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1993年,張少華以近六十歲高齡正式進軍電視熒屏。25年來,從邊邊角角的小人物,到《我的丑娘》挑梁擔(dān)綱女主角,再到高捧“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杯……無論是現(xiàn)代生活里含辛茹苦的平凡母親,還是年代大戲中滿腔家國情懷的老者,張少華都能夠憑借細(xì)膩扎實的演技和情感充沛的真摯表達,成就一個個經(jīng)典的熒幕形象。在北京衛(wèi)視正在熱播的年代傳奇大戲《娘道》中,張少華再塑母親形象,出演民國時期黃河岸邊大家族隆家的最高掌權(quán)人——隆老夫人。劇中,隆老夫人憑借智慧與胸懷,多次在隆家陷入危難之際力挽狂瀾,是整個家族也是整部戲的“中流砥柱”。同時,隆老夫人與主人公瑛娘(岳麗娜飾)之間的恩怨情仇與復(fù)雜糾葛,也是該劇貫穿始終的重要線索,帶來起伏跌宕的精彩故事。近日,張少華接受了北京電視臺的獨家專訪,與記者聊起了《娘道》臺前幕后的創(chuàng)作故事。
張少華和郭靖字的合作要一直追溯到電視劇《鐵梨花》,在那部抗戰(zhàn)傳奇中,不僅讓觀眾記住了剛毅勇敢的傳奇女性鐵梨花(陳數(shù)飾),張少華飾演的官家老太太也讓人印象極其深刻。自那之后,《大秧歌》、《勇敢的心》、《將·軍》,張少華用“神交”來形容與郭靖宇的默契合作,“彼此要說什么,好像不用說出來,對方也都能懂。”也正因為這種難得的理解與默契,才有了一部又一部的精品良心劇,一個又一個的經(jīng)典角色。至今讓張少華記憶最深的,是《將·軍》中一場13分半的獨角戲。談及此次在《娘道》中的戲份,張少華坦言其吃重程度絕不遜于之前任何一部劇。
“臺詞量Ⅱ阿,郭導(dǎo)的要求啊,每次都讓我覺得上他的戲就是場考試。”張少華介紹道,“首先說臺詞,近200句的一場戲,我和史可老師對著演,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必須一氣呵成,我得對得起郭靖宇費大工夫?qū)懙暮帽咀?!”此外,張少華透露,因為這個角色的復(fù)雜性,包括集中在她身上的個性矛盾和人生歷程的一波三折,都讓隆老夫人變得格外立體、豐富?!肮赣顚?dǎo)演跟我說,這個角色咱得有突破,不能演成過往概念化的那種形式,不能單說是慈祥或者背負(fù)委屈、忍辱負(fù)重的某一面,得不一樣?!笔冀K有壓力,一直求突破,成為張少華拍攝整部戲的心路歷程。在片場,張少華每次都能收獲導(dǎo)演郭靖宇、對手戲演員和服化道備部門的掌聲與肯定。
而《娘道》這場考試,還迎來了一道“超綱題”。在開拍之初,張少華便因重癥肺炎高燒入院,整整燒了37天,從106斤瘦到僅有70斤;治愈出院后,摔了個大跟頭,兩只腳的骨頭關(guān)節(jié)全部變黑,醫(yī)生要求添置助扶囂行走;有一次連夜通告,下戲之后開始嘔吐,緊急住院查出急性腸梗阻,第二天就來了場“開膛破肚”的大手術(shù)。講到動情處時,張少華不禁潸然淚下,卻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身體,更是因為《娘道》劇組對她的情義?!皬淖铋_始肺炎住院,我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要求換人,畢竟這一病就耽誤劇組好多事兒呢。但郭靖字當(dāng)時就回了我三句話:堅決不換;好好治療;我們等。再然后要做開膛破肚12針的大手術(shù),我叉請求,你們還是換人吧。郭導(dǎo)還是就回了一句話說:不著急,等老太太康復(fù)。我的命不值錢,但我在手術(shù)臺上的時候,我就想,我得活啊,我要活著拍完這107場戲,去報答他們的信任與恩情啊?!?/p>
病痛、年邁,但都擋不住張少華對演藝事業(yè)的赤忱。在《娘道》開播發(fā)布會上,全體主創(chuàng)簇?fù)碓趶埳偃A身邊,輪椅上發(fā)表感言的她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盀槭裁匆喴蝸砟?,有一回在屋里,平地兒,我愣摔了一大跟頭,兩個腳腕子都給摔腫了。但其實這不是輪椅,這是我的寶馬(笑),當(dāng)時治完,一個星期后我坐著它進組拍戲,把之前落下的和后頭寫完的一口氣全給補上了!”老人家對演戲源于心底的摯愛,也無時不刻地感染著劇組每一個人。“服化部門不嫌棄我身上沒力氣頂不住造型,不厭其煩地反復(fù)修妝,食堂師傅給我準(zhǔn)備特餐中的特餐,每天比別人多一碗湯,里面給擱上根海參。每個小細(xì)節(jié)我都記著呢,他們都是特別貼心特別好的人。”而張少華開工前也都買上幾箱飲料犒勞工作人員,她說每次聽見小孩喊她張奶奶,都會滿心歡喜。與此同時,張少華還是個喜歡跟年輕人親近的“潮人老太”,不僅玩轉(zhuǎn)微博親力親為回復(fù)網(wǎng)友,還申請了自媒體的電臺賬號,時不時與聽眾分享互動。“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多么熱愛我的工作。郭導(dǎo)說我還能演二十年,我也堅信,自己要繼續(xù)演下去。對我來說,不演戲就是浪費生命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