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張博洋,胡彥民,田 輝*
(1.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2.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 農(nóng)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玉米主要用于淀粉、酒精、飼料、醬油、制藥、玉米胚芽油等的加工,少量用于食用[1]。2015—2016年,我國玉米產(chǎn)量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作為農(nóng)業(yè)大國,我國近年來的玉米產(chǎn)量都在2億t以上,而每1萬t玉米就能夠分離出約700 t的胚芽[2]。其中的玉米胚芽蛋白質可作為蛋白質添加劑,廣泛用于糕點、面包、植物蛋白質飲料、干酪、藥用膠囊和肉制品中[3-4]。1975年GREEN和PHILLIPS用未熟玉米的幼胚培養(yǎng)出胚性愈傷組織并成功誘導出植株以后,以此技術為基礎的突變體篩選和轉基因研究日益增多[5-6]。其中,愈傷組織的誘導和繼代是關鍵的一步,影響其組織培養(yǎng)技術發(fā)揮作用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幼胚的提取。
現(xiàn)有的玉米脫胚機主要用來分離成熟的玉米胚芽,且存在破碎率高的問題,有干法提胚、濕法提胚和半濕法提胚3種方法,又可分為立式和臥式2類傳動方式。如馮少嶺等[7]設計的TPJ650×1140新型半濕法玉米脫胚機。玉米幼胚長度僅有1~2 mm且對脫胚要求較高,要求胚芽完整,現(xiàn)有的玉米脫胚裝置不適合玉米幼胚的提取。目前,提取玉米幼胚的方法是在無菌條件下,以70%乙醇表面消毒后人工用專用鑷子剝離穗中部的幼胚[8]。其缺點是效率低、不易操作、不能滿足批量作業(yè)的需求。針對以上情況,本研究設計了一種用水壓分離玉米幼胚的提取裝置,該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脫出胚芽完整等優(yōu)點,對研究人員和相關產(chǎn)業(yè)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所設計的玉米幼胚提取裝置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其結構如圖2所示。玉米依次通過加料斗、切削裝置、傳送裝置、篩選和收集裝置,完成削皮、幼胚提取等工作。首先通過加料斗加入嫩玉米,然后經(jīng)過加料斗底部的傾斜部位依次有序地落入切削機構的三角托板,在增磨滾筒的導向作用下,利用三角托板的傾斜角度完成嫩玉米的自旋和前進。其中,主動滾筒的動力源采用減速直連電機。之后嫩玉米由仿形刀具去除種皮,廢料落入收集箱。然后,嫩玉米沿著托板進入脫胚機構,由輸送帶將削去種皮后的嫩玉米在57系列行星減速步進電機的驅動和傳動軸自轉的條件下進行平穩(wěn)輸送(因同步輪與固定式同步帶嚙合,輸送軸轉動)。同時,在箱體左側的噴頭上安裝的顏色傳感器檢測到玉米,夾持機構帶動噴頭開始移動,并且噴頭會與輸送帶保持同步(顏色傳感器將物體顏色同已經(jīng)標定過的玉米顏色進行比較來檢測顏色[9],當2個顏色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吻合時,通過自動控制電機實現(xiàn)噴頭與玉米的同步)。最后,當玉米輸送至同步輪與同步帶終止嚙合處,傳動軸和玉米停止自轉,隨后從箱體一側的落料口掉落。當所有玉米脫胚工作完成后,拉出篩板即可收集玉米幼胚。
圖1 玉米脫胚流程
