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黃易筆下的文人書齋

        2018-10-19 09:16:04秦明
        中國美術(shù) 2018年2期

        黃易作為清代乾嘉時(shí)期著名的金石考古家,其存世繪畫中山水畫為數(shù)不少,古今多有佳評(píng),且“文人氣”始終是第一位的,“金石氣”則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黃易晚年成熟時(shí)期的作品更是以“簡、淡、逸、意”四字為特色。[1]訪碑題材則開風(fēng)氣之先,即所謂“以秀逸之筆傳邃古之情,得未曾有”[2]。在黃易的筆下,除了對(duì)自然山川名勝古跡的描寫,還有對(duì)文人雅致書齋清賞的表現(xiàn),后者在訪碑圖中雖偶有出現(xiàn),卻因?yàn)閿?shù)不多往往被人們所忽視。但筆者認(rèn)為,這些文人書齋卻是精華所在,被賦予了更多的內(nèi)涵,于訪碑圖整體而言乃是點(diǎn)睛之筆。所以,不妨在黃易金石學(xué)研究[3]這一大的結(jié)構(gòu)框架下,匯集一處加以闡釋。筆者目前所見黃易筆下的文人書齋凡十幅,即《得碑十二圖》之《詩境軒賞碑圖》《良友贈(zèng)碑圖》《小蓬萊閣賀碑圖》,《嵩洛訪碑廿四圖》之《小石山房》,《岱麓訪碑廿四圖》之《大明湖》,《訪古紀(jì)游十二圖》之《金石重盟》《松下清齋》,《無聲詩意山水圖》(上冊)之《琴書半室》,以及《五硯樓圖》和《四研山房》隸書橫幅。

        一、《詩境軒賞碑圖》(圖1)

        黃易自題:

        詩境軒賞碑圖。鈐“小松”朱文印。

        乾隆丁酉(1777)八月就選入都,董戶部石芝云,曩得漢熹平石經(jīng)尚書、論語殘字三段,裝為一頁,置書冊間,久尋不得,余屢求弗已,石芝檢出見贈(zèng)。攜至翁學(xué)士覃溪先生詩境軒,與三五同志快觀,莫不羨神物之難遘也。鈐“黃易之印”白文印。

        又翁方綱題跋:

        初疑退谷本,后訂越州盟。詩境重摹處,蓬萊悵望情。至今深辨證,猶愧未專精。一片西江石,何年桑續(xù)成。予在江西以秋盒此本與孫退谷本及錢梅豁所摹徐武子本合刻于南昌府學(xué)尊經(jīng)閣下。方綱。鈐“臣翁方綱”白文印。

        詩境軒是翁方綱的齋號(hào)。乾隆四十一年(1776),翁方綱按試韶州,得陸放翁書“詩境”二字刻石,拓歸匾于其齋。[4]乾隆四十二年(1777)八月,黃易就選入都,自董元鏡處收得《宋拓熹平石經(jīng)殘石》(圖2),“攜至翁學(xué)士覃溪先生詩境軒,與三五同志快觀”,翁方綱興之所至,于八月廿六、廿七、廿八日和九月一日,長篇累跋,洋洋灑灑。然而,所謂“三五同志快觀”者究竟何許人也?黃易、翁方綱皆未明言。以時(shí)間、空間為坐標(biāo)點(diǎn),對(duì)《宋拓熹平石經(jīng)殘石》冊上保留的諸多題跋、識(shí)語、觀款等信息進(jìn)行綜合分析,筆者認(rèn)為可能有大興朱筠、烏程陳焯、龍溪李威集、番禺潘有為、竹西江恂、淮陰程晉芳等六人。[5]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月,黃易刻“詩境”二字朱文印,邊款云“丁酉十月黃易刻于京師”,彼時(shí),黃易將之官,同人賦詩送之,翁方綱題送黃易詩冊首日“金石盟言”,黃易遂以此印贈(zèng)之。

        二、《良友贈(zèng)碑圖》(圖3)

        黃易自題:

        良友贈(zèng)碑圖。黃易訪白云溪外史。鈐“黃九”白文方印。

        歷城王古愚先贈(zèng)余涼州刺史魏元丕、廬江太守范式二碑,是泰安趙相公家物,簽題日“漢碑十”,知不止一冊。武功張君蔭堂來刺濟(jì)寧,贈(zèng)余聶氏劍光所收成陽靈臺(tái)、幽州刺史朱龜、小黃門譙敏三碑,與魏、范二碑裝璜悉同,延津劍合亦奇事也。鈐“小松”朱文印。

        又翁方綱題跋:

        官居居濟(jì)寧,秋影綠交欞。主客俱千古,云煙萃一廳。重裝仍淡墨,雙眼為誰青。余亦齋中宿,垂槎眩列星。方綱。鈐“蘇齋”白文印。

        “良友贈(zèng)碑”者,一是歷城王古愚于濟(jì)南贈(zèng)魏元丕、范式二碑[6],一是武功張蔭堂赴濟(jì)寧贈(zèng)成陽靈臺(tái)、朱龜、譙敏三碑。因此,圖中或是王古愚書齋,或是黃易書齋。細(xì)審室內(nèi),兩人對(duì)坐,幾案之上,二冊并陳,而非三冊,以黃易于此細(xì)節(jié)表現(xiàn)一貫之嚴(yán)謹(jǐn)來考量,當(dāng)為王氏書齋更為適宜??上豕庞拗S號(hào)今已無從得知。又已知《小蓬萊閣賀碑圖》之書齋系黃易之小蓬萊閣,《得碑十二圖》冊中恐不會(huì)再度重復(fù),《良友贈(zèng)碑圖》系濟(jì)寧黃易書齋的說法可以排除。

        《宋拓范式碑》黃易題跋云:

        右廬江太守范式碑,與涼州刺史魏元丕碑共裝一冊,簽題日“漢碑十”。相國泰安趙公所藏。乾隆癸卯(1783)夏,王古愚得于濟(jì)南,割愛見貽,裝為二。寄都門翁宮詹覃豁題跋。乙巳(1785)五月,知膠州張蔭堂從聶劍光處得靈臺(tái)、朱龜、譙敏三碑贈(zèng)易。晴窗展對(duì),與范、魏二碑裝池同出一手,修短悉符,延津劍合,不勝狂喜。因共為一函,題日“漢魏五碑”。案:元天歷間幽州梁有九思,奉勒歷山東、河北拓金石文字三萬通匯進(jìn),類其副二百卷,題曰“文海英瀾”。此碑有元內(nèi)府都省書畫之印、濟(jì)南府印,或即九思所進(jìn)未可知也。唐李嗣真以此碑為蔡中郎書,吳念湖以鄭氏《通志》所載一廬江太守范式碑注云蔡邕書,濟(jì)州一魏范式碑注云有碑陰青龍三年。是范式實(shí)有漢魏兩碑,李嗣真所指乃蔡邕一碑也。此碑洪釋五百二十七字,拓本只存三百四十八字。原石久失,崔墨云初得碑額片石,李鐵橋繼得斷碑,有碑陰,俱立于濟(jì)寧宮學(xué)戟門下。宋拓本校新出斷碑多一百八十余字,實(shí)海內(nèi)稀有之跡,亟雙鉤付梓以公同好。乾隆己酉十一月。錢唐黃易識(shí)于濟(jì)寧官舍。[7]漢《魏元丕碑》《成陽靈臺(tái)碑》《譙敏碑》《朱龜碑》與魏《范式碑》,共為一函,黃易題日“漢魏五碑”,世稱“黃小松所藏漢碑五種”,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圖4)。其中,魏元丕碑,原石已佚,拓本罕見,實(shí)為孤本。范式碑宋以后斷而入土,乾隆年間再次出土,黃易所得為未斷宋拓本,額與碑身完好,碑文完整。《成陽靈臺(tái)碑》《譙敏碑》《朱龜碑》雖為宋翻明拓,亦屬少見。

        三、《小蓬萊閣賀碑圖》(圖5)

        黃易自題:

        小蓬萊閣賀碑圖。錢唐黃易寫于濟(jì)寧館舍。鈐“老九”朱文印。

        乾隆癸丑(1793)十月十有九日,余馬齒五十之辰,戚友成集,余避喧泗河,遣工拓碑,得熹平二年半碑于曲阜東門外,喜極命酒,邀李鐵橋醉賞,同志者聞之共來作賀。時(shí)阮宮詹蕓臺(tái)按試曲阜,求其移碑,顏氏與竹葉碑共存焉。鈐“黃易之印”白文印,“小松”朱文印。

        嘉慶己未(1799)十月,得漢衡方碑陰。十九日又與鐵橋醉賞,亦賀碑也。秋庵題記,時(shí)年五十有六。鈐“老九”朱文印。

        又翁方綱題跋:

        賀碑兼祝嘏,泗水即洙源。樹芾彌封殖,瀾翻悟角根。尋詩池北庫,移石魯東門。此意何人會(huì),他年對(duì)榻論。

        秋盒得漢熹平石經(jīng)二年殘碑于曲阜,拓其本以寄。予既為賦長歌,復(fù)為小詩綴此圖后。適又得阮宮詹札,此碑已移入曲阜孔廟矣。此十二圖唯此一幅是予北歸后之事也。是歲十二月十九日作。坡公生日與諸君語此。甲寅(1794)正月廿有四日。北平翁方綱。鈐“方”“綱”“彝齋”朱文印。

        “秋景盒”和“小蓬萊閣”是黃易常用的兩個(gè)齋號(hào),其中“小蓬萊閣”最終成為黃易金石學(xué)研究的代名詞,他僅有的兩部金石學(xué)著作《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小蓬萊閣金石目》即是以此冠名。翁方綱撰《黃秋盒傳》云:

        君精于金石六書之學(xué),自歐陽、趙、洪所未見者,皆著于錄。嘗手自鉤摹漢魏諸碑,附以題跋,開雕成帙,日《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又有《小蓬萊閣碑目》。小蓬萊閣者,其先貞父先生讀書南屏?xí)颐?。丁酉秋,君于都下得漢熹平石經(jīng)《般(盤)庚》《論語》三段,時(shí)方綱亦摹此勒石,援洪文惠鐫石經(jīng)于會(huì)稽蓬萊閣故事以名齋,既乃知君家先有此名,洵一異也。[8]據(jù)此分析,黃易以“小蓬萊閣”作為齋號(hào),有著雙重的寓意:其一,“小蓬萊”原為黃易七世祖黃汝亨(貞父先生)讀書南屏?xí)?,[9]在杭州西湖雷峰之麓,后毀。黃易于此有追思先人、秉承家學(xué)之意。其二,宋代著名金石學(xué)家洪適,精研漢魏碑碣,始著《隸釋》《隸續(xù)》,并摹刻漢熹平石經(jīng)于會(huì)稽蓬萊閣,后世奉若圭臬。黃易推崇前賢,篤嗜金石碑版,尤以漢魏見長。顏其齋“小蓬萊閣”,雖為謙辭,亦明其志。又,筆者所見黃易刻“小蓬萊閣”印有三,其一是黃易贈(zèng)送翁方綱的,以志“蓬萊宿約”。[10]

        黃易居官濟(jì)寧,“李鐵橋東琪近在任城,過從尤數(shù)”[11]。黃易乾隆癸丑(1793)十月十有九日得熹平二年(173)半碑,嘉慶己未(1799)十月得漢衡方碑陰(圖6),均邀李鐵橋于“小蓬萊閣”醉賞賀碑,皆性情中人也。

        四、《小石山房》(圖7)

        黃易自題:

        小石山房。

        偃師武君虛谷得晉征東將軍劉韜碣,因構(gòu)小石山房貯之。余造訪捫賞,潤如先王。虛谷又出古玉圭共玩,堪稱二妙。贈(zèng)余龍門造像百余,李北海麓山寺碑陰碑額,李吉甫等永興石室題字,元遺山、王黃華等題名。同至學(xué)宮觀虛谷所收魏齊迄宋元諸碑,目不給賞,拓得魏李超、唐周公祠、金滹南老人碑?dāng)?shù)紙。鈐“小松”朱文印。

        又翁方綱題跋:

        虛谷治三禮之功,近日未知何如。因讀此圖,心怦怦然。鈐“覃豁”白文印。

        武億(1745-1799),字虛谷,一字小石,舊字老統(tǒng),自號(hào)半山石人。武億之先世,據(jù)孫伯淵《平滓館文集》云,原居于山東聊城縣,明朝時(shí)有遠(yuǎn)祖名恂者以指揮使駐懷慶,遂為河南人。曾祖名維翰,清朝順治年間遷偃師,遂為偃師人。祖朝龍。父紹周,雍正癸卯科進(jìn)士,曾任安徽東流縣知縣行取主事,官至吏部驗(yàn)封司郎中。乾隆十年(1745)十一月二十二日,武億生于北京。乾隆三十年(1765)服闕,應(yīng)童子試,偃師令見其文奇,拔擢第一。乾隆三十五年(1770),膺鄉(xiāng)薦中式本省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會(huì)試中式第一百十名進(jìn)士。乾隆五十六年(17 91),出任山東青州府博山縣知縣,乾隆五十七年(1792)罷官。此后曾寓居歷下、魯山、安陽,主修《魯山縣志》與《安陽縣志》,又主講臨清州青源書院及鄧州春風(fēng)書院。嘉慶四年(1799)十月二十九日卒于家中,終年五十五歲。

        作為清代乾嘉時(shí)期著名的學(xué)者,武億既有著高深精湛的學(xué)術(shù)造詣,剛正不阿的處世原則,還有著坎坷不平的人生經(jīng)歷,眾所周知的怪異性格。李春光先生嘗纂《清代名人軼事輯覽·武億》,匯《碑傳集》《小滄浪筆談》《儒林瑣記》《杶廬所聞錄》《眉廬叢話》《國朝漢學(xué)師承記》《郎潛紀(jì)聞三筆》《嘯亭雜錄》《清儒學(xué)案小傳》等散見諸文,累列成篇,可管窺一二。[12]

        小石山房系武億的齋號(hào),其嘗言:“自予困于外,私意年五十后,當(dāng)謀吾鄉(xiāng)近淮廟北山原先塋之側(cè),為結(jié)廬歸老,畢此生平弳弳者。”[13]黃易謂其“得晉征東將軍劉韜碣(圖8),因構(gòu)小石山房貯之”。徐珂《清稗類鈔》記《武虛谷藏晉劉韜墓志碑》云:

        乾嘉以還,金石專門之學(xué),偃師武虛谷大令與錢塘黃小松司馬齊名。虛谷博洽精考據(jù),尤好金石。桃園莊農(nóng)家掘井,得到晉《劉韜墓志》,急往買之,自負(fù)以歸。石重?cái)?shù)十斤,行二十余里。至家,憊頓幾絕。日夕撫玩,珍秘特甚,亟仿造一贗石,以應(yīng)索觀及索打本者,真者則什襲而藏匱。歿后,其猶子某疑其為重寶也,夜盜之出,竭畢生力,幾弗克負(fù)荷。及啟視,石也,則怒而委之河水。[14]此等坊間趣談,雖是聽之一笑,卻也頗受啟發(fā)。又,筆者曾撰寫發(fā)表《黃易(嵩洛訪碑廿四圖)之(小石山房)考》一文[15],已有詳考,于此不再贅述。

        五、《大明湖》(圖9)

        黃易自題:

        大明湖。

        游濟(jì)南大明湖,從鵲華橋問渡,橋邊水面亭王漁洋賦秋柳詩處也。權(quán)廉使孫公淵如、金太守五峰、徐司馬湘蘅招余與周孝廉曼亭、江柜香、鄭柳田、李此山諸子集小滄浪亭畫舫。銀燈,綠波,紅榭,何減江南風(fēng)景!中丞伊公命游署中珍珠泉,縱棹小溪,煙波容與,亦足欣賞。城中古碑唯拓得宋元豐三年“神在”二大字,元刻“大明湖”三大字,《石狻猊贊》,及《五龍?zhí)糜洝?。鈐“易”朱文印。又翁方綱題跋:

        亭名古歷下,橋接小滄浪。北渚空秋影,南村憶夜涼。勞君題薛研,繪我拜祠堂。憑幾馳千里,蒼煙水一方。戊午(1798)二月望日以南村寫明湖卷對(duì)看。

        昔于此湖上得薛文清所藏浣筆草堂古研,時(shí)正屬秋盒為我作《湖祠拜研圖》,此湖涯有薛文清祠也。予癸丑(1793)秋自濟(jì)南歸,擬畫湖亭未果。甲寅(1794)冬得高南部所畫《明湖夜泛卷》,極煙水蒼茫之趣。今日復(fù)得讀秋盒此幅,依依宿夢著我?guī)装?,與南郝卷相印證也。鈐“蘇齋”印。另何琪題跋:

        是地能教望眼開,鵲華橋上幾徘徊。白頭重到知無日,聊向秋盒畫里來。

        歲甲申(1764)客濟(jì)南,愛歷下亭之勝,常一游之,距今戊午(1798)忽忽三十五年。觀秋盒所寫振觸予懷矣。因賦此詩遂書左方。春渚何琪。鈐“何琪…‘東父”朱文印。

        小滄浪亭畫舫雖然不是明確意義上的文人書齋,但卻是文人雅集之所。阮元于乾隆五十八年至六十年(1793-1795)任山東學(xué)政期間,常與其幕僚、當(dāng)?shù)厥咳搜偶停渲杏纫栽诖竺骱系男胬送ぱ偶癁槭?。阮氏《小滄浪筆談》嘗云:

        小滄浪者,歷下明湖西北隅別業(yè),即杜子美所言“北渚”也。魚鳥沉浮,水木明瑟,白蓮彌望,青山向人,至此者渺然有江湖之思。別業(yè)為鹽運(yùn)使阿雨窗林保所筑。雨窗移任天津,方伯江滋伯蘭領(lǐng)之。方伯移任云南,余乃領(lǐng)之。與學(xué)署相距一湖,少暇即放舟來讀書于此,或避暑競?cè)眨蜃陆K夜,筆床茶灶,夷有猶其間。鵲華在北,惜為城堞所掩。歷山在南,蒼翠萬狀,遙望梵宇,小如箱篋?;蚝谠贫涯E雨翻盆,萬荷競響,跳珠濺玉,霅然而霽,殘霞雌霓,起于幾席。斜日向晚,湖風(fēng)生涼,皓月轉(zhuǎn)空,疏星落水,鴛鴦?鷯,拍拍然不避人也。及其清露濕衣,仰見參昴,城頭落月,大如車輪,是天將曙矣。此境罕有人領(lǐng)之者。[16]

        黃易《岱巖訪古日記》記載,嘉慶二年(1797)元月“十六日。攝歷城令。徐刺史招飲小滄浪亭,同柜香、李壻諸子乘小艇泛大明湖。都人士女登北極閣,喧闐滿路,踏月看燈而還”,又“十九日。孫公與權(quán)兗沂觀察金公招遊大明湖,飲凈香齋,畫舫銀燈,綠波紅榭,何減江南風(fēng)趣”[17]。黃易將這兩次夜晚暢游大明湖的感受,合二為一在《大明湖》圖之中。歷城(今濟(jì)南)是黃易岱麓訪碑行程中的重要一站,交游會(huì)友則是其間主要的活動(dòng)內(nèi)容,小滄浪亭畫舫的確是一個(gè)理想的場所。此時(shí)距阮元的離任才僅僅過去一年多。

