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品茶、飲酒、聽琴……這些事兒有用嗎?從表面上來看,還真沒用。
2011年,海峽兩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畫作《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大展。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陽。那里的人們,人人都在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圖》而驕傲自豪。仔細一聊,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過七十的畫家黃公望在此山居住時,用三四年時間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們也在為名忙為利忙,而黃公望與他的畫作,不過是一個看似無用的人做了一件無用的事而已。
耐人尋味的是,當年這幅畫,黃公望正是畫給道友無用師的,因此也有人稱這幅畫卷為《無用師卷》。然而幾百年過去了,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已經(jīng)煙消云散。而當年那無用的老人,用清靜的心和一支又一支磨禿的畫筆留下的畫作卻顯赫了起來,終成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偉大的記憶,并為這座小城帶來越來越多的資金、財富和關注。一個無用的人送給無用師的畫作卻真的有用起來。這該是怎樣的一個輪回?無用的事,真的無用嗎?
我也是臨近中年,才知茶的好處。
如果單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選擇。急不得惱不得,讓情急口渴的人早已棄它而去,三大杯可樂下肚,馬上去忙別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給自己時間。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喝的甚至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nèi)心和人生的滋味了。不同季節(jié)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時光占了你人生的大多數(shù),而心靜下來,茶里,卻總有滋味。
酒,我既討厭又喜歡。討厭的是應酬的酒,這樣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著為感情為態(tài)度為利益而要大口悶下去的好酒,我都替那酒可惜,可惜那好酒被當成了鑰匙。
真正好的酒卻讓我喜歡,往往是閑來無事或毫無目的之時,親朋好友間的小酌,沒有名頭大小,沒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潤澤了人生。
琴音更是靜下來面對自己的妙品,音樂雖然到處都有,可有太多音樂都是喧鬧的背景,有多少音樂是為你的悲喜而響起的?
新聞于我,是事業(yè)是功名,可從現(xiàn)實的角度看,常常是必須堅持的苦役。如若沒有強迫自己閑下來的愛樂時光,沒有同樣看似無用的飲酒品茶甚至發(fā)呆的時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負。于是我逐漸明白,正是這些無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時覺得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人生是條單行線,如若只為目的而忘了過程,人生,其實才真的是苦役。
到了該多做些無用的事,為無用的事正名也為人生正名的時候了。
茶、酒、琴又或者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讓心靜下來一些,讓生命分一些時間給看似無用的事,這才是目標。
心不靜,幸福來不了。人沒有更多與內(nèi)心對話的機會,生命鮮活不起來??傄袀€機會和忙亂告別,把更好的人生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