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世紀以來,大馬士革鋼一直是鐵匠心目中的最高“神器”。這種鋼材上有特殊的圖案,它的硬度極高,卻可以被打磨得極薄。它是用來自印度和斯里蘭卡的礦石制造的。這種礦石里含有釩和鎢。人們將它運到敘利亞的大馬士革,那里的刀匠手藝精湛,用這種材料制造出了無比鋒利和堅固的刀劍。
科學家猜測,大馬士革鋼的失傳是由于這種礦石被采光了,人們也再沒有發(fā)現(xiàn)過出產(chǎn)這種高級鐵礦石的礦床。雖然很多冶金專家都在努力復原這種古老的鋼材,但到目前為止還無人取得成功。
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有一個古羅馬時期的彩色玻璃杯,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如果打開燈光,就會發(fā)現(xiàn),它會根據(jù)光源方位的不同而變成不同的顏色。如果從上方投下燈光,杯子就是紅色的。如果從正前方投射燈光,它就會變成綠色。它被稱為“萊克格斯杯”,是人類歷史上最美麗的玻璃制品之一。
經(jīng)過科學家分析發(fā)現(xiàn),這種“光線魔術”是通過在玻璃里摻入金和銀的納米微粒來實現(xiàn)的。那么,古羅馬人是怎么制造出這只納米杯子的,至今仍然是個不解之謎。
安提基特拉機械是最偉大的古代發(fā)明之一。1900年,這臺歷史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在希臘安提基特拉島附近的沉船上被打撈出水。它誕生于2200年前的古希臘時代,有3個轉(zhuǎn)盤,能夠準確地標注出月球的運行和太陽的位置,還可以用來預測天體的位置和日月食的發(fā)生日期。它甚至把歷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時間也推算了出來!
這臺機械的復雜性和準確性超出了人們的想象。直到14世紀,人們才制作出現(xiàn)代的機械鐘。這部超越人類科技發(fā)展的機器到底是如何制造的,成為了一個歷史迷案。
在20世紀80年代,一個喜歡搗鼓小發(fā)明的英國理發(fā)師莫里斯·沃德制造出了一種叫星巖的材料,它能夠耐受極高的溫度。英國軍方曾對這種材料進行過測試,證實了它驚人的隔熱性。BBC電視臺曾經(jīng)公開做過一次實驗。主持人手持1500℃高溫的噴燈,直接對著一個被星巖包裹起來的雞蛋燒烤。5分鐘以后打開外殼,發(fā)現(xiàn)雞蛋竟然是生的!
消息傳開,很多高科技公司對星巖很感興趣,特別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認為這是一種重要的太空材料。但遺憾的是,沃德堅持對星巖的成分保密,不肯將它透露給任何人。結(jié)果,在他去世以后,這種材料就無人再能制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