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奎
摘 要:動物神崇拜母題是流傳較為廣泛的一類神話母題,本文將以我國部分南方少數(shù)民族神話為例,對此類神話的背景、類型、原因等環(huán)節(jié)展開闡述,并探究這些動物神崇拜與人類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南方少數(shù)民族神話 動物神崇拜 母題 人類
一、引言
神話蘊含著原始先民對文化生活的認識,體現(xiàn)了不同民族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知,記錄了特定歷史時期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取向。a神話大體上可分為兩類,即自然神的神話和英雄神的神話,在自然神神話時期,自然神的觀念并不反映人類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能力,相反它是崇拜自然的邊緣話語,只有到了英雄神的神話階段,神話語言才開始發(fā)生變化,才部分地表達出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力的語義。b自然神崇拜又不同于圖騰崇拜(不同時期,人類經(jīng)歷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c,自然神的觀念是崇拜自然的邊緣話語,而圖騰崇拜對自然神觀念的超越,是把某一自然物或自然力的崇拜轉(zhuǎn)換為與自然進行對話的中心話語。神話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將以我國部分南方少數(shù)民族神話為例,分析神話在當下的語境中所發(fā)揮的力量,并探究這些動物神崇拜與人類的關(guān)系。
閱讀和了解一些神話故事,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論是希臘神話,還是中國漢族神話,或者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其中都有大量的動物出現(xiàn)。不同于弱肉強食的現(xiàn)實世界,在神話的世界里,人和動物乃至萬物,不存在界限分明的阻隔,人與萬物是和諧共生的,所以,有神話就有人類,就有動物,而且很多情況下,這些動物具有神力,不管是代表正義勢力,還是代表邪惡勢力,它們都與神話中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guān)。也就是說,這些動物的出現(xiàn),不是無意識的存在,而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在這里,我們把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動物稱為動物神。本文將以我國部分少數(shù)民族神話為例,探討這些規(guī)范人類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言行的動物神與人類的關(guān)系。
二、動物神的類型
在了解動物神都有哪些類型以前,我們先來對神話中出現(xiàn)這些動物神的時間做一個簡單的說明。動物神的出現(xiàn)我們無法給出一個確切的時間,但可以肯定的是,動物神是原始先民敬畏自然力的表現(xiàn),動物神崇拜隨著神話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追溯動物神崇拜(自然崇拜)的語境,首先應(yīng)從萬物有靈入手。在人與自然對話的語境中,神話具有特殊意義。黑格爾在考察藝術(shù)起源時指出,藝術(shù)與宗教都起源于人類的“驚奇感”,他又指出:“從客體或?qū)ο蠓矫鎭砜?,藝術(shù)的起源與宗教的聯(lián)系最密切。最早的藝術(shù)作品都屬于神話一類。在宗教里呈現(xiàn)于人類意識的是絕對,盡管這絕對是按照它的最抽象最貧乏的意義來了解的。