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 目的 研究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作用。 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2月觀察11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不同方案干預的療效。 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均較對照組低,且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滿意度為98.18%,較對照組83.64%高,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飲食護理是一種科學的干預手段,能有效控制血糖,有利于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 飲食護理;常規(guī)護理;糖尿??;血糖控制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4(a)-0098-02
各大醫(yī)院對糖尿病患者報道逐漸增多,臨床稱之為“富貴病”。據(jù)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每年約有300萬人次病發(fā)糖尿病[1],患者由于長期高糖會表現(xiàn)為多飲、多食,但體型消瘦。血糖過高會對其它臟器造成損傷,比如視網(wǎng)膜損傷及腎臟毒性[2-3]。鑒于此病病程較長,且沒有根治手段,目前,臨床上主要對患者采取藥物治療,但藥物控制血糖有限,且患者心理因素、飲食習慣會影響血糖升降,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是導致機體血糖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給予患者適當?shù)淖o理干預。2015年1月—2017年12月該研究分析了飲食護理干預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為分析飲食護理干預價值,擬定此研究在該院進行,以規(guī)定研究時段內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此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經年齡統(tǒng)計、病程統(tǒng)計:觀察組年齡平均數(shù)(55.3±23.7)歲,病程平均數(shù)(3.61±1.38)年,男女比例33:22;對照組年齡平均數(shù)(58.4±19.3)歲,病程平均數(shù)(3.67±1.52)年,男女比例為34:21。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4-5]所有糖尿病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排除惡性腫瘤患者,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排除視聽及精神障礙患者。
1.2 護理方法
①與患者積極溝通,講述配合飲食護理的重要性,提高依從性;②根據(jù)其體質指數(shù)、年齡、每日運動量等計算出每日所需熱量,三餐熱量應均衡,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占總量的1/3,控制膽固醇、脂肪等攝入,忌食甜食,戒煙戒酒;③指導患者掌握自我監(jiān)測血糖的方法,每天餐前、餐后對血糖進行監(jiān)測,以便于調整飲食、生活習慣;④叮囑患者適當進行戶外活動,比如慢跑、太極拳、騎單車、健身操等,切不可過度運動,勞累過度;⑤定期到醫(yī)院檢查,家屬要做好每天的監(jiān)督工作;⑥飲食中加強對膳食纖維的攝入,減緩胃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以便促進胰島素釋放。
1.3 護理評價
①從軀體運動、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方面評估其生活質量情況,各項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②借助該院自行制定的滿意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問卷評分滿分100分,得分90分為非常滿意,低于80分不滿意,81~89分之間滿意[6]。③記錄護理干預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比較分析。(HbAlc正常值:4%~6%;2 hPG正常值低于7.8 mmol/l;FBG正常值:3.9~6.1 mmol/l)[7]。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控制情況
干預前,兩組FBG、2 hPG、HbAl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均較對照組低,且恢復至正常范圍,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在90分以上,均較對照組高,這表示飲食護理干預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滿意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滿意度為98.18%,遠較對照組83.64%高,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3 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綜合征,發(fā)病率較高、病程較長。病理特征主要是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或者體內胰島素缺乏,會引起糖代謝障礙。如果不給予血糖控制,長期的血糖高水平會進一步引起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異常,嚴重的患者會引起其它臟器損傷。這種疾病除了遺傳、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精神刺激等遺傳或者不可遺傳因素均會導致糖代謝異常。為避免糖尿病引起多器官損傷,要對患者進行降糖藥物治療及飲食干預。馬蘇鑫[8]在研究中表明,給予糖尿病患者以飲食干預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均降至正常范圍,且患者的滿意度高達90%以上。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FBG、2 hPG、HbAlc水平均較對照組低,且恢復至正常范圍,觀察組滿意度為98.18%,遠較對照組83.64%高,這與馬蘇鑫的研究結果一致,證明飲食護理確實能控制血糖,并提高護理質量。飲食護理,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的飲食及身體狀況,經熱量搭配、膳食纖維攝入、適當運動,保證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范圍內。李瓊[9]在研究中指出,飲食護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軀體運動、生理功能各項評分均在90分以上。該研究進一步分析其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在90分以上,均較對照組高,這表示飲食護理干預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這與李瓊的研究結果一致,證明該次研究此研究可信度高。
綜上所述,飲食干預確實能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欽玉桃.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7):246-247.
[2] 孫寶珠.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4):246-247.
[3 Masumeh Hemmati Maslakpak,Somaieh Razmara,Zahra Nia zkhani,et al.Effects of Face-to-Face and Telephone-Based Family-Oriented Education on Self-Care Behavior and Patient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2017,2017(83):1-10.
[4] 楊云.飲食護理應用在甲亢并發(fā)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89):198.
[5] 李雅楠,周柯言,秦雪嬌.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234-235.
[6] 王鳳威.個體化飲食護理對藥物控制糖尿病血糖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2):156-157.
[7] 李玉玲.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考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0):23-25.
[8] 馬蘇鑫.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18):266-267.
[9] 李瓊.個體化飲食護理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6):165-166.
(收稿日期: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