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平 唐欣彤 孫曉婷
長春工程學院
我國燃煤層燃鍋爐量大面廣,其熱效率低,能耗大,污染嚴重等問題十分突出。我國生物質資源主要以農作物秸稈為主,每年可產生7.05億噸秸稈。目前,我國的秸稈資源除了一部分用作還田肥料和動物飼料外,大部分都廢棄或就地焚燒[1,2],不但浪費了寶貴的能源,也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本文提出在層燃爐采用生物質與煤層燃氣化復合燃燒技術,推廣生物質能源利用,提高現(xiàn)有層燃爐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生物質與煤層燃氣化復合燃燒技術,即煤在爐排上采用層燃方式,而生物質以粉狀形態(tài)從爐膛上部噴入爐膛空間,進行懸浮燃燒,將煤的層狀燃燒和生物質的懸浮燃燒相結合,使兩種燃料的燃燒優(yōu)勢互補。通過合理控制一次風量,使部分煤發(fā)生氣化,產生煤氣,可減少燃煤煙塵排放。二次風用來攜帶粉狀生物質從爐膛上部噴入爐膛空間,二次風為生物質燃燒和煤氣燃燒提供空氣。該燃燒技術中用部分生物質代替煤,不僅減少了燃煤量,使煤層厚度減薄,而且減少了一次風量,降低了一次風速,從而降低了q3和q4熱損失。另外,二次風從上部空間給入,增強了氣流擾動,增加煙塵中可燃物在爐膛內的停留時間,所以有效減少了q3、q4熱損失,提高了燃燒效率。此外,生物質具有揮發(fā)份高,容易著火燃燒,且燃燒速度快,所以對穩(wěn)定爐膛燃料的著火和燃燒十分有利,擴大了層燃爐煤種適應性。
復合燃燒工況要綜合考慮燃燒效率和煙塵排放濃度。
以DZL6-1.25-AII層燃爐為例,分析復合燃燒技術的適宜燃燒工況。該層燃爐燃燒II類煙煤時,qv=350kW/m3,爐排面積 R=7.27m2,爐膛容積 V=14.295m3。當鍋爐改用該新型燃燒技術,燃料為煙煤和生物質組成的混合燃料時(煙煤燃料特性見表1,生物質燃料特性見表2。),爐膛容積熱負荷qv=350kW/m3,不僅能保證煤燃盡,而且也能使生物質燃盡。這是因為從大量生產經(jīng)驗和研究成果中得到可靠的qv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是層燃qv=350~450kW/m3,容量小于等于25t/h的室燃爐qv=227~349kW/m3,顯然qv=350kW/m3時,煤和生物質在爐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保證燃盡。
該燃燒技術中,煙煤在爐排上層燃燒,部分煤完全燃燒,部分煤氣化產生煤氣,生物質在爐膛中懸浮燃燒,但三者在爐膛中釋放的熱量應該滿足爐膛容積熱負荷qv=350kW/m3。由此計算得出以下燃燒工況,見表3。表3明確了各燃燒工況的混合燃料的組成及一次/二次風的理論空氣量和總的理論空氣量。
(1)分析各燃燒工況q3、q4熱損失
與單純的燃煤層燃技術相比,該燃燒技術中用部分生物質代替煤,減少了燃煤量,使爐排上的煤層厚度減薄,這樣有利于減小了q4損失。同時,爐膛上部空間布置二次風,不僅能及時補充燃燒所需空氣,而且增強了爐膛空間的氣流擾動;另外,生物質揮發(fā)份高,燃燒反應活性高,在較低的溫度下依然能夠保證燃盡率,這樣該燃燒技術也有利于減小q3熱損失。
表1 煙煤
表2 生物質燃料
表3 q v=350kW/m3 時各燃燒工況的混合燃料組成及理論空氣量
為了便于分析,假定燃燒條件(爐膛溫度、爐膛結構、過量空氣系數(shù)、燃燒方式)不變時,近似認為灰渣含碳量Clz和飛灰含碳量Cfh不變,這樣q4近似只與燃料量B成線性關系,不同燃燒工況下q4見圖3。
圖3
由圖3可見,當γ<4時,隨著γ的增加,q4急劇增加,當γ>4時,q4變化趨于平緩,這與混合燃料的組成及其燃燒方式和有關,與生物質相比,煙煤含碳量高,揮發(fā)份含量低,更難著火燃燒,另外,煙煤采用層燃,與空氣混合程度較差,所以煙煤燃燒產生q4較大,所以在γ<4時,隨著γ的增加,煙煤含量增加,生物質含量不斷減少,q4會急劇增加。當γ>4時,煙煤含量很大,趨近于1,其含量變化對q4影響很小,所以q4變化趨于平緩。
同樣,假定燃燒條件(爐膛溫度、爐膛結構、過量空氣系數(shù)、空氣動力場)不變時,近似認為煙氣中的CO含量和燃料的燃燒量B呈線性關系,這樣q3近似只與燃料量B呈線性關系,不同燃燒工況下q3見圖4。
圖4
由圖4可見,當γ<4時,隨著γ的增加,q3急劇增加,當γ>4時,q3變化趨于平緩。這與混合燃料的組成有關。隨著γ的增加,混合燃料中生物質質量含量逐漸下降,煤的質量份額逐漸增加,煤氣化產生的煤氣也會逐漸增加,而上部空間投入的二次風量在逐漸減少,使得爐膛空間氣流擾動減弱,所以當γ<4時,隨著γ的增加,q3急劇增加。當γ>4時,混合燃料中煙煤含量很大,趨近于1,其含量變化對煤影響q3的很小,所以q3變化趨于平緩。
綜合分析各工況的q3、q4的變化,可知γ<4時,燃燒效率高。
(2)分析各燃燒工況下的煙塵濃度
圖5
從圖5中可見,當γ<2時,隨著γ的增加,煙塵濃度μ急劇下降,當γ>2時,μ逐漸降低,變化趨于平緩。這與混合燃料的組成和燃燒方式有關,煙煤的理論煙氣量遠大于生物質的理論煙氣量,在γ<2時,隨著γ增加,煙氣總體積會隨著煙煤含量增加而增大;另外,與懸浮燃燒相比,層燃的飛灰份額非常小,所以隨著γ增加,燃燒產生的煙塵總量不斷減小。因此當γ<2時,隨著γ的增加,煙塵濃度μ會急劇下降。當γ>2時,混合燃料中煙煤含量很大,趨近于1,其含量的變化對于μ的影響很小,所以μ變化趨于平緩。
(3)分析結果
綜合分析各燃燒工況的燃燒效率和煙塵濃度,層燃爐采用該新型燃燒技術時,在qv=350kW/m3,混合燃料組成滿足2<γ<4時,鍋爐燃燒效率高,煙塵排放濃度低,此范圍為最適宜的燃燒工況。
(1)該燃燒技術中生物質懸浮和煤層狀燃燒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降低了q3、q4熱損失,提高層燃爐的燃燒效率。
(2)該燃燒技術為生物質燃料在層燃爐中應用探索出一條新路,為改進層燃爐熱效率低,解決污染嚴重問題找到了切實可行的有效辦法,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層燃爐采用該燃燒技術適宜的燃燒工況是2<γ<4,高效燃燒,潔凈環(huán)保。
4)采用該燃燒技術,改進了層燃爐的煤種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