這種絕對最初展現(xiàn)為自然現(xiàn)象。從自然現(xiàn)象中人隱約窺見絕對,于是就用自然事物的形式來把絕對變成可以觀照的。這種企圖就是最早的藝術(shù)起源。神話與宗教的本質(zhì)雖然不同,但對自然的發(fā)現(xiàn)卻是一致的。這種絕對理念的存在,一方面在以“驚奇感”引導(dǎo)著人們確證萬物有靈,另一方面則又培養(yǎng)著人類的宗教情感。茅盾在給神話下定義時說:“所謂‘神話者,原來是初民的宇宙觀、宗教思想、道德標準、民族歷史最初期的傳說,并對于自然界的認識等?!弊诮膛c神話的不可分割性,使神話成為人與自然對話時最有意義的話語,即當神話作為原始思維的原生體出現(xiàn)時,它對宗教的包容性,則表現(xiàn)在它對自然的認識和解釋的方面。d
基于以上觀點,我們可以說,神話中開始出現(xiàn)大量的動物神崇拜,是受人們的原始思維支配而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們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能力還處于蒙昧階段,認為一切都歸之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作用,他們對諸如老虎一類兇猛且具有強大力量的動物就出現(xiàn)了懼怕或是崇敬的心理,當然也就衍生出了對這些動物神的崇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都有哪些動物神的類型。
(一)造物者的化身
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動物神成為造物者的化身,它們或化作天地萬物,或依靠自身神力開天辟地,或與人類結(jié)合繁衍人類。
彝族的創(chuàng)世神話《梅葛》應(yīng)該是一個很好的了解彝族動物神的例子。格滋天神造天,所以就吩咐兒女們?nèi)ピ焯斓兀怯捎谠斐龅奶斓卮笮〔灰?,所以?/p>
放三對麻蛇來縮地,麻蛇圍著地邊箍攏起來,地面分出了高低,地邊還箍得不齊,放三對螞蟻咬地邊,把地邊咬得整整齊齊。放三對野豬來拱地。放三對大象來拱地。e
在這一段中出現(xiàn)的動物神有:麻蛇、螞蟻、野豬。其中還有一段情節(jié)出現(xiàn)了老虎等大量的動物神:
大地穩(wěn)實了,但天還在搖擺,天神叫五兄弟去引老虎,用虎的脊梁骨撐天心,用虎的腳桿骨撐四邊,天撐穩(wěn)實了?;⑹癁槭篱g萬物,虎四根大骨作撐天的柱子,虎的肩膀作東南西北四個方向?;㈩^作天頭,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虎的左眼作太陽,右眼作月亮,虎須作陽光,虎牙作星星,虎油作云彩,虎氣成霧氣,虎心作天心地膽,虎肚作大海,虎血作海水,虎大腸變大江,虎的小腸變成河,肋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虎的硬毛變樹林,虎的軟毛變成草,細毛作秧苗,骨髓變金子,小骨頭變銀子,虎肺變成銅,虎肝變成鐵,腰子作磨石,大虱子變成老水牛,頭皮變成雀鳥?;⑷夥质?,給老鴉,喜鵲,竹雞,野雞,老豺狗,畫眉鳥,黃蚊子,大蚊子,黃蜂,葫蘆蜂,老土蜂,綠頭蒼蠅各一份。只有餓老鷹沒有分到,它飛到天上,用翅膀遮住了太陽,大地一片黑暗。由綠頭蒼蠅飛上天,在鷹翅膀上下(生)子,使之生蛆落下,有了白天,螞蟻把掉到地上的老鷹抬走,于是分出了晝夜。f
《梅葛》神話中,描述最細致的動物應(yīng)該就是老虎了,它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化作了萬物,與《盤古神話》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以上出現(xiàn)的這些動物,還有魚、蜘蛛等動物。不得不提,鷹是彝族神話中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動物神,在另一則創(chuàng)世神話《支格阿魯》里有這樣的情節(jié):
