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主席、歐洲理事會主席、歐洲央行行長,歐盟層面上最具實權的三個職位,明年都將面臨換屆。而德國至少對其中兩個要職具有濃厚的興趣,默克爾或將不得不做出取舍。
據德國《商報》的消息,默克爾總理更在意歐盟委員會主席的任命,力爭由德國人來出任該職位,為此她愿意犧牲歐洲央行行長一職。而此前,德國聯(lián)邦銀行行長魏德曼一直是歐洲央行行長的熱門人選。
魏德曼是緊縮貨幣政策的支持者,與當前歐洲央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反差。不過,近期種種現(xiàn)象顯示,歐洲央行有可能不再堅持其極度擴張性政策。德國政府可能不支持魏德曼參與行長角逐的傳言,則有可能為上述趨勢增添變數。
《商報》援引德國政府一高層匿名人士的消息稱,默克爾現(xiàn)在將歐盟委員會主席一職作為最高優(yōu)先級。此前,還從來沒有德國人擔任過歐盟委員會主席或央行行長職務。不過,歐盟委員會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委員會的首任主席(1958~1967年)卻是德國人哈爾施泰因,當時的歐共體只有六個成員國,規(guī)模不及如今的1/4。
德國聯(lián)邦銀行、德國聯(lián)邦政府都拒絕對人事問題置評。2019年5月舉行的歐洲議會大選將會對歐盟委員會主席人選產生重大影響。預計在此之前,歐盟各要職的人選問題不會明朗。
通常,歐洲議會內的人民黨團以及社會黨團會協(xié)商決定由誰來出任歐委會主席。但是,明年大選后,這兩大黨團很有可能無法取得多數席位,從而需要第三個黨團來共同協(xié)商。
《商報》還披露, 德國政府考慮推薦出任歐盟委員會的人選包括現(xiàn)任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歐洲議會人民黨團主席韋伯、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等人。該報援引政治、經濟圈內人士指出,央行行長看似位高權重,但由于歐洲央行獨立運作,原則上不受政治干擾,因此德國通過央行行長來左右歐元區(qū)貨幣政策的空間實際上非常小。相比之下,歐委會主席一職則具備左右歐盟總體經濟政策的能力。默克爾本人不久前也強調,德國今后在考慮歐洲問題時,應該更少地從金融視角出發(fā)。
而聯(lián)邦銀行行長魏德曼則曾在不久前對默克爾表示,如果德國政府決定推薦德國人出任央行行長,他愿意接受這一職位。但是,德國政府方面擔心,魏德曼在貨幣政策上的強硬立場已經招致了南歐國家的反感,因此去爭取歐盟委員會主席的職位才是更為穩(wěn)妥的方案。
就在今年7月,意大利一執(zhí)政黨高官表示,如果魏德曼成為央行新行長,將損害歐洲的團結。在此之前,魏德曼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多年的危機應對、刺激經濟政策之后,新任央行行長必須能夠收緊錢袋。
目前的央行行長德拉吉來自意大利,其任期將在2019年10月結束。德拉吉2011年上任前,也面臨德國人韋伯的競爭。后來,韋伯退出了歐洲央行,成為了瑞銀集團的董事長。
德拉吉的任期內,歐洲央行忙于應付歐元區(qū)債務危機,推出了史無前例的刺激經濟政策。德國聯(lián)邦銀行行長魏德曼是該政策的最主要反對者。?笏(摘自德國之聲中文網)(編輯/譚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