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潔 陳霖
清華大學明齋建于1930年,有一種靜謐之氣,但樓外的路上也不乏往來的車輛。在這里做學問的人,心境想來是介于廟堂與江湖之間,正如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給《環(huán)球人物》記者的印象。
作為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委員,蔡繼明為這次采訪提前準備了一沓文件材料,其中包括一份《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修改建議》。此次個稅改革受到社會高度關注,2018年8月31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是自1980年個稅立法以來的第七次修改。
人們通常所說的“起征點”其實應該叫作免征額,或稱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蔡繼明對記者解釋了其中的不同。
“采用免征額計稅和采用起征點計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比如你的工資是5001元,如果免征額為5000元,那么計稅部分就是1元;如果起征點為5000元,那么工資5000元以下的人免稅,而5000元以上的人要按工資的全額繳稅,你的繳稅基數就是5001元。中國實行的是免征額計稅方式,即前5000元免稅。”
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正式通過,免征額定為800元。當時中國老百姓的平均工資才三四十元,因此需要繳納個稅的主要是在中國境內工作的外國人。按照規(guī)定,當時外籍專家的工資不能低于800元。
之后30年間,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人的收入水平逐年提升,個稅制度也歷經多次修改。1986年,國務院出臺《個人收入調節(jié)稅暫行條例》,形成了對內、對外兩套個人所得稅制;1993年,個稅法進行了第一次修正,規(guī)定不分內、外,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于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稅;1999年,個稅法進行了第二次修正,到此時,免征額一直維持在800元。
從2005年到2011年,個稅法又經歷了4次修改,免征額從800元逐漸提高到3500元,稅率也調整為7級,最低一級為3%,最高一級為45%。
在蔡繼明看來,此次修改個稅法有幾個原因。“首先是距上次修改已過去7年,居民收入和生活費用都有所提高,原來的標準需要調整;其次,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發(fā)展,尤其面對國際環(huán)境的變化,需要進一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費水平;第三就是要縮小不同階層之間的收入差距,這也是個人所得稅的立法初衷之一,即促進社會公平?!?/p>
這次最受社會關注的一點是免征額從3500元提高到5000元。蔡繼明認為這一變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廣大低收入階層。根據財政部的統(tǒng)計數據,修法后,個稅納稅人占城鎮(zhèn)就業(yè)人員的比例將由現在的44%降至15%。
“2008年,免征額為2000元的時候,官方統(tǒng)計的全國個稅納稅人約為8400萬。2011年,免征額提高到3500元時,納稅人已經減少到240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到2015年,財政部專家估計當時的納稅人為2800萬。這次修法后,納稅人數字肯定還會有一個大幅度的下降?!辈汤^明對記者說。
納稅人數量雖然減少了,并不意味著國家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收入總額下降。事實上,長期以來,各界爭論的一個焦點是“誰最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國家財政來說,個人所得稅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在于,應該征收哪些人的稅?”蔡繼明對記者說,“在美國,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人屬于高收入階層,其人數占全國工作人口的10%左右,但他們繳納的個稅卻占美國個稅總收入的60%左右?!?/p>
數據顯示,1992—2008年,中國的國民可支配總收入年均增長率為16.7%,已經不低,但相比于同時期企業(yè)可支配總收入年均增長率21%,仍有一定差距。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5年中國收入最高的10%的群體,其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為31.4%;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2009年我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的差距為3.33倍。
“這次修改個稅法,我們計算了全國城鎮(zhèn)居民的平均工資,包括公有制單位和非公有制單位,發(fā)現平均工資是4922元。如果去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這個數字會更低。但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普遍較高,年輕人光是租房子可能就要花掉工資的1/3,更不用說買房。所以,此次個稅調整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
具體措施除了提高免征額外,還包括增加各種扣除項: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yǎng)老人等。此外,還有一些收入不用繳納個稅,包括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發(fā)放的補貼、津貼,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等。
“目前,我國勞動者收入在整個國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仍然偏低,所以中央一直強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提高勞動者收入在整個居民收入中的地位。未來的改革會進一步向著減輕普通勞動者稅負的方向發(fā)展。”蔡繼明說。