彝族姑娘蒲莫伊么在大杉樹下織布,有只神鷹在天空飛翔,它俯沖下來,剛剛挨近蒲莫伊么時滴下三滴血,一滴落在她頭上,使她斷了九根頭發(fā);一滴落在她腰上,穿透了七層衣服;一滴端端正正落在兩腿之間的裙子上,穿透了三層百褶裙,姑娘因之懷了孕,生下具有神奇力量的英雄支格阿魯。g
當然,老鷹不是只在彝族神話中出現(xiàn),在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神話中也出現(xiàn)過老鷹。比如壯族神話《盤和谷》,盤和谷兩兄妹結(jié)成夫婦之后:
第二年,盤和谷生下一個肉球兒。雷公將肉球砍碎,派老鷹和烏鴉叼到各處去撒??乘榈娜饬B涞侥睦铮睦锞陀辛巳藷?。一只老鷹在叼肉的時候偷吃了一片。老鷹杜麗那片肉變成屎落到地上,從此人類中便有了壞人。h
(二)解救萬民的神
除以上的兩類,還有一類便是解救萬民的神,它們常在人類遭受災(zāi)難時出現(xiàn),解救人類于水深火熱之中,同時它們又擁有超凡的智慧,為人類指點迷津。
苗族《洪水故事》神話中,還出現(xiàn)了包括老鷹、燕子、蝙蝠等動物神。很久以前,發(fā)生過一場大地震,地震過后,山洪暴發(fā),世界上只剩下燕子、麻雀、老鷹和一些其他的鳥,還有一個人,洪水褪去之后又發(fā)生了干旱,動物們沒有果腹的東西,鳥兒們就和人商量去找天神老爺幫忙:
燕子和麻雀對人說:“你懂得天神老爺?shù)脑挘闳ヂ?!?/p>
老鷹把人帶著,往天上飛,沒有飛攏。人說:“我把天神老爺?shù)脑捊虝銈儯銈內(nèi)ヂ?。”一只鳥學會了他的話,飛到了天宮,向天神求水,天神不答應(yīng),要人親自去。
老鷹又用翅膀夾著人往上飛,沒有飛攏;“珍呷”(一種類似烏鴉,紅嘴巴的鳥)把人夾在翅膀底下往上飛,也沒有合攏。最后蝙蝠夾著人往上飛,才飛到了天宮。i
侗族神話《捉雷公》,姜良和姜妹是兩兄妹:
為了接后代,姜良向姜妹提出成親。姜妹說:“羞死人,兄妹成親羞死人,從小同父又同母,如今怎好配成親?!苯又蛯继岢鋈齻€條件:“東西兩堆火,火煙要會合;嶺南嶺北兩條水,河水要回合;東山西山兩扇磨,滾下坡腳要能合。三樣能做到,成親無話說?!眏
姜良聽了很為難,抱起腦殼天天想,走到哪里問到哪里,他先問了棕櫚樹,但并沒有解決問題,最后問到烏龜,烏龜幫他出主意才完成了姜妹提出的三個條件。在這則故事中,烏龜成了動物神。
這里對于動物神的劃分是從人類的角度考慮的,以上兩種都是站在人類一方,創(chuàng)造萬物,代表正義勢力的動物神,另一類型便是站在人類對立面的,代表邪惡勢力的動物神,還有一類是既正又邪的動物神(如下文即將談到的雷公)。一般很少有哪個民族會把具有邪惡勢力的動物神作為崇拜對象,本文既然是探討動物神崇拜,對邪惡勢力的動物神將不作討論。
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正義的動物神還是邪惡的動物神,這些動物包括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除了我們現(xiàn)實中存在的動物,有些動物神其實是人類想象力的結(jié)果,比如一些多個動物合體的動物神,蛇身、馬頭、鹿角、狗爪、魚鱗、魚髯的龍;滿族先民的盜火神拖亞哈拉,它是虎目、虎耳、豹頭、豹髯、獾身、鷹爪、猞猁尾;漢族先民的風神:鹿身、雀頭、蛇尾、豹紋,頭上還有角;龜神合體的北方之神玄武。k
不同時期,人類經(jīng)歷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l我們不能說,動物神崇拜屬于自然崇拜時期,或是圖騰崇拜時期、祖先崇拜時期,因為動物不單純?yōu)樽匀晃铮袝r與圖騰相結(jié)合,甚至有些民族將一些動物作為自己的祖先來供奉,比如臺灣的一些土著民族,就將蛇當作自己的祖先來崇拜。高山族系排灣人崇拜蛇,婦女結(jié)婚禮服的前襟一般繡有二至四條百步蛇,兩條蜿蜒盤曲的蛇居于中間。m可以肯定的是,在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這三個時期,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逐步提高的,但由于無法完全解釋世界中一些看似神秘的力量,他們就形成了對一些動物神的崇拜或畏懼,這是形成動物神崇拜的主要原因。
三、動物神出現(xiàn)的原因或意義
