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米
為了在水下長時間停留,古人發(fā)明了潛水鐘。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最早描寫了潛水鐘的應用。16~17世紀,潛水鐘已經發(fā)展成重要的潛水工具。簡單來說,潛水鐘就像專門的潛水浴缸,將其倒扣著放入水下,潛水者就能利用鐘體里的空氣呼吸。
1690年,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潛水鐘進行了改進,利用從水面吊下的重空氣桶為潛水鐘補充空氣。在泰晤士河進行的演示中,他和5位同伴下潛到了水深18米的地方,逗留了超過一個半小時。1716年,哈雷使用進一步改進的潛水鐘在水下停留了超過4個小時。
據記載,潛水員使用這種鐘罩型潛水器時需要兩個助理。潛水員頭戴一個較小的鐘罩式頭盔在潛水器之外作業(yè),頭盔與潛水器之間連有一根輸氣管,由潛水器中的助理不斷輸送空氣。另一位助理的手中也有一根輸氣管,這根管子連接的是一個木桶,海面上的人們將桶里的空氣壓縮后再將木桶負重輸送到水下,之后這位助理不斷把木桶中的空氣輸送到潛水器中。
即便一個世紀之后,由哈雷的潛水鐘演變而成的裝置仍然是水下打撈工作的主要護具。1818年,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發(fā)明者查爾斯·巴比奇記錄了他乘坐一臺金屬潛水鐘下潛的經歷: “隨著氣壓上升,我的兩耳開始感到疼痛,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捏住鼻孔、閉起嘴巴深吸一口氣的方法解決,一旦內外氣壓平衡,疼痛就會消失??墒侵灰^續(xù)下潛,疼痛就會重新開始……需要傳遞信號時,潛水員就用一把榔頭敲打潛水鐘的內壁?!逼渲校畛S玫男盘栍么螖底钌俚那脫舯硎?,敲一下就是“再來點空氣”的意思。
用大鐘潛水終究不方便,1715年,英國人約翰·萊斯布里奇發(fā)明了一種可以將人包裹起來的潛水衣。這種潛水衣本身是用強化的皮革制造的空氣桶,在眼睛的部位有玻璃窗,手部有兩個防止?jié)B水的袖口,潛水員可以將雙手伸出袖口工作。
1797年,德國人耶魯道發(fā)明了一種帶氧氣罩的潛水衣。穿著這種潛水衣在海底工作,人們可以比較自由地活動,但所需的氧氣也要通過船上的管子輸送進來,這限制了潛水員下潛的深度和作業(yè)范圍。所以,它也不是探索海底奧秘的最佳工具。但帶氧氣罩的潛水衣的發(fā)明開啟了人類探索海底世界的新紀元。
1828年,熱衷于海底打撈工作的約翰和查爾斯·迪恩兄弟將救火衣改良成潛水衣,這套潛水衣包括一件很重、可防寒的衣服,一頂頭盔,一條可從水面上輸送空氣到頭盔的管子。頭盔并沒有固定在潛水衣上,而是借著頭盔的重量安放在潛水員的肩上。用完或過多的空氣會從頭盔的底部排放,潛水員只要保持直立即可,可是一旦跌倒,頭盔很快將會被灌滿水。1840年,這套潛水衣被西貝改良,成為今日潛水衣的藍圖。
1942年,法國人福斯特發(fā)明了一種隨身攜帶氧氣瓶的潛水衣。這種潛水衣的氧氣瓶裝的是液化的氧氣,人們穿上這種潛水衣可以在海底自由活動,不僅安全、方便,而且在海底工作的時間更長、活動范圍更大。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可能會研制出不用氧氣瓶的潛水衣。這種新型的潛水衣本身就有造氧功能,人們不用再擔心氧氣會用完,在海底工作的時間會更長,也能更全面地了解、開發(fā)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