)的前提下,這兩段時間最適宜旅游。
4.2光霧山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結果
綜合以上各指數(shù)的分析結果得出: 4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這三個時間段大部人分感覺舒適,較適宜旅游;4月中旬5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這兩個時間段普遍人感覺舒適,最適宜旅游。
5 結論
本文利用19842013年光霧山的氣溫、降水量、相對濕度及風速四個氣象要素,對光霧山的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光霧山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春、秋季節(jié)涼爽舒適, 全年的相對濕度在95%的人感覺舒適的范圍內(nèi),且全年幾乎沒有惡劣天氣,是一個氣候資源良好的旅游勝地。4月中旬5月中旬,9月下旬10月中旬,是光霧山全年旅游氣候舒適度最好的時間; 4月上旬、8月下旬9月下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這三個時間段光霧山的旅游氣候舒適度也較好,游客可以根據(jù)文中所評估的旅游氣候舒適期合理安排出游時間,為自己的出游提供一個參考標準。
參考文獻:
[1]毛端謙,劉春燕.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旅游氣候評價[J].熱帶地理,2002,15(3):245248.
[2]徐向華,穆彪,何佩云,等.赤水景區(qū)旅游氣候資源分析與評價[J].貴州大學學報:農(nóng)業(yè)與生物科學版,2002,12(5).
[3]杜剛,魏守忠,常緒正,等.新疆三工河流域氣候暖濕化特征分析[J].干旱區(qū)研究,2005,22(1): 111116.
[4]馬麗君,孫根年,李馥麗,等.陜西省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資源科學,2007,29(6):4044.
[5]馬治鸞.區(qū)域旅游發(fā)展中氣候資源評價模式分析——基于定量分析的成都鄉(xiāng)村旅游氣候評價[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12):167171.
[6]徐仁鵬,廖麒翔,姜希瑞,等.川西高原馬爾康旅游氣候舒適度分析與評價[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14,29(1):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