關(guān)于動物神出現(xiàn)的原因,我們在上文已經(jīng)提到,在這些動物神出現(xiàn)的最初,總的來說都是受人們原始思維支配的,人類對于這些動物神的態(tài)度也并不是簡單的崇拜或畏懼,而是根據(jù)人們認識能力和生產(chǎn)能力的變化而變化的。神話為人類思想發(fā)展史和社會進程變遷史的研究提供了參考,然而神話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積淀已不易為眾人所理解,尤其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神話,在多民族的共同締造之下,形成了紛繁復(fù)雜的局面,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獨特的人文思考更需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民族在文化延續(xù)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影響與被影響、吸收與被吸收、主動發(fā)展與被動變化的多重關(guān)系,即體現(xiàn)在自身文化的傳承和客觀影響的變化上。n這些變化就不僅僅是人類對動物神的簡單崇拜,以下的論述將不再對這些微妙的變化進行詳盡的闡述,而將從這些變化的總體特點作分析。
(一)現(xiàn)實中可接觸到的動物本身
神話中出現(xiàn)的動物神類型多樣,形態(tài)各異,雖然它們的出現(xiàn)受人們的原始思維支配,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動物神不是無意識出現(xiàn)的,也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們是神話中的人類可接觸到的,彝族的神話中大量出現(xiàn)鷹的形象,因為彝族生活地域經(jīng)常能接觸到鷹。當然,除彝族外,在其他南方少數(shù)民族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神話中,也有鷹作為動物神形象出現(xiàn)的情況。彝族的《梅葛》神話中把虎肉分成十二份分給十二種動物,老鴉、喜鵲、竹雞、野雞、老豺狗、畫眉鳥、黃蚊子、大蚊子、黃蜂、葫蘆蜂、老土蜂、綠頭蒼蠅都是人們?nèi)粘I羁梢姷膭游铩?/p>
包括一些多個動物組合而成的動物神,雖然組合成的動物在現(xiàn)實里是不存在的,但所能組合的各個動物卻是實際生活中我們非常熟悉又真實存在的動物。
(二)某些動物神成為生殖崇拜的對象
動物神生殖崇拜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母題。一些學者提出,魚和蛙等一類動物是人們女陰崇拜的表現(xiàn),而蛇和鳥等一類動物則是男根崇拜的表現(xiàn)。
魚和蛙是如何成為女陰崇拜的對象的呢?聞一多根據(jù)《詩經(jīng)》《周易》和其他材料,撰寫了一篇雄辯的《說魚》,認為這一象征意義起源于魚的繁殖能力特別強,而且與原始人重視生殖,重視種族繁衍直接相關(guān)。o在西南民族中,也有不少以蛙為女陰象征的材料。被摩梭人、普米族和藏族奉為始祖的“巴丁拉木”女神,“巴丁”系普米族語,意為青蛙。p
至于鳥成為男根崇拜的說法,郭沫若先生在論及鳥圖騰崇拜時指出:“無論是鳳或燕子,我相信這傳說是生殖器的象征。鳥直到現(xiàn)在都是生殖器的別名,卵是攀丸的別名。”q邢公蜿先生也說:“‘鳥字可能自古就有兩個意思:第一義是‘鳥雀,第二義是‘男性生殖器?!眗趙國華先生也認為:“從表象來看,鳥可狀男根之形,男根有卵(睪),鳥亦生卵……同男性有兩個卵相比之下,鳥不僅生卵,而且數(shù)目更多,因之遠古先民遂將鳥做為男根的象征,實行崇拜,以祈求生殖繁盛?!眘筆者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看到有這樣的觀點:鳥一開始成為男根崇拜的說法有誤,相反應(yīng)是作為女性崇拜的象征,而鳥成為男根崇拜的說法應(yīng)是之后衍化而來的。他們的觀點雖不盡相同,但不論最初或之后象征什么,在“鳥”暗喻男根意指男性這一點上卻是基本一致的。