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孩子們都是到商場買玩具。那些玩具十分精美,他們也玩得很開心,但我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我兒時做過的玩具有木陀螺、長短棍、乒乓筒、彈弓、木手槍、金龜子風車、螢火蟲燈、草鉤、草帽、紙船、紙風車等。每一種玩具,都有難忘的故事。
先說說玩木陀螺的故事。
木陀螺貫穿我的整個童年、少年時代,直到我去外地上初中才不再玩。它是最難做的玩具之一,要有技術和耐心。村里做陀螺技術較好的孩子不多,我算是其中一個。
有一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村尾的伙伴阿章就拿了木料到我家,叫我?guī)妥鐾勇荨2皇撬械哪绢^都能做陀螺,得挑選堅硬、質重的。當時我們公認的好材料有“螺掩枝”“荔枝木”“狗牙木”“茶子樹”等幾種。
做陀螺前首先要磨刀。家里鋒利的柴刀已被老爸老媽收起來了。廚房里只有一把劈柴的鈍刀,我常常用它做陀螺。每一次用,都得磨刀,這次也是如此。
陀螺主要分髻、體、嘴三個部分。我們這一帶鄉(xiāng)村的陀螺版本,髻基本是圓錐體,形如草帽的帽頂。也有不要髻,兩頭都是嘴的。阿章讓我做有髻的。
我一般先做髻。髻不難做,削幾下木頭,就把髻做出來了。陀螺身最難做,因為要把木頭做成螺形,就要一點一點地斜削,每一次削進0.5厘米左右,這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才能令刀痕均勻,陀螺美觀光滑。我削了十幾二十圈之后,陀螺的形狀就基本出來了。把嘴部修好后,陀螺就做好了。
我費了好一番功夫,才幫阿章做好陀螺,又接著做另一只。因為鄰居阿慶和阿六也來叫我?guī)妥鐾勇?,他們都認為我做的陀螺質量好。
幫他們做好后,這時已過去半天。我正想吃午餐,阿章又來了,說他的繩子斷了,要我?guī)妥隼K子。繩子是用來放陀螺的。這時,我的肚子餓得咕咕叫,阿章匆匆回家拿來紅薯給我吃。
我吃罷紅薯,就和阿章上山找做繩子的原料——一種叫“雀兒麻”的植物。由于“雀兒麻”是做陀螺繩子的常用原料,很多孩子都采擷它們,故而村子附近的“雀兒麻”很少。我們進到山?jīng)_里才找到足夠的“雀兒麻”。
我開始做繩子了。先去掉“雀兒麻”里面的桿,再把表皮去掉,取最好的纖維部分。然后,我把土布褲子擼到大腿上,把麻平分為兩股,利用大腿搓麻,把兩股麻分別都搓緊實了,再把它們合在一起搓,螺旋狀的繩子就做好了。這個方法,是奶奶教我的。
說實話,和同伴們賽陀螺時,我的成績并不好,但由于我能做出好陀螺和繩子,在同伴們的眼里,我就是陀螺師傅,因而他們都會讓我三分,敬我三分。大概這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吧。這種教益一直影響著我。
以前鄉(xiāng)村的夏夜,農(nóng)家菜園里有很多螢火蟲。螢火蟲在菜園飛來飛去的夜景,是多么的美。一次,我看到老爸的房間里有一個空玻璃瓶,又想起古人“車胤囊螢”的故事,便打算捉螢火蟲,做一個“螢光燈”。
夏季雖然入夜遲,但吃完晚飯時,天色已完全黑下來了。這晚天邊有月亮,我拿著瓶子,向爺爺要了手電筒,便往自家的菜園走去。
菜園種了豆角、絲瓜、南瓜、空心菜、紅薯葉等蔬菜。夏夜的風很涼爽,吹來蔬菜的芬芳,令人感到特別舒服。一只只螢火蟲在我周圍飛來飛去,那螢光上下左右流動,煞是好看,讓人猶如走進一個美妙的夢境。
雖然螢火蟲很多,但它們飛的時候很難捕捉,要等它們停在菜葉上才行。停在菜葉上的螢火蟲也不少,我用電筒照著細看:它們蟲體細小,頭部紅色,身子黑色或褐色。它們在菜葉上慢慢地爬著,一盞小“燈”綴在它們的尾部,散發(fā)出綠色的光,很柔和、溫馨。那可愛的樣子,讓我舍不得傷害它們。它們也很溫和,不掙扎,更不咬人。
我小心翼翼地捉了二三十只,裝進玻璃瓶子里就興沖沖地回家了。我想用“螢光燈”來照路,但是,它的亮度太弱了,根本照不見路。我摸黑回到房間,把“燈”放到桌面,拿起一本書靠近“螢光燈”,還是只能勉強看到幾個字。
我失望地想,車胤是怎樣囊螢夜讀的?我想到平日里捉知了時,知了在樹上叫得很響亮,把它捉了回家之后,就不叫了,只是偶爾發(fā)出幾聲凄慘的叫聲,看來螢火蟲也是一樣的,它們被捉了就不愿發(fā)光了,再過不多時,螢火蟲還會給悶死,不如放生。我看著“燈”的光線似越來越弱了,我不再猶豫,帶著“燈”往菜園走去。
這時的菜園,依然飛著螢火蟲,靜謐美好。我打開瓶蓋,把螢火蟲都放走了。
鄉(xiāng)村的東西,有很多能做成發(fā)出聲響、猶如笛子的玩具,它們有禾根、荔枝葉、竹葉、蔥花等,其中用禾根做的笛,我們最喜歡。
收禾后,剩下的禾根就可以做笛子。折下一小節(jié),一頭保留節(jié)部,一頭通氣,然后把靠節(jié)部那頭捏破,再折一下,留出一定程度的空隙,笛子就做好了。
有一年,我和村中幾個要好的伙伴約定:吹禾根笛是下地回來的凱旋曲,并冠以美名:禾笛歸人。不是下地干活回來的人不準亂吹,亂吹的,要用木夾子夾耳朵一個小時。
但是有一天,我沒干活就吹禾根笛了,還故意繞到村里人多的地方,大搖大擺地邊吹邊走。不久,伙伴們都說沒看到我干活,便拿木夾子來夾我的耳朵,于是我很爽快地接受了懲罰。
我為什么要違反約定呢?那是因為我表弟來了。
我表弟是貪玩不愿干活的人,而姑媽認為我比較勤快,便要我教育表弟??晌夷闹涝趺唇逃??
表弟也愛吹禾根笛,我每次到他家,如果是在收稻時節(jié),他就一定要拉著我到田野上折禾根吹笛。于是,我想不如來個“苦肉計”,我就叫表弟到田野折禾根做笛子吹。
姑媽見我被木夾子夾耳朵,便問我是怎么回事,我悄悄把我和同伴之間的約定告訴她,并說明這是教育表弟之計,她心疼地說:“讓你受苦了!”
為了把戲演得更成功,姑媽就指著我耳朵上的木夾子教訓表弟:“看,表哥懶,貪玩,就被伙伴夾耳朵了?!焙髞?,表弟果真勤快多了。
……
這些玩具雖然并不精美,但由于是自己親手制作的,所以,它們對我來說是特別有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