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漢忠(教師)
作品:
6月5日 晴
曾經到無錫惠山泥人研究所參觀。劉關張三顧茅廬,霸王別姬,昭君出塞,這些生動形象的藝術品用無聲的語言傳承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和非物質遺產。文化的傳承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要,我們要讓惠山泥人永遠高唱動聽的歌。
傳承傳統(tǒng)文化,守望我國的非物質遺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事物的發(fā)展離不開基礎。傳承文化也是一樣。如果我們不保護原有的文化基礎,又怎么談到去發(fā)展呢?非物質文化是文化中的精華??墒牵钊诉z憾的是這些精華現(xiàn)在卻在慢慢流失。古時的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在我國兩千年的歷史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而道教音樂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被日本指揮家小澤征爾說成要跪下來聽的《二泉映月》,其作者阿炳深受道教文化的影響。正是由于他擁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繼承了古代音樂的精髓,才寫出了一曲絕妙的《二泉映月》。如果我們放棄古代流傳的非物質菁華,那么二泉映月就將成為“絕唱”。為什么現(xiàn)在某些流行音樂,成為匆匆過客,就是因為它們沒有傳承古代音樂。同樣道理,我們要讓惠山泥人永遠高唱動聽的歌,就必須去學習和傳承古代惠山泥人的傳統(tǒng)藝術,繼承這寶貴的非物質遺產。
傳承是建立在保護的基礎上的,如果不傳承,保護也就失去了意義。傳承和保護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相互依存,又相互促進。阿福阿喜,形象可愛,憨笑可掬,這是惠山泥人幾百年來許多大師嘔心瀝血,努力創(chuàng)新的結果。他們繼承前人的聰明智慧,繼續(xù)拓展想象空間,發(fā)揚工匠精神,去努力,去鉆研,才有了惠山泥人璀璨的今天。但如果我們不去向在傳承惠山泥人的藝術上作出卓越貢獻的大師學習,讓他們門可羅雀,淡出歷史舞臺,這是對我國非物質遺產和對一度很輝煌的惠山泥人藝術的褻瀆和犯罪。
守望我國的非物質文化,因為它是中華文化的具體載體,是我國繁榮的保障,只有繼承,發(fā)展它們,我國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社會的穩(wěn)定也離不開文化,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同樣離不開文化。文化,特別是非物質文化,是國家繁榮的基礎。如果連基礎都不要了,我們又如何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呢?美國在攻打伊拉克之前,曾派出一支民事軍隊來對伊拉克進行文化侵略,以降低伊拉克人民對美國大兵的恐懼,并成功策反了伊拉克共和國衛(wèi)隊的軍官,使美國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勝利。由此可見文化具有多大的威力啊!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閃光的一部分的惠山泥人,我們怎么能不去珍惜,不去傳承呢?
傳承傳統(tǒng)文化,守望我國的非物質遺產,這是振興中華,迎接偉大祖國復興的基礎。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重視非物質文化,以便讓惠山泥人繼續(xù)高唱響亮而動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