彝族創(chuàng)始神話《支格阿魯》就含有鳥為男根的成分?!吧聱椀蜗氯窝?,其中一滴端端正正落在兩腿之間的裙子上,穿透了三層百褶裙,姑娘因之懷了孕,生下具有神奇力量的英雄支格阿魯?!敝Ц癜Ⅳ斒且妥迳裨捴械挠⑿?,而鷹在其神話中又是具有強大神力的動物神,因此這二者便自然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印度神毀滅神(生育神)濕婆是印度三位一體觀念的形象表現(xiàn),在《濕婆三面象》中,濕婆被刻畫的形象,其中一只手就持著象征男根的猛蛇,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生殖器“林迦”被認為是他的象征,受到教徒的崇拜。蛇之所以成為男根崇拜,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圖騰崇拜的轉(zhuǎn)化。其轉(zhuǎn)化情況與鳥圖騰的轉(zhuǎn)化情況相同。高山族最崇拜蛇,他們以蛇為男根的表現(xiàn)也最明顯。二是蛇有蠕動勃起的特點,男根也有勃起的特點,兩者性能形狀的近似,容易引起原始人的類比聯(lián)想。t
(三)強大力量的象征
在生產(chǎn)力相對較低的階段,人們認識和改造社會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們對諸如老虎等一類兇猛且具有強大力量的動物就出現(xiàn)了崇敬和恐懼的心理。因為這些動物具有他們無法解釋和無法抗衡的強大力量,在崇敬和恐懼的心理下,他們潛意識里就將這些動物劃分成了正義力量的代表和邪惡力量的代表。正義力量就象征著智慧、德行和美好,邪惡力量就象征著死亡、毀滅和丑陋。
《梅葛》神話中,“用虎的脊梁骨撐天心,用虎的腳桿骨撐四邊,天撐穩(wěn)實了?;⑹癁槭篱g萬物,虎四根大骨作撐天的柱子,虎的肩膀作東南西北方向?;㈩^作天頭,虎尾作地尾,虎鼻作天鼻,虎耳作天耳,虎的左眼作太陽,右眼作月亮,虎須作陽光,虎牙作星虎的小腸變成河,肋骨作道路,虎皮作地皮,虎的硬毛變樹林,虎的軟毛變成草,細毛作秧苗,骨髓變金子,小骨頭變銀子,虎肺變成銅,虎肝變成鐵,腰子作磨石,大虱子變成老水牛,頭皮變成雀鳥”,這段敘述就很好地表明了人們對于老虎強大力量的崇拜之情。
苗族的《洪水故事》神話中,燕子、麻雀、老鷹、蝙蝠等鳥類能將人類帶上天,是因為它們異于其他動物的“翅膀”這一重要特征。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模擬鳥類的這一特征所做出的那些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了。這些都是人們對于鳥類飛天能力的崇拜。
侗族《捉雷公》神話中,最終是烏龜幫助姜良解決了姜妹所提出的三個條件,在這里,動物神成了智慧和德行的化身。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些多個動物合體的動物神呢?人們選取一些動物非常突出的特征組合到一起,同樣是對力量和智慧的渴慕和崇拜。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龍,能飛天遁地,吞云吐霧,擁有強大的能力,正是由于它組合了其他動物突出的身體特征,擁有了這些動物強大的力量。有趣的是,在東方文化里,龍是智慧和正義的化身,而在西方文化里,龍多以“邪惡暴虐的黑色形象”出現(xiàn)。
在眾多少數(shù)民族神話里,雷公是一個既正義又邪惡的動物神,據(jù)說他也是一個多個動物組合而成的神,它一開始和人類作對,發(fā)洪水,使人類滅絕,卻唯獨留下對它施過恩的兩兄妹,并給他們能長出葫蘆的牙齒或種子,讓他們繁衍人類:
雷公回頭望了望盤和古,拔下一顆牙齒給他們說:“把它埋到后園里,什么人也不要告訴,更不準讓人接近它,等一會長成葫蘆,葫蘆上有一個洞眼,你們就爬進去。”u
神話中似乎沒有多少大奸大惡的形象,一切的惡果都發(fā)生得合情合理,一切的罪惡似乎又都終將化為善和美,即便是消滅人類的雷神,也是懂得知恩圖報的,對于它的這一善念,你還會因為它毀滅了人類而對它咬牙切齒嗎?神話始終力圖構(gòu)造一片祥和安然的凈土,這大概就是神話的魅力所在吧!
