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璐 李濤
摘 要:通常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存在高差,令行動不便人士上下車?yán)щy。為克服困難,提出一種用于列車的無障礙夾層坡板,主要由板體、頂部搭接楔和底部搭接楔組成,重量輕,安全性高,與車廂和站臺搭接牢固、順暢,便于攜帶。
關(guān)鍵詞:無障礙裝置;夾層坡板;復(fù)合材料力學(xué);列車;站臺;萬能試驗機
中圖分類號:U270.3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8)16-0070-04
人們上下地鐵或高鐵列車時,??吹搅熊囓噹孛媾c站臺地面間存在5厘米至10厘米的高差,令老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人士上下車?yán)щy,見圖1和圖2。這是列車和站臺設(shè)計時刻意而為之的。一些列車下方安裝有彈簧,用于減小振動感。當(dāng)列車下方為空氣彈簧時,空氣彈簧能感應(yīng)車廂的載重量。載重量增加時空氣彈簧自動充氣,載重量減小時空氣彈簧自動排氣,使車廂地板和軌道的高差始終保持在110厘米。而站臺地面高度為100厘米至105厘米,造成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5厘米至10厘米的高差[1]。在極端情況下,靠站臺的空氣彈簧破裂,或兩側(cè)的空氣彈簧同時破裂,整個列車會向站臺傾斜或整體下沉。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5厘米至10厘米高差的好處是,防止極端情況下車門下端抵住站臺而無法打開。此外,車輪會隨著運營時間逐漸磨損,這使車輪直徑逐漸減小。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5厘米至10厘米的高差也為車輪的磨損留出一定空間。
對于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5厘米至10厘米高差的問題,目前有一些相近的解決方案。魏蓂(2004)針對目前客站內(nèi)客車車輛與高站臺間存在的空隙對旅客安全乘降造成影響的現(xiàn)狀,提出了采用土建和設(shè)備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案[2]。該兩種方案僅適用于列車和站臺間存在水平空隙的問題,對于高差的問題不完全適用。錢鈺鈞(2015)設(shè)計一種無障礙坡板,該坡板由第一踏板總成、第二踏板總成和縱向連接總成組成,但未說明斜板與臺階頂部和臺階前方的搭接情況[3]。胡笑蘭(2016)等設(shè)計一種用于站臺與公交車間縫隙的鏈接,主要由波紋板和臨空邊緣側(cè)板組成無障礙斜板,但未做詳細說明[4]。江喜來(2016)等設(shè)計一種無障礙斜板結(jié)構(gòu),該斜板由平板、支撐板、擋邊和中空肋柱等組成,但未說明斜板與臺階頂部和臺階前方的搭接情況[5]。季曉閩(2016)等設(shè)計一種分體式無障礙斜板結(jié)構(gòu),該斜板包括兩對稱的平板在中部通過一粘片連接,平板為碳纖板或玻纖板,平板的外側(cè)分別設(shè)有擋板,但未說明斜板與臺階頂部和臺階前方的搭接情況[6]。楊瀛(2016)設(shè)計一種組合式無障礙坡道,該坡道包括自上而下寬度依次遞增的若干坡道層,所有坡道層的一端均對齊,在每個坡道層的另一端均連接有斜板,每個坡道層的寬度均比其頂部的坡道層寬一個斜板的寬度,該坡道適用于具有固定高度的臺階,但對于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的高差變化的情況,該坡道不便于調(diào)整坡度[7]。
本研究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列車的無障礙夾層坡板,不僅解決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高差造成行動不便人士上下車?yán)щy的問題,且坡板重量輕,安全性高,與列車車廂和站臺搭接牢固、順暢,在不使用時便于攜帶。本研究立足于復(fù)合材料力學(xué)[8],尤其是謝馨媛(2013)[9]、李濤(2013,2013,2014,2014)等[10][11][12][13]、楊陽(2016)[14]、韋斌凝(2017)[15]等對夾層板受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種列車無障礙夾層坡板。
