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安
從前,有一個叫蹶叔的人,他性格很倔強,常常自以為是,愛跟別人唱反調(diào)。
蹶叔在龜山的北面種糧食,但總是和別人種糧食的習慣反著來——他在高而平的地方種水稻,卻在低又潮的地方種高粱。一個很忠誠的朋友好言勸他說:“高粱適合種在干的地方,水稻適合種在濕的地方。你現(xiàn)在的種法違背了水稻和高粱生長的習性,怎么能獲得豐收呢?” 蹶叔一點兒都沒把朋友的話放在心上,還是我行我素。
蹶叔按著自己的喜好,辛辛苦苦地種了10年地,每年都歉收,家里一點兒存糧也沒有。眼看就快沒飯吃了,他不得不去求助朋友。他向朋友道歉說:“還是您說得對。我知道悔改了,不再不聽勸告了。”
后來,蹶叔到市場去做買賣,看到別人搶購什么貨物,他也跟著進什么貨。這樣一來,他的貨積壓得厲害,總是賣不出去。蹶叔的朋友擔心他吃虧,就又教他說:“你要進別人暫時不爭不搶的貨物,這樣,一旦機會來了,你就可以獲得好幾倍的利潤。這正是古代的大商人們致富的原因啊!”蹶叔又不聽。
又過了10年,蹶叔終于把錢都虧光了。這時,蹶叔才又回想起了朋友的話,意識到朋友說的是正確的,又去找到他的朋友道歉:“我現(xiàn)在知道自己錯了,從今以后,我再也不敢不聽勸了?!?/p>
有一天,蹶叔要駕船出海,他的朋友將他送上船,并告誡他說:“你若到了海水旋轉(zhuǎn)下沉的地方,一定要返航,不然,船一進去,就再也出不來了?!滨晔羼{著船向東駛?cè)?,最后,果然到了海水旋轉(zhuǎn)下沉的深淵邊上。這時候,他又犯了老毛病,不相信朋友的告誡,還是繼續(xù)前進,結(jié)果,船被卷入深深的旋渦中。
蹶叔在旋渦中非常艱難地過了9年后,總算被一次巨浪沖出了旋渦,回到了家。蹶叔回到家里時,頭發(fā)全白了,人也非常憔悴,親朋好友都不認識他了。他找到朋友,痛哭流涕地說自己真的要改,而這時,他已經(jīng)虛耗了自己近30年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