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幾個月前,巫小詩路過蘭州,與我們匆匆見了一面。大學畢業(yè)兩年,潛心寫作,微信公眾號擁有數(shù)萬粉絲,還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兼職做旅行體驗師,去了日本、泰國等許多地方,巫小詩的生活大約是許多同齡人所向往的,如同她在旅行中拍攝的照片那樣,輕盈、明媚,有柔美的光。但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喜歡以“少女”自稱的姑娘,眼神中時常流露出焦灼—這一切,都是因為房子。不久后,她寫了一篇文章,“堅持寫作的第十年,我用稿費在杭州買了套房子”,那一刻,她為自己驕傲。我們?yōu)樗吲d,也覺得心疼。
“千禧一代”(指1982年到2000年間出生的人)被稱為“現(xiàn)代歷史上第一代比爹媽更窮的人”,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年輕人為了買房、租房付出了大量成本。當高昂的房價成為年輕人不能承受之重,他們與心中的夢想只會漸行漸遠。
“游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边@是詩人白居易清白為官20年,終于在長安買下一處住宅時的感慨。而在1200年后,這種感慨發(fā)生在了許多青年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