1 技術(shù)方案
見圖3,一種用于列車的無障礙夾層坡板,包括板體、頂部搭接楔和底部搭接楔。頂部搭接楔搭接在列車車廂地面上;底部搭接楔搭接在站臺地面上。
坡板傾斜的正方向與反方向定義為受力方向,與受力方向垂直且為水平的方向定義為非受力方向,見圖3。
見圖4,板體為矩形板。板體在非受力方向總的寬度不小于1米,且不大于列車車門和站臺屏蔽門的有效寬度。板體的坡度不大于1:8。為了防止拐杖頭和輪椅前面的小輪滑出,板體的非受力方向的臨空邊緣設(shè)置遮擋板,遮擋板高出板體上表面不小于50mm,兩側(cè)遮擋板間的凈距不小于1米。見圖5和圖6,板體為夾層板,包括上、下兩層面板和中間層芯板。上、下兩層面板的厚度都小于芯板的厚度。上、下兩層面板的強度、剛度和密度都不小于芯板的強度、剛度和密度。面板和芯板可靠粘結(jié),粘結(jié)強度不小于芯板的強度。為了保護板體的邊緣,板體邊緣有槽型塊包裹。槽型塊的強度不小于面板的強度。槽型塊與板體可靠粘結(jié),粘結(jié)強度不小于槽型塊或面板的強度。板體的非受力方向的臨空邊緣的槽型塊與遮擋板成為一體。坡板滿足現(xiàn)行無障礙設(shè)計規(guī)范[16]。
當(dāng)上、下面板為相同材料時,芯板的彎矩允許值按式(1)計算,上、下面板的彎矩允許值按式(2)計算[10]:
當(dāng)Mmax≤Mu1且Mmax≤Mu2且Qmax≤Qu1時,板體滿足承載力驗算。
見圖7,頂部搭接楔為三棱柱體。為了通行順暢,其高度與板體的厚度相等。其寬度與板體的寬度相等。其位置與板體對齊。其上表面的坡度不大于1:8。在使用時,其下表面與列車車廂地面平行。其下表面與其側(cè)表面垂直。其下表面與其背表面垂直。其下表面與列車車廂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不小于1:8。頂部搭接楔滿足現(xiàn)行無障礙設(shè)計規(guī)范[16]。
見圖8,底部搭接楔為三棱柱體。為了通行順暢,其高度與板體的厚度相等。其寬度與板體的寬度相等。其位置與板體對齊。
其上表面的坡度不大于1:8。在使用時,其下表面與站臺地面平行。其下表面與其側(cè)表面垂直。其下表面與其背表面垂直。其下表面與站臺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不小于1:8。底部搭接楔滿足現(xiàn)行無障礙設(shè)計規(guī)范[16]。
見圖9和圖10,板體與頂部搭接楔間有合頁連接。合頁上有螺釘孔。合頁的一個頁用螺釘固定于板體的受力方向的上邊緣,另一個頁用螺釘固定于頂部搭接楔下表面。當(dāng)坡板不使用時,通過改變合頁兩個頁的夾角,即改變板體與頂部搭接楔間的夾角,將坡板折疊起來,起到便攜的作用,見圖11。
見圖9和圖12,板體與底部搭接楔間有合頁連接。合頁上有螺釘孔。合頁的一個頁用螺釘固定于板體的受力方向的下邊緣,另一頁用螺釘固定于底部搭接楔上表面。當(dāng)坡板不使用時,個通過改變合頁兩個頁的夾角,即改變板體與底部搭接楔間的夾角,將坡板折疊起來,起到便攜的作用,見圖11。
見圖9和圖13,板體側(cè)表面與頂部搭接楔側(cè)表面間有角度固定裝置,用于固定板體與頂部搭接楔間的角度。見圖9和圖14,板體側(cè)表面與底部搭接楔側(cè)表面間有角度固定裝置,用于固定板體與底部搭接楔間的角度。角度固定裝置有兩個臂,兩個臂上有螺釘孔,一個臂用螺釘固定于板體側(cè)表面,另一個臂用螺釘固定于頂部搭接楔側(cè)表面或底部搭接楔側(cè)表面。
見圖9、圖15和圖16,在角度固定裝置的兩個臂的連接處,其中一個臂上固定有螺栓,另一個臂上有臂孔洞,臂孔洞的直徑大于螺栓的直徑,螺栓穿過臂孔洞。螺栓穿過臂孔洞后,再穿過一個墊片,該墊片有一墊片孔洞,墊片孔洞的直徑大于螺栓的直徑,螺栓穿過墊片孔洞。螺栓穿過墊片孔洞后,有一個螺母,該螺母與螺栓配套,螺母用于擰緊螺栓。墊片孔洞的直徑不大于螺母的外尺寸。螺母在環(huán)向外表面有助擰齒,助擰齒便于用手?jǐn)Q緊螺母。角度固定裝置的兩個臂的相互接觸面有鋸齒,當(dāng)螺母與螺栓擰緊時,兩個臂的鋸齒相互咬合,導(dǎo)致兩個臂間的角度固定,進而固定板體與頂部搭接楔或底部搭接楔間的角度;當(dāng)螺母與螺栓擰松時,兩個臂的鋸齒相互脫開,導(dǎo)致兩個臂間的角度可變,進而板體與頂部搭接楔或底部搭接楔間的角度可變。角度固定裝置的轉(zhuǎn)軸與合頁的轉(zhuǎn)軸相同。