        六、《金石重盟》(圖10)

        黃易自題:

        唐拓武梁祠堂畫象、宋拓鐘鼎款識(shí),朱太史竹坨作緣,皆歸于花山馬仲安衍齋收藏。祠象今為余有,款識(shí)流轉(zhuǎn)吳門蔣春皋家。余攜祠象至蘇,陸孝廉謹(jǐn)庭為借款識(shí),同觀于潘刑部榕皋松風(fēng)蘿月山房。祠象是唐襄文公舊藏。款識(shí)是秦?zé)缥?,畢良史、趙文敏題識(shí),康熙年間名人各有跋語。二冊離已百年,忽然并幾,金石重盟,誠快事也。余為《款識(shí)》題簽,錢梅豁與同觀諸人題名冊后,以紀(jì)勝緣。黃易。鈐“小松”朱文印。

        《金石重盟》圖描繪了黃易、陸恭(號(hào)謹(jǐn)庭)、錢泳(號(hào)梅谿)等并幾同觀《宋拓鐘鼎款識(shí)》和《唐拓武梁祠堂畫像》(圖11)時(shí)的情景,地點(diǎn)則是在吳縣潘奕雋(號(hào)榕皋)的書齋“松風(fēng)蘿月山房”?!端瓮冂姸钭R(shí)》錢泳題跋云:“乾隆六十年(1795)嘉平朔,錢唐黃易攜所藏唐拓五梁祠石室畫象來吳,因假此冊并觀之。千年舊物如延滓雙劍離而復(fù)合,非偶然也。是日同觀者為張復(fù)純、潘奕雋、陸恭、陸費(fèi)、元鐄。錢泳識(shí)?!盵18]《唐拓武梁祠堂畫像》陸恭題跋云:“憶甲辰(1784)入都,過覃溪詹事詩境軒,知唐拓武梁祠像已歸小松先生,不禁神往。越十有二載,乙卯(1795)冬仲,辱先生見訪,攜示此帖,正如優(yōu)缽曇花,竟得一睹,書以志幸。陸恭記?!盵19]這些與《金石重盟》圖中的記載相吻合,因此,該圖應(yīng)當(dāng)作于17 95年12月或略晚一些。

        七、《松下清齋》(圖12)

        黃易自題:

        過吳門,陸謹(jǐn)庭孝廉松下清齋,觀所藏夏承碑宋拓本、元人寫坡公像、海岳庵圖、七姬志拓本。鈐“小松”朱文印。

        《松下清齋》描繪了黃易在陸恭的書齋“松下清齋”觀摩陸氏所藏《宋拓夏承碑》《元人寫坡公像》《海岳庵圖》《七姬志拓本》等。其中《宋拓夏承碑》是陸恭最為重要的收藏之一,世稱“陸謹(jǐn)庭藏華氏真賞齋本”,也稱“松下清齋鑒藏宋本”[20]。結(jié)合諸家特別是翁方綱的題跋來分析,陸恭得到此本大約是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那么此圖繪制的時(shí)間肯定是在此后?!端上虑妪S》與《金石重盟》風(fēng)格一致,都涉及觀摩金石碑版,地點(diǎn)都是在吳縣,關(guān)鍵人物都是陸恭,所以,此二圖應(yīng)為同期所作,記錄的也是同一時(shí)間段內(nèi)即17 95年11至12月間先后發(fā)生的事情。

        《金石重盟》《松下清齋》二圖,黃易原“均無題名,為了方便說明,根據(jù)畫面及題跋內(nèi)容,參考訪碑、得碑圖的題名,筆者分別名命”[21]。曾見宋葆淳、王宸亦作《松下清齋圖》二幅,合裝一卷,翁方綱題引首“松下清齋”四字,并題跋云:

        兩樹交陰榻不移,濃青氣已合成漪。石床落子人初覺,廉押飛濤鶴未知。斜日銜來元八語(其一松在鄰家,故用白香山永鄰家松事),露葵摘入輞川詩。小童客去渾無事,掃地焚香拾墜碁。日臨古搦誦黃庭,自廝長鏡煮茯苓。水月光中塵不染,云煙過處眼俱青。凈名試覓丹淵室(齋中藏米老海岳庵圖),真賞重開墨妙亭。東絹韋侯煩更拭,定應(yīng)添我寫齋銘。(謹(jǐn)庭所藏宋拓夏承碑,即華中甫真賞齋舊本也)。謹(jǐn)亭大兄屬題松下清齋圖二詩即求是正北平翁方綱。甲辰(1784)閆三月朔。又:

        此二詩乾隆甲辰(1784)春做作,今廿有八年矣。謹(jǐn)庭尊兄書來,屬為重書。若與末句有締盟踐諾者。書此時(shí)適接廣平郡守蓮蒲張君手緘,以予前歲所摹尊藏夏承碑真賞齋本新勒石,重建愛古軒以覆之,余為作跋。推本此宋拓所自來,得于松下清齋,具記于洛川志乘。墨緣永結(jié),良非偶然。嘉慶十六年(1811)閏三月廿日、北平翁方綱時(shí)年七十有九。[22]由此,即可知“松下清齋”之名的緣由,亦顯明盧氏所藏夏承碑真賞齋本之珍貴。

        八、《琴書半室》(圖13)

        黃易自題云:

        琴書半室。向桂邊偶然,一見秋色。如心翁置酒桂下。秋人屬小松畫山中白云詞。壬辰(1772)臘月十有五日。鈐“黃易之印”白文朱文印。

        該圖系《無聲詩意山水圖》(上冊)之第六幀,黃易作于乾隆壬辰(1772)十二月十五日。畫面構(gòu)圖及題跋內(nèi)容均出自宋張炎《山中白云詞》之《桂枝香·如心翁置酒桂下,花晚而香益,清坐客不談俗事,惟論文,主人歡甚,余歌美成詞》。重點(diǎn)描寫了黃易好友仇夢巖的琴室書齋,姑且以其號(hào)“貽軒”名之。

        仇夢巖,字秋人,號(hào)貽軒。安徽歙縣人。生卒不詳,主要活動(dòng)于乾隆、嘉慶年間,諸生。黃易早年曾刻一“仇夢巖印/魯英父”雙面印,邊款云:“號(hào)稱某甫古人常以為印。潘仲寧作此式最佳。余亦仿之僅得其形似耳。秋人五兄正。小松并記?!盵23]可知仇氏又號(hào)魯英。仇夢巖工詩詞,有《貽軒集》。又好古琴,嘗作《六友詠并序》謂古琴為“桐友”,云:

        毛、石、楮、松四友,鉛槧之輩誰則無之,而余獨(dú)與四友相習(xí)最久,實(shí)同甘苦者也。至桐、陶二友,為合浦還珠,尤不能忘。各系一詩以紀(jì)實(shí)。

        昔年學(xué)操縵,兼金買馀爨。藏之古錦囊,橫之青玉案。嗣遭我飄蓬,古調(diào)無人按。殷勤托友生,獨(dú)自歸山館。[壬寅(1782)余還黃山,以琴寄于廣陵友處]不謂八年間,倏爾榮枯換。幾同張響泉,痛與荒煙散。[戊申(1788)重游廣陵,友家業(yè)蕩盡。幸余適到,追尋故物,方得以歸]信為患難交,一彈每三嘆。(桐友)

        (張茂樞《響泉琴記》吾家所藏古琴遭廣明之亂,俱已蕩盡,惟響泉、韻磬二琴為稀世之珍耳。)

        梅花印泥揲,武林黃九貽。雖不盈一握,真是哥窯瓷。匣刳紫檀木,蓋嵌青玻璃。背鐫八分字,日秋人寶之。時(shí)遭歲大祲,嗟哉同流離。幸落識(shí)者手,去而復(fù)來茲。[己未歲(1799)被饑民攫去,有識(shí)秋人字者,知是我物,次日送還]信為莫逆好,不勝故人思。(陶友)[24]

        由是可知,仇氏“六友”之一的“陶友”一一梅花印泥楪,亦是黃易所贈(zèng),與前文之“仇夢巖印”相匹配,可謂愛屋及烏。至于“桐友”一一古琴,最初,因?yàn)椤凹娼鹳I馀爨”,為突出如唐代名琴“響泉”一般珍貴,仇夢巖僅以同名形容之。此后若干年間,因?yàn)橛兄愃铺迫恕皫淄瑥堩懭?,痛與荒煙散”失而復(fù)得的經(jīng)歷,“合浦還珠,尤不能忘”,故而該琴便堂而皇之附會(huì)唐琴“響泉”之名。另,黃易《攜琴訪友圖》(1771年9月作)亦是“秋人五兄屬”[25]作,堪稱《琴書半室》圖的姊妹篇,仇夢巖于后題詩云:“中散寥寥孰賞音,十年辜負(fù)遠(yuǎn)相尋。獨(dú)弦清夜彈幽怨,落拓江湖此素琴?!盵26]亦是借此世間變故感慨而發(fā)。而“丁未(1787)秋夜重理響泉因題此卷”的署款,不僅明確了故物失而復(fù)得的時(shí)間,而且詮釋了圖中人物所攜之琴正是所謂的“響泉”。

        《琴書半室》圖中,透過深秋的桂樹林,我們得以窺探“貽軒”內(nèi)的半室琴書,亦可想見其中的風(fēng)雅之事。尤為難得的是,較之《攜琴訪友圖》中“藏之古錦囊”的秘不示人,此時(shí)的古琴恰“橫之青玉案”一覽無余,使人們有幸得見“響泉”真容。且構(gòu)圖居中、色彩深黑,幾成焦點(diǎn)。從而,以古琴為要素,通過典型題材范式,表達(dá)出清新高遠(yuǎn)的文人意境。

