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允弟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種類,然后分析了造成混凝土裂縫的主要原因。最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防治和控制對策,希望能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控制策略
1 引言
構成混凝土的主要物質,包括了水、水泥、砂石骨料等。把這些材料根據(jù)科學的比例配合起來,就可以獲得施工所必需的混凝土。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當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其同時又屬于非均質脆性材料,容易遭受外部條件影響而產生裂縫等問題。所以,針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防治與控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種類概述
2.1 溫度裂縫
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性能會遭受到外界溫度影響, 從而產生物理反應。如果混凝土內外部的溫度出現(xiàn)了差異,就會引發(fā)熱脹冷縮現(xiàn)象,并且在擴張或合攏的同時,出現(xiàn)混凝土裂縫。因為混凝土外部溫度一旦大幅轉變,就會呈現(xiàn)出縱向位移的狀態(tài),使得其局部應力上升。而在水化熱時,混凝土內部溫度又會升高,從而出現(xiàn)溫度裂縫。
2.2 膨脹裂縫
在開展混凝土結構施工時,為了提升混凝土的總體性能,有時施工人員會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外加劑,以此促使混凝土產生堿骨料反應。但在這樣的過程中,混凝土的內部應力也會發(fā)生變化,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進而導致混凝土內部有膨脹裂縫產生。
2.3 收縮裂縫
混凝土收縮裂縫和濕度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假如在開展建筑工程施工的時候,沒有針對混凝土采用澆水養(yǎng)護的方法,使混凝土表面處在十分干燥的狀態(tài)下,那么也就很可能產生收縮裂縫。此外,混凝土表面的濕度應當是均勻的,且不應該有塑性收縮的情況,否則也會引發(fā)裂縫問題。
2.4 施工工藝裂縫
在建筑施工的時候需要采用到各種各樣的工藝,而若是工藝質量不過關,也會導致混凝土裂縫問題。例如鋼筋銹蝕裂縫、分層分段澆筑接頭裂縫、受力鋼筋形成的方向裂縫、澆筑不規(guī)則裂縫、鋼筋綁扎以及模板安裝中所產生的裂縫等。另外,常見的工藝裂縫還包括結構性裂縫、塑性裂縫、干縮裂縫和其他外力因素引發(fā)的裂縫等。
3 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分析
3.1 溫濕度方面的原因
物理變化容易對施工中的混凝土材料產生影響,一旦溫度上升,混凝土即會膨脹,而溫度下降后其又會隨之收縮。如果外部與內部結構的溫度都產生了改變,那么混凝土結構就很容易產生變形現(xiàn)象。假如在這樣的過程中,又遭受了其余一些外部力量的阻礙,則拉應力會升高,當此種力的強度超出了混凝土原有的抗拉強度,那么裂縫就自然產生。
3.2 設計方面的原因
開展混凝土結構設計的時候,若是未能全方位考慮到多種因素,在計算過程中遺漏了某一項關鍵點,或是運算不到位等,就會導致設計的混凝土結構在受力方面出現(xiàn)問題。比如實際的受力情況比設計的情況更差,或者在設計的時候,還產生了配筋計算錯誤與剛度設計不足等漏洞。這就給混凝土的質量埋下了安全風險,從而引發(fā)混凝土裂縫。
3.3 材料方面的原因
在挑選混凝土材料時,必須確保材料質量達標,否則也會有很大幾率導致混凝土裂縫問題。在挑選水泥的時候,應當保證水泥型號符合相關標準,并結合實際的施工環(huán)境與條件,全面考量現(xiàn)場的溫濕度,據(jù)此選出性能與型號都適合的水泥。而在挑選砂石集料的時候,就要精確地把控好其粒徑與級配,保障其含量、比例達標,這樣才不會因為材料質量而引發(fā)裂縫問題。
3.4 施工技術方面的原因
制作混凝土材料需要經過配料選擇、攪拌、吊裝、運輸、澆筑等多個步驟,而若是施工技術不達標準,或是質量水平不足,則都會產生混凝土裂縫問題。此外,保護結構層的厚度過高,振搗不足,澆筑調控不到位,運輸時沒有進行密切保護等,也都屬于混凝土裂縫的技術成因。
4 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治措施分析
4.1 注重混凝土結構施工的優(yōu)化設計