除了工資、薪金所得外,普通勞動者也存在一定的非勞動收入,如購買股票、投資房產、出租房屋所獲得的收益等。此外,企業(yè)所有者的經營收入也是個人所得稅的重要來源。
蔡繼明坦言,改革開放前沒有非勞動收入。“那時把工資存到銀行叫支援國家建設,利息很少,相當于國家給你的一點獎勵。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非勞動收入,包括財產收入、經營收入都在增加,這是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
在中國經濟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的比重不盡相同。改革開放初期,為了鼓勵人們投資、致富,政府為財產收入、經營收入提供了比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幾十年來,民營企業(yè)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yè)崗位,對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做出了很大貢獻。
但另一方面,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需要進行合理地平衡,不能顧此失彼?!叭绻麆趧邮杖朐贕DP中占比過低,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需要調整個稅政策以達到一種長期平衡?!?/p>
數據顯示,1997—2007年,我國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從53%下降到39.74%。面對這一情況,蔡繼明等學者在2011年建議提高我國最低工資標準,并加快城市化進程。“只有實現公平的經濟增長,使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地參與經濟發(fā)展、分享經濟發(fā)展成果,我們的改革開放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成為現實,和諧社會的構建才能有堅實的基礎,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才能真正體現,國家昌盛、民族振興才有希望?!?/p>
對于個稅改革,民眾的參與熱情非常高。蔡繼明告訴記者,此次修改個稅法向社會征集意見和建議,最后收到了13萬多條反饋。
“這些意見和建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都看到了,很多委員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同階層和社會群體有各自的訴求重點,不同地區(qū)也有不同的情況,一人一標準、一事一標準肯定是不現實的,那樣征稅成本太高,也無法執(zhí)行?!辈汤^明認為,個稅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確的,具體的措施則是兼顧各方訴求的結果,并非某一個人、某一個群體的主張。
“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要追求畢其功于一役。立法、修法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們只能在不斷調整、優(yōu)化的過程中,實現公平和效率的統(tǒng)一?!?h3>“明星收入的最大問題是偷稅漏稅”
目前,個稅在我國稅收收入里的占比不到10%。蔡繼明告訴記者,今年1—8月,個稅占整個稅收的比重為8.56%,而歐美發(fā)達國家的個稅占比通常為40%左右。他認為,個稅將來還有提高的空間。
“未來應逐步提高個稅所占比重,但這不等于增加普通勞動者的負擔。高收入階層,尤其是非勞動收入應該承擔更大的納稅份額?!辈汤^明說。
近年來,明星天價片酬時有曝光,引發(fā)了巨大的社會爭議。不可否認,這些收入也屬于勞動收入,但與一般意義上的工資、薪酬不可同日而語。
蔡繼明表示,大部分明星仍屬勞動者,他們的主要問題在于偷稅漏稅的情況太多?!皯撜f,絕大部分明星的收入都達到了45%的稅率級別,如果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征稅,其實是合理的。假如大眾覺得45%的稅率還低,未來還可以再討論、再提高。但偷稅漏稅就是違法行為了,嚴重影響社會公平。”
換句話說,明星報酬屬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納稅則是二次分配。初次分配要保證的不是收入均等,而是機會均等,即讓每個人都有成為明星、成為企業(yè)家的機會。二次分配則要保障社會公平。
“明星也好,企業(yè)家也好,之所以獲得這么高的收入,與行業(yè)制度、社會環(huán)境對他們的支持有很大關系。他們享受財富的同時也占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包括比普通人更多的房子、汽車,所以他們理應為社會多做回報?!?/p>
相對于高收入群體一人享有幾套房子的情況,中低收入群體則往往是一家人共住一套房子。在一些西方國家,繳納個稅的不是個人,而是整個家庭,征收標準根據家庭人均收入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家兩口人,你的月工資是1萬元,配偶無工作,那么人均收入就是5000元;如果你家老少三代,而且你能證明老人和孩子都由你來養(yǎng)活,那么平均算下來,你可能屬于低收入階層,政府還要給你補貼?!?/p>
以家庭為計征單位的討論更為復雜,此次修法并未涉及。事實上,發(fā)達國家在實際執(zhí)行中也存在著過猶不及和化簡為繁的弊病。如何在中國國情下做到取舍和平衡,是一道頗具挑戰(zhàn)性的題目。蔡繼明認為,這是我國個稅改革未來的進步空間。
改革開放40年,從個稅制度的發(fā)展變化中能看出一些總體趨勢。“一是免征額不斷提高,二是由分類計征向綜合計征轉變,三是稅收調整走向法律化。過去國務院發(fā)布的幾個條例,現在都已經是法律了?!辈汤^明說。
從整體上看,目前我國稅收仍以間接稅為主、直接稅為輔。蔡繼明認為,將來應擴大直接稅的占比?!爸苯佣愂且荒苛巳坏?,很難轉移。間接稅則不同,有些本該由經營者繳納的稅,實際上轉移給了消費者??傊?,如何讓國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讓高收入階層承擔其應盡的社會責任,這與國家的政策導向有直接關系。個稅改革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