        九、《五硯樓圖》(圖14)

        黃易自題:

        五硯樓圖。

        錢唐黃易為綬階二兄作于濟(jì)寧之秋影行盒。鈐“黃易私印”白文印。

        五硯樓是袁廷梼的齋號(hào)。黃易刻有“五硯樓”印,邊款云:“嘉慶三年(1798)仲冬,為又愷二兄作。黃易。”錢大聽嘗作《五硯樓記》云:“袁子又愷向居金昌亭畔,題其讀書之室日三硯齋,予嘗為之題扁。三硯皆其先世所詒,一為介隱先生物;一為謝湖草堂硯,則尚之先生物;一為列岫樓硯,則永之先生物也。丁巳歲(1797),青浦王侍郎以所藏清容居士硯贈(zèng)又愷,錢唐奚鐵生為作《歸硯圖》,一時(shí)侈為嘉話。未幾,又得谷虛先生廉吏石硯,并前所藏而五。是夏,又愷移歸楓橋舊居,甫卸裝,即謀藏書之所,惟茲樓宜,乃奉先世手澤及古今載籍,收藏唯謹(jǐn),名其樓日五硯,屬予記之。”[27]借此可知,謂五硯者,一“介隱先生物”,二“謝湖草堂硯”,三“列岫樓硯”,四“清容居士硯”,五“谷虛先生廉吏石硯”,分別為袁敬、袁襞、袁褒、袁裒、袁袞之遺物。五人中除元人袁裒外,均為廷禱先人。

        十、《四研山房》橫幅(圖15)

        黃易隸書:

        四研山房。

        嘉慶元年(1796)九月過河陽為葺亭大兄書。錢唐散花灘人黃易。鈐“黃九”朱文印、“大易”朱文印。

        黃易于嘉慶元年(1796)九、十月間有嵩洛訪碑之行,其《嵩洛訪碑日記》記載,九月廿九日午后“渡孟滓黃河,宿孟縣城南”,“三十日……唔孟尉張君葺亭,同訪崔君梅軒,觀所藏范中立修幅董香光盤谷圖,梅軒新得唐咸亨年司馬興墓志,拓惠二本。飯葺亭處,賞菊看硯,為書四研山房小額”。[28]“四研山房”系張葺亭齋號(hào)無疑,必也是與藏硯有關(guān),但所謂“四研”者究竟典出何處,有何淵源,卻無明確的記載,有待進(jìn)一步考證。四天以后,即嘉慶元年十月初四日,黃易“至衛(wèi)輝府”,“飯別駕畢硯山署,觀孫雪居《雙柏圖》,董香光《懷新堂圖》,甚工妙。硯山之弟靜山孝廉出觀明人尺牘,宋仲溫、姚廣孝、于忠肅諸公數(shù)十家,皆精美,見題跋知為吾友江秋史舊藏。良朋先去,物亦云煙,對(duì)之憮然。署多奇石,為硯山作石供山房匾”。[29]“石供山房”是黃易此行訪碑途中題寫的另一個(gè)齋號(hào),惜不比“四研山房”者尚有墨跡存世,這等遺感恐怕對(duì)后人來說還有不少。

        在以上十處文人書齋中,有一個(gè)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就是賓主間的交往大多涉及金石碑刻研究(見“附表”),蓋“自乾嘉以來,漢學(xué)盛行,群經(jīng)古訓(xùn)無可蔸輯,則旁及金石,嗜之成癖,亦一時(shí)風(fēng)尚然也”[30]]。想來以上十幅書畫作品,或許僅是黃易筆下文人書齋的一小部分而已,掛一漏萬也在所難免。今后如有新的發(fā)現(xiàn),筆者還當(dāng)再作續(xù)文,以饗讀者。

        此外,黃易作為“西泠八家”之一的浙派印人,還刻了不少的齋號(hào)印,除了前文已經(jīng)提到的“小蓬萊閣”“五硯樓”外,還有為包芬刻“梅坨吟屋”印、為陳燦刻“師竹齋”印、為汪啟淑刻“嘯云樓”印、為雪巖刻“香榭山房”印、為陳西堂刻“唔言室”印、為趙魏刻“竹崦盒”印、為綰月刻“留馀春山房”印、為翁方綱刻“石墨樓”“蘇米齋”印、為陳焯刻“湘管齋”印、為奚岡刻“冬華盒”印、為陳輝祖刻“青齋”印、為何元錫刻“夢華館印”、陳豫鐘刻“求是齋”印、為梧生刻“無字山房”印、為郭麐刻“靈芬館記”印、為弘旰刻“娛清書屋”“端居室”印等?!白鸸琵S”“漢畫室”“秋景盒”印則是黃易自己的齋號(hào)印。我們不妨將這些風(fēng)格獨(dú)具的齋號(hào)印,稱為黃易“鐵筆”下的書齋。