混凝土結構設計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依據(jù),其決定了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所以,各施工單位應當科學的設計混凝土結構。首先,混凝土抗壓強度需確定在 C20 到C35 之間。這主要是由于,高抗壓強度的混凝土本身存在水化熱過大的問題,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極易發(fā)生變形,從而產生裂縫。其次,針對大塊式基礎、箱式基礎建筑施工設計時,避免使用永久變形縫,盡可能選擇后澆式方式進行施工,這樣可有效控制結構溫差、收縮內應力。另外,針對大面積混凝土建筑施工,設計人員需提前計算混凝土最適溫度、內應力和收縮力,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溫度控制,通常情況下,可將混凝土溫度控制在 25 度左右。
4.2 科學選擇混凝土結構施工材料
材料質量對于混凝土結構質量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 施工單位應當科學的選擇混凝土結構施工材料。首先,減少水泥的用量,確保溫度控制的靈活性,同時有效的控制成本花費。具體來說,當混凝土抗壓強度在 C20 到C35 之間時,所用水泥應低于 380kg/m。其次,混合料與添加劑也是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重要材料類型。其中,混合料主要用來提升混凝土和易性,保證混凝土的穩(wěn)定性,一般選擇粉煤灰。而添加劑的主要類型包括緩凝劑和縮水劑。另外, 在進行混凝土配置時,施工人員可選擇水化熱低的礦渣水作為拌合水,并注重對水泥的水化熱的評測工作。最后,在選擇砂料時,最好運用中砂、粗砂等,以保證泥量低于1.5%。
4.3 混凝土結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裂縫防治措施
4.3.1 做好路面攤鋪施工處理
施工過程控制是防治混凝土結構裂縫的主要內容,施工人員需具有全局意識,將混凝土結構控制工作貫穿到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首先,在路面攤鋪施工時,首先需注重施工結構、攤鋪設備的檢查工作,落實設備預熱處理,使其在使用前溫度達到 120 攝氏度以上。其次,攤鋪機的振搗裝置是攤鋪施工的關鍵設備,施工人員需重點檢查,避免在裝置設備問題的影響下,出現(xiàn)裂縫問題和麻面問題。另外, 在混凝土攤鋪時,施工人員需以混合料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選擇相適應的攤鋪設備。此外,為保證施工質量,需避免在雨天、低溫天氣進行攤鋪施工。
4.3.2 科學應用分塊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施工往往工程面積較大,為保障澆筑效果,提升混凝土均勻性、牢固性,防止出現(xiàn)結構裂縫,施工人員需選擇分塊澆筑技術進行施工。該技術主要被分為水平分塊澆筑、豎向分層分塊澆筑兩種。具體的澆筑方式包括全面、斜面以及分段等多種形式。施工人員需根據(jù)混凝土澆筑施工要求來科學選擇相關技術,并有意識的在施工過程中防控裂縫問題。
4.3.3 優(yōu)化混凝土攤鋪層碾壓、施工縫處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攤鋪成型時需開展碾壓工作。首先,施工單位需落實碾壓設備檢查準備。即,就工程各段進行分段檢查,查看其是否存在離析分體、邊緣不規(guī)則問題。其次,在碾壓施工時,施工人員需遵循碾壓工序要求, 首先,利用輕型雙鋼輪進行穩(wěn)壓,且在這過程中盡可能的保持勻速速度徑直前行,將碾壓面長度控制在 50m 以內。
5 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是十分常見的施工問題,其將對建筑整體結構與質量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各建筑單位應當注重對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的深入分析,明確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的危害,以及造成該結構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并立足于此,學習先進的施工理論與施工技術,針對性的制定施工措施,有效的防治、控制混凝土結構裂縫問題。
參考文獻:
[1] 宋麗新,楊樹成.橋梁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J].價值工程,2015(18).
[2] 冷林山.淺談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價值工程,2010(30).
[3] 張記民.淺述混凝土結構裂縫和防控措施[J].價值工程,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