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欣 浙江省寧波市惠貞書院高一(2)班
人來人往的自助餐大廳里,我端著餐盤在一個個色香誘人的食物長柜臺前轉悠。
走在長長的走廊上,我看向周圍人的盤子,心里竟泛起一股無端的慌亂:他們的盤子里紅黃綠紫,色彩鮮艷,食物擺得整齊而又分明,不知是怎么做到的,而我的盤子里只有凌亂的肉塊、亂流的湯汁和一個大失“格調”的魚頭。
當我端著盤子回去的時候,我被同行的哥哥嘲笑了,他指著自己盤里的比薩和意面,叫我去拿貴一點的食物。我照做了,可我不得不皺著眉頭,強行把這些食物吞咽下去。它們并不是我的最愛,我知道吃一塊三文魚我又賺了十幾元,可心理上算計的滿足感并不能增加它的美味。
本該由我主導的自助餐怎么變成了食物在牽著我走?我被食物包圍了,然而在這場盛宴里,我卻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和我的胃都感到一種深切的迷失和孤獨。我們?yōu)橛嬎愠杀景炎约簱蔚秒y受,挑食物時估量價格,吃著那些所謂的“高檔”食物。其實終究,我們失去了吃一頓飯的樂趣。我們付出高價來面對這過剩的選擇和豐盈,卻也因此看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現(xiàn)在倒寧愿忘記價格,把其他的雜七雜八全部去掉,只留下我喜歡的輕賤如海草、生菜、青瓜這類食物,就像正常晚飯的餐桌。
只是終究難以甘心。臨走時,我還順手拿了幾根糖,精致鮮艷,裹著糖漿。味道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甜。
我不禁想起春節(jié)回奶奶家時的情景,奶奶在廚房忙得滿頭大汗,燒了一大桌子的菜來迎接我們,并且在我們停留的三天里,幾乎頓頓如此。
其實奶奶大可不必如此的。忙碌的她未曾注意到,無論飯菜多么豐盛,爸爸最鐘情的還是桌上那碟她自制的臘腸以及爺爺自釀的米酒。但是奶奶仍是說什么也不肯省去這大陣仗的招待,不肯撤了這豐盛的宴席,而換上幾碟她拿手的小菜。
當我們奔波勞碌、饑腸轆轆的時候,每一筷碰觸到我們舌尖的平凡食物都會成為“至味”,帶給我們難以言表的歡愉。那時我們心里所希求的,不過是一頓熱氣騰騰的飽足晚餐。而我們又都會走進那精致的廳堂和琳瑯的盛宴間,在精致豐盈的食物間挑挑揀揀,貪婪地填充著我們的胃,以及那填不滿的虛榮心。再高雅上流的美味,也比不上那一絲舌尖上的怦然心動,牽動我們心中那一根柔軟的弦。那是一種沾滿了塵埃與煙火氣息的情懷,將我們扎實地與這現(xiàn)實的大地牽絆相連。我們不過是一群普通人,我們滿足于我們所得到的,我們取我們真正想要并需要的那一筷,足矣。
在琳瑯變幻的盛宴和萬千繁華之間,有了那一筷的堅守和不忘初心,才能在我們心中凝成“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如一安然。那一筷美味中滿溢的煙火情懷,才是食物的靈魂之所在。
當夜幕降臨,繁華燈火再度亮起,你我的下一場盛宴,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