        注釋

        [l]秦明,《黃易(訪古紀(jì)游圖冊)誤改紀(jì)年考》,載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第1期(總第162期),111頁。

        [2](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53頁。

        [3]《黃易金石學(xué)研究》系故宮博物院立項(xiàng)中長期課題。第一期為“故宮藏黃易相關(guān)碑帖、書法、繪畫研究”(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第二期為“故宮藏黃易相關(guān)碑帖書畫的內(nèi)涵與外延”(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

        [4]“詩境”出于唐王昌齡《詩格》,詩有三境:“一日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蹦纤侮懹卧惺謺霸娋场倍?,刻于太湖石上,該石現(xiàn)存于紹興的沈園,“詩境愛意”為沈園十景之一。

        [5]《宋拓熹平石經(jīng)殘石冊》黃易本,朱筠、陳焯、李威集、潘有為、江恂、程晉芳等題跋、識(shí)語、觀款,故宮博物院藏。

        [6]薛龍春先生根據(jù)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古歡》(第四冊)中王淳《致黃易來省札》,考證認(rèn)為:黃易藏《廬江太守范式碑》,與《涼州刺史魏元平碑》共裝一冊,乃乾隆癸卯(1783)夏,王古愚得于濟(jì)南,嗣割愛見貽。本札中,王淳為黃易謀碑于聶劍光,亦提及二碑,當(dāng)作于1783年夏以前。字以表德,王淳當(dāng)即王古愚。

        [7]《宋拓范式碑》黃易題跋,故宮博物院藏。

        [8](清)翁方綱,《復(fù)初齋文集黃秋宣傳》(卷十三),光緒三年(1877)刊本,故宮圖書館藏,6頁。

        [9]經(jīng)筆者考證,黃易七世祖黃汝亨的齋號(hào)是“小蓬萊”,并非翁方綱在《黃秋宣傳》中所言“小蓬萊閣”,參見拙文《黃易“小蓬萊閣”印沿用考》,收錄于《第四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xué)峰會(huì)論文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10月,599-613頁。

        [10]同注[9]。

        [11](清)潘庭筠,《稼書堂集》之黃易小傳,《秋影鴦主印譜秋景盦之傳》,百石齋鈐印本,光緒十一年( 1885),中國國家圖書館藏,1-2頁。

        [12](清)武億,《偃師金石遺文記》,《河南偃師縣志金石錄上》(卷二十七),偃師武氏刊本,故宮圖書館藏,7-9頁。

        [13](清)武億,《授堂文鈔小石山房圖跋》(卷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111頁。

        [14](清)徐珂,《清稗類鈔》(第九冊),北京.中華書局,19 86年版,4443頁。

        [15]秦明,《黃易(嵩洛訪碑廿四圖)之(小石山房)考》,載于《中國書畫》2016年第2期(總第158期),4-10頁。

        [16](清)阮元,《小滄浪筆談》(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 85年版,l頁。

        [17](清)黃易,《岱巖訪古日記》西泠印社聚珍版,民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藏,3頁。

        [18](南宋)王厚之輯,《鐘鼎款識(sh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版,73頁。

        [19]《唐拓武梁祠堂畫像》陸恭題跋,故宮博物院藏。

        [20]《宋拓夏承碑》翁方綱題蕺,揚(yáng)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

        [21]秦明,《黃易(訪古紀(jì)游圖)中的金石學(xué)》,載于《西泠印社》2010年第3期(總第27輯),22頁。

        [22](清)宋葆淳、王宸,《松下清齋圖》翁方綱題跋,雅昌藝術(shù)網(wǎng)。

        [23]邱德修,《丁丑劫馀印存釋文上》(卷三),臺(tái)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9年版,53頁。

        [24](清)仇夢巖,《貽軒集》(卷上),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頁四b-六a。

        [25](清)黃易,《攜琴訪友圖》卷黃易題跋,故宮博物院藏。

        [26](清)黃易,《攜琴訪友圖》卷仇夢巖題跋,故宮博物院藏。

        [27](清)錢大聽,《五硯樓記》,收錄于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聽全集潛研堂文集》(卷二十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38頁。

        [28](清)黃易,《嵩洛訪碑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9頁,

        [29]同注[28]。

        [30]《清史稿文苑三黃易傳》(卷四八六),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版,13420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粤语|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软件| 欧美亚洲国产人妖系列视| 日本成人三级视频网站| av中国av一区二区三区av |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欧洲乱码伦视频免费|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人妻去按摩店被黑人按中出 | 成人影院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欧美老熟妇欲乱高清视频 | 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国语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国产一级特黄无码免费视频| 无人视频在线播放在线观看免费| 丰满少妇被猛进去高潮| 国产精品婷婷久久爽一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 日本一本二本三本道久久久| 强d乱码中文字幕熟女免费|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99久久综合九九亚洲|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美女mm131爽爽爽| 无码aⅴ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大全| 青青草在线公开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高清人肉av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色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一区av在线| 亚洲一区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