苗族神話《洪水故事》中,是蝙蝠最終把人帶上了天并見到了天神老爺,然而它卻偷了本該屬于人類的天書,而且還把天書弄丟了:
人沒有取到天書,不過既然下雨了,天旱解除了,人就靠自己的勞動種莊稼來過日子。而蝙蝠因為偷了天書,又把天書搞丟了,不敢見人,更不敢見天神老爺,所以他白天再也不敢出來活動了。v
上面這則神話里,解釋了現(xiàn)在蝙蝠為什么晝伏夜出的原因,這種通過神話解釋科學現(xiàn)象的情節(jié)在眾多少數(shù)民族神話中很多,反映了先民對自然力的初步探索和樸素的思考。這是神話的另一魅力,讀罷使人陷入其中,仿佛豁然開朗,似乎此類現(xiàn)象就該如此解釋。這樣的情節(jié)安排充滿了趣味性,也使得這些動物神更深入人心。這些或善良或邪惡的動物神,體現(xiàn)了神話的二元性特征,正是由于這一特征,使得神話變得真實可感,這些動物神,不只會行善,它們也會作惡,它們不僅擁有美好的德行,也有貪圖利益的一面。
四、神話中動物神崇拜與人類的關(guān)系
神話,是人類早期的藝術(shù)形式之一,承載著人類對原始社會的歷史記憶與群體信仰,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將現(xiàn)實世界藝術(shù)化和神秘化,凝聚了先民對現(xiàn)實生活獨特的思考與體驗,揭示了宇宙運行、人類生存、社會發(fā)展的生生不息的哲學內(nèi)蘊,并通過神靈(動物神)的力量將整個族群團結(jié)起來,以神靈的言行來規(guī)范整個群體的行動,這是神話所賜予的力量。w
神話中動物神的出現(xiàn),受生產(chǎn)力水平的限制和人們原始思維的支配,這是最根本的原因。此外,這些動物神還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這些動物神是人們現(xiàn)實中可接觸到的動物本身;某些動物神成為生殖崇拜的對象;動物神成為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在人與自然進行對話的語境中,拜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因素。當人類剛剛從自然界中提升出來的時候,主體意識的難以確證往往使他們把自己視為自然的附屬物。然而,正因為人有了拜物的意念,神話才有了醞釀和發(fā)生的語言土壤。迷信神靈的突出表現(xiàn)是關(guān)心自然超過關(guān)心自身,由此萌生的宗教情感則使人在自然面前表現(xiàn)出誠惶誠恐的情狀。在宗教情感的作用下,人在宇宙萬物面前的無知,雖然使他們難以自信并喪失自我,然而透過人與自然進行對話的話語,卻又可以看到人駕馭自然、追求心靈自由的要求。從另一個層面來看,這一追求雖說是不自覺的,甚至有神秘自然的傾向,但它卻表達著人與自然進行對話的企圖。x我們不能說,這些動物原型的出現(xiàn),完全是人們認識能力低下的產(chǎn)物,因為即使是在今天,也有大量的神話產(chǎn)生,人們也需要借助神話中某些具體的事物(動物或者植物)來寄托和承載自己的情感意志,區(qū)別只在于,這些情感寄托的載體不再是單一的動物神,人們對于這些類似于“動物神”的載體也不再是單純的崇拜和依賴。
正是由于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動物神,使得神話變得更為絢爛多姿。神話中人與動物和諧共生的生存狀態(tài),傳達的是人與萬物平等、和諧相處的理念,這種理想狀態(tài)是全人類共同的夢想。借助神話構(gòu)建的祥和安然的凈土,人們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想、傳達某種精神理念,也可以在神話中思考自己和萬物的關(guān)系,思考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an 李鵬:《神話母題與平行比較研究的范式探索——以中國少數(shù)民族射日月神話母題為例》,《南方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
bdwx 張強:《從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人與自然對話的走勢》,《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7期。
cgklmt 楊知勇:《西南民族生死觀》,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頁,第48頁,第48頁,第148頁,第148頁,第120頁。
ef 李云峰、李子賢、楊甫旺主編:《梅葛的文化學解讀》,云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頁,第115頁。
hu 陶立璠,李耀宗編:《中國少數(shù)民族神話傳說選》,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頁,第221頁。
iv 中國民研會四川分會等編:《民間文學資料集》,平武縣文化館1982年版,第53頁,第76頁。
j 龍玉成(侗族)搜集整理:《南風》,貴州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頁。
o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頁。
p 嚴汝嫻、宋兆麟:《永寧納西族的母系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9頁。
q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頁。
r 邢公畹:《語言論集·說“鳥”字的前上古音》,商務(wù)印書館1983年版,第319頁。
s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略(第一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