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售華S-400防空導彈成為關注焦點,有專家表示,S-400與國產(chǎn)高端防空系統(tǒng)相互搭配、相互彌補,讓中國的防空反導網(wǎng)更牢固。
中國早幾批S-3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是上世紀90年代初引進的,目前已經(jīng)有20多年歷史。那些裝備技術上已經(jīng)落后,也接近壽命后期。S-400一方面可以代替這些系統(tǒng),起到更新?lián)Q代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融入這些系統(tǒng),提高早期S-300的作戰(zhàn)效能,相關部隊也能很快上手。
其次,與國產(chǎn)防空系統(tǒng)相比,S-400雷達波段、制導體制、抗干擾性能不同,S-400列裝后可增加地面部隊裝備的多樣性,增強防空系統(tǒng)的穩(wěn)健性和牢固性,增加對方壓制的難度和代價。
再次,即便和國產(chǎn)“紅旗-9”最新改進型相比,S-400仍有部分性能超出。例如,S-400的導彈彈體較大,這使得最大射程比較遠。即便是以配合引進48N6E3導彈算的話,也達到270公里左右。S-400采用X波段的制導雷達,攔截超低空目標能力也較好。S-400配備多種導彈,在防空、反導方面更加均衡,它的反導攔截彈戰(zhàn)斗部較大,對反導能力進行了優(yōu)化。
但專家認為,受限于技術體制,S-400不是“游戲規(guī)則改變者”,也沒必要夸大它所帶來的一些技術優(yōu)勢。例如,有臺媒炒作S-400可覆蓋整個臺灣。專家認為,S-400最大射程400公里的40N6導彈一直未見裝備俄軍,中國是否能夠引進該導彈更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目前使用的導彈最大射程270公里??紤]到地球曲率影響,這個射程覆蓋的空域只能是高空,而且針對的是大型平飛目標。
在2017年的朱日和大閱兵上,“紅旗-9B”新型防空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有了“紅旗-9B”,那S-400的意義何在呢?從外媒報道的情況來看,中俄S-400導彈引進談判歷時多年。從當時角度看,S-400主要技戰(zhàn)術性能是要大幅領先于國產(chǎn)“紅旗-9”初期型號的,包括射程、攔截超低空目標和反導能力。
專家認為,雖然“紅旗-9”后續(xù)發(fā)展型的各項技戰(zhàn)術性能指標也并不比S-400低,甚至在很多方面還有所超越,但由于技術跨度不小,在當時無法確保新型號的研制是否會有拖延。所以,采取少量引進與自研相結合的方式,便是更合理的選擇。從這個角度來看,引進S-400也是確保國防安全的重要舉措。加之“紅旗-9”最新型號的防空導彈系統(tǒng)產(chǎn)能也有限,S-400的引進也有助于加速換裝步伐。
(綜合《環(huán)球時報》《國防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