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時期,我們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對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無一不興趣濃厚地探究一番。正是這種好奇,促使我們了解了身邊的事物、認識了身處的世界??梢哉f,我們的成長就是從對事物的好奇開始的。
好奇心對人類文明的進程也至關重要,正是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不斷探究,推動著人類文明不斷進步。
《我們與其他物種有什么不同》一文指出,好奇心是我們區(qū)別于其他物種的要素之一。我甚至覺得,好奇心也是人區(qū)別于人的要素之一。不信你看,撲克牌、硬幣、窗戶等我們無一不熟悉,但我們不像《被忽略的“為什么”》一文的作者那樣好奇,所以沒有深究撲克牌為什么是54張、硬幣為什么是圓形的、窗戶為什么是長方形的……最后的結果是,人家比我們有學問。這就像牛頓被蘋果砸了之后發(fā)現了萬有引力,而我們被蘋果砸了之后只喊了疼,其中好奇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西游記》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著了,但有些問題我們就不一定認真思考過,比如:為什么吃了唐僧的肉能長生不老?為什么妖怪抓了唐僧不趕快吃,導致最后被孫猴子救走?為什么紅孩兒會三昧真火,而牛魔王不會?為什么曾經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打不過取經路上的某些妖精?如來佛與玉皇大帝究竟誰的地位高?……正是出于對這些問題的好奇,吳閑云寫出了《煮酒探西游》,李天飛寫出了《萬萬沒想到〈西游記〉可以這樣讀》。同樣是看《西游記》,人家成了解讀《西游記》的知名作家,而我們還是普通“吃瓜群眾”。
說到這里,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個段子。有人說李世民太傻了,要是當初不讓唐僧去西天取經,而是把他吃了,我們現在還是大唐盛世呢。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李世民當時為什么沒有吃唐僧?李世民知不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風最先是誰放的?《西游記》里好像沒有凡人要吃唐僧的,難道凡人吃了唐僧肉不能長生不老?……別看只是一個段子,里面卻有許多令人好奇的問題,把這些問題解決了,說不定我們也會成為解讀《西游記》的知名作家呢。
對大多數人來說,孩童時期是好奇心最強的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奇心會越來越弱。但也有少數人一直保持著較強的好奇心,不停地探索著未知的世界,引領著人類不斷前進。所以,好奇心大失的人成了普羅大眾,保持了較強好奇心的人成了各領域的精英。
當失去好奇心時,我們就和其他物種沒什么區(qū)別了,所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好奇心,去探求未知的一切。
你知道“鑿壁偷光”的那少年后來怎么樣了嗎?你知道寶刀是怎樣煉成的嗎?你知道“帕克”奔日能解開哪些謎題嗎?你覺得給火星搞裝修靠譜嗎?你知道一個女生上大學天天跟馬打交道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嗎?……相信這期雜志所選的文章會喚醒你沉睡已久的好奇心,激發(fā)你探求未知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