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楊艷,周曉慧,鮑生有,莊勇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江蘇省高效園藝作物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南京,210014)
茄子在我國蔬菜產業(yè)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全國栽培面積78.2萬hm2[1]。江蘇沿江沿海等地區(qū)有喜食綠皮茄子習慣[2],綠茄種植面積大。但長期以來,種植的綠皮長茄以常規(guī)品種為主,不適宜設施栽培,具體表現(xiàn)為晚熟、商品性差,產量低。因此,亟需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生態(tài)條件、氣候特點和消費習慣,選育和推廣高產、優(yōu)質、適應設施環(huán)境栽培的綠皮長茄新品種。
蘇茄8號是由綠皮茄子自交系GE07和GE02配制而成的雜交品種。母本自交系GE07是由臺灣綠長茄(F1)與地方品種杭州紅茄的雜交后代經連續(xù)自交8代定向選育而成,較耐低溫弱光,早熟,商品果皮綠色,長條形,平均縱徑38 cm、橫徑3 cm,果肉較硬。父本自交系GE02是由臺灣綠長茄(F1)與地方品種新長崎長茄雜交后代經連續(xù)自交8代選育而成,較耐低溫弱光,中熟、商品果皮綠色、果實棒形,平均縱徑30 cm、橫徑5 cm,果肉綠白色。
2012年配制雜交組合,2013-2014年連續(xù)進行組合性狀的觀察鑒定。2015年和2016年進行多點生產試驗,組合(GE07×GE02)綜合表現(xiàn)突出,定名為蘇茄8號。該品種中早熟,果皮綠色、果面光滑,耐低溫弱光,連續(xù)坐果能力強,果實長棒形,商品性優(yōu),耐貯運。
①品種比較試驗 2013-2014年進行茄子品種比較試驗,小區(qū)面積為 18 m2,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行距60 cm,株距40 cm,對照品種為臺灣綠長茄。試驗結果表明(表1),蘇茄8號2 a平均前期產量比對照增產33.75%,總產量增加26.81%。
②生產試驗 2015-2016年在徐州市農業(yè)科學院、淮安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如皋市蔬菜研究所、贛榆縣蔬菜技術指導站進行了生產試驗。2 a小區(qū)面積為60 m2,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行距60 cm,株距40 cm,對照品種為臺灣綠長茄。試驗結果(表2)表明,蘇茄8號2 a平均前期產量960.69 kg/667 m2,比對照臺灣綠長茄(788.78 kg/667 m2)增產 21.79%,總產量增加16.73%。
2015年在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試驗地內進行蘇茄8號田間抗病性調查,以臺灣綠長茄為對照。由表3可知,蘇茄8號黃萎病 (5.20%、1.62)、病毒?。?.33%、1.43)的平均發(fā)病率與病情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表現(xiàn)為抗病;綿疫病的病情指數(shù)與對照差異不顯著。
2016年經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中心實驗室進行品質測定,蘇茄8號的VC含量為58.5 mg/kg,含可溶性總糖2.89%、蛋白質1.05%、可溶性固形物4.65%;對照臺灣綠長茄VC含量為45.3 mg/kg,含可溶性糖2.82%、蛋白質0.96%、可溶性固形物4.15%,說明蘇茄8號的綜合品質要優(yōu)于對照臺灣綠長茄。
蘇茄8號中早熟、始花節(jié)位9~10節(jié)。生長勢強,株型較直立,株高105 cm,開展度90 cm。葉片長卵形,綠葉綠莖。果實長棒形,果頂部略圓,果實順直,上下粗細均勻,平均縱徑35 cm,平均橫徑4.5 cm,單果質量250 g。商品果皮綠色,果面光滑,光澤度好。果肉緊實,耐儲運,食用品質佳。耐低溫弱光能力強,抗褐紋病、白粉病。適于江蘇地區(qū)保護地栽培和露地栽培。
表1 蘇茄8號品種比較試驗產量結果
表2 蘇茄8號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表3 蘇茄8號田間抗病性鑒定結果
江蘇地區(qū)進行保護地栽培時,早春栽培一般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苗齡60~70 d。秋延后栽培可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播種,苗齡30 d。露地栽培可在2月上中旬播種,苗齡60 d。采用高畦雙行定植,一般株距60 cm,行距50 cm,定植密度 1 800~2 000 株/667 m2。
根據(jù)品種特性制定重基肥、輕追肥,配合有機肥和生物肥等施肥措施。蘇茄8號需肥水量大,坐果前為防止旺長,要適當控制肥水。待門茄3~4 cm長后,開始澆水施肥。當植株平均坐果2個時,10~15 d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配施鉀肥及中微量元素,盡量少施磷肥,磷肥過多,果肉變硬,商品性差。為了進一步提高茄子后期產量,可追施葉面肥。
大棚栽培可采用雙稈整枝,當茄子門茄“瞪眼”時,摘除下部葉片和門茄以下的分枝,門茄以上的分枝要根據(jù)田間通風透光情況適時整枝,一般不再進行打杈,及時摘除老黃病葉。當夜間溫度低于15℃或高于35℃時,可于開花當日用番茄靈(20~30 mg/L)點花或噴花保果。在灰霉病多發(fā)地區(qū),應在溶液中加入0.1%腐霉利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3]。整個生長期加強對枯萎病、黃萎病、薊馬、蚜蟲、白粉虱等病蟲害防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