2 試驗驗證
試驗對象為一種用于列車的無障礙夾層坡板。共10個樣本。平均重量為2.8千克。
板體在非受力方向總寬度為1.05米,在受力方向的總長度為0.9米,坡度為1:9。板體的上、下兩層面板的厚度皆為1.4毫米,芯板的厚度為6毫米。上、下兩層面板的材料為聚丙烯樹脂,屈服強度為25MPa,彈性模量為2000MPa,密度為0.92克每立方厘米;芯板的材料為發(fā)泡聚苯乙烯,抗壓強度為13MPa,抗拉強度為25MPa,抗剪強度為11MPa,彈性模量為424MPa,密度為0.024克每立方厘米。面板和芯板間采用黏膠可靠粘結(jié)。
頂部搭接楔的材料為聚丙烯樹脂。高度為7毫米。寬度為1.2米。長度為100毫米。上表面的坡度為0.07。下表面與潮濕的列車車廂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為0.2。
底部搭接楔的材料為聚丙烯樹脂。高度為7毫米。寬度為1.2米。長度為100毫米。上表面的坡度為0.07。下表面與潮濕的站臺地面間的摩擦系數(shù)為0.2。
將頂部搭接楔搭接在高度為10厘米的臺階頂部,底部搭接楔搭接在臺階前方。采用電子式萬能試驗機[17]對坡板跨中施加集中荷載,以荷載-位移曲線突然下降為破壞判別標(biāo)準(zhǔn),單調(diào)加載直到破壞。10個樣本的極限承載力見表1。
按式(1)至式(5)計算,得到坡板的計算極限承載力為1.1297kN。10個樣本的試驗極限承載力的均值為1.1532kN,高于計算極限承載力2.08%。
3 結(jié)語
本研究提供了一種用于列車的無障礙夾層坡板,解決了列車車廂地面與站臺地面間高差造成行動不便人士上下車?yán)щy的問題。坡板重量輕,平均重量為2.8千克。安全性高,滿足現(xiàn)行無障礙設(shè)計規(guī)范,且試驗極限承載力的均值高于計算極限承載力2.08%。頂部和底部搭接楔與列車車廂和站臺間的摩擦系數(shù)0.2,合頁受力合理,角度固定裝置可靠固定頂部和底部搭接楔的角度,因此坡板搭接牢固。在不使用時可折疊起來,便于攜帶。
參考文獻
[1]GB/T 12817-2004,鐵道客車通用技術(shù)條件[S].
[2]魏蓂.鐵路旅客列車與高站臺間空隙的解決方案[J].鐵道勘測與設(shè)計,2004,(6):29-30.
[3]錢鈺鈞.無障礙坡板:中國,201521074431.9[P].2016-05-18.
[4]廈門新凱復(fù)材科技有限公司.無障礙斜板:中國,20163043 8382.6[P].2017-02-15.
[5]廈門新凱復(fù)材科技有限公司.一種無障礙斜板結(jié)構(gòu):中國,201620975354.2[P].2017-05-10.
[6]廈門新凱復(fù)材科技有限公司.一種分體式無障礙斜板結(jié)構(gòu):中國,201620972429.1[P]. 2017-04-19.
[7]楊瀛.一種組合式無障礙坡道:中國,201620096914.7[P].2016-09-28.
[8]劉錫禮,王秉權(quán)同.復(fù)合材料力學(xué)基礎(chǔ)[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4.
[9]謝馨媛.輕木夾層板彎曲性能分析[D].廣西大學(xué),2013.
[10]李濤,韋斌凝.一種木材夾層板的抗彎承載能力[J].科技資訊,2013,(32):59-62.
[11]李濤,劉韡堃,韋斌凝.以各向同性材料為面板的木材夾層板在橫力彎曲時的內(nèi)力[J].中國科技縱橫,2013,(24):116-120.
[12]李濤.以各向同性材料為面板的木材夾層板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應(yīng)力[J].中國科技縱橫,2014,(8):118-120.
[13]李濤.輕木夾層板的可靠度研究及實驗[D].廣西大學(xué),2014.
[14]楊陽.輕木夾層板力學(xué)性能分析[D].廣西大學(xué),2016.
[15]韋斌凝,徐華明,李濤.輕木夾層板可靠度分析的有限元模擬與試驗[J].廣西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7,42(1):142-147.
[16]GB50763-2012,無障礙設(shè)計規(guī)范[S].
[17]GB/T16491-1996,電子式萬能試驗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