1.種皮收集箱; 2.支架; 3.加料斗; 4.切削機構; 5.幼胚收集箱; 6.同步噴水機構; 7.輸送機構; 8.57系列減速步進電機; 9.分級篩選機構圖2 水壓式玉米幼胚提取裝置虛擬樣機
在玉米幼胚離體培養(yǎng)時,愈傷組織的誘導和繼代對玉米幼胚的要求很高,所以要盡可能保證幼胚的完整性。首先選擇水泵來完成水的循環(huán)流動和調節(jié)所需的壓強。經(jīng)對比,自吸泵具有小巧、方便可靠、修理方便、效率高和壽命長等一系列優(yōu)點,選取PHJ-750A型自吸泵。在泵的出水口安裝調壓閥實時調整水壓大小。在取胚部分,采用柱式噴頭利用水壓分離法脫胚,噴頭參考玉米尺寸設計為:長200 mm,寬40 mm。
控制系統(tǒng)流程圖如圖3所示。硬件電路主要由單片機、顏色傳感器、步進電機和PC上位機組成。采用軟件延時實現(xiàn)電機速度的控制,采用定時器的定時常數(shù)實現(xiàn)步進電機的間歇運動??刂葡到y(tǒng)硬件電路圖如圖4所示,驅動器選用的型號是SH-20806E,它具有速度可調、保護電路的作用。并選用24BY和57系列型兩相四線制步進電機[10]。
工作時該電路在單片機的控制下可以實現(xiàn)的功能如下:
1)控制57系列減速步進電機做勻速運動;2)24BY步進電機實現(xiàn)噴頭和玉米運動同步;3)顏色傳感器檢測到玉米時步進電機開始工作;4)步進電機轉到固定步數(shù)時快速反轉回到輸送裝置頂部準備下一輪工作。
圖3 玉米幼胚提取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流程
經(jīng)過試驗,每個玉米的平均脫胚時間約為12 s。設定57步進電機轉一圈需要7 s,同時為了能在規(guī)定的12 s內完成脫胚工作,將由24BY步進電機控制的噴頭與玉米的同步距離設置為A2。計算過程如下:
A1=2πr≈470 mm
(1)
(2)
v玉米=v滾筒=v滾筒軸=67.1 mm/s
(3)
(4)
(5)
(6)
圖4 玉米幼胚提取裝置的步進電機電路圖
式中,r=75 mm為滾筒半徑,A1為滾筒周長,A2為步進電機需要同步的距離,A2=A1。ω玉米為玉米的角速度,r玉米為嫩玉米半徑,取r玉米≈20 mm,n為57步進電機的轉數(shù)。
由式(1)—(5)可知,6 s轉動了0.62圈;14 s轉了1.24圈,可得式(6)即同步距離為800 mm時,經(jīng)過12 s就可以完成一個玉米的脫胚作業(yè)。所以當傳感器檢測到玉米時,24步進電機開始工作并與57步進電機保持同步持續(xù)時間為12 s,步進距離為80 cm時完成一個玉米的脫胚任務。
用keil軟件對步進電機編程,首先初始化單片機,設置變量以及有無玉米時步進電機的狀態(tài)。然后對寄存器和功能模塊初始化,給定速度初始值,其次調用速度、方向和定時中斷子程序,最后測試程序并完善步進電機的閉環(huán)控制。
3.1.1 多因素正交試驗的設計 為了滿足脫胚要求,在噴頭與玉米的垂直角度(零度)、噴孔尺寸、數(shù)目確定的情況下進行了樣機試驗,分別確定了脫胚距離(噴頭到玉米的距離)、脫胚壓強(水泵出水口壓強)和脫胚時間(水對玉米的作用時間)3個因素,由三者共同作用時測得的實際脫胚率(實際脫胚率=脫胚率-胚芽損傷率)為玉米幼胚提取機的重要指標。針對影響實際脫胚率的多因素問題,基本的研究思路是如何制定試驗方案以盡可能減少試驗次數(shù),并能對試驗結果進行有效的統(tǒng)計分析,最終目的是分析各因素對脫胚影響的權重以及尋求較優(yōu)試驗方案[11-12]。
綜上,采用三因素兩水平L8(23)正交設計方法[13-14]進行玉米幼胚提取試驗,在脫胚距離、脫胚壓強和脫胚時間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計算實際脫胚率。試驗暫不考慮因素間的交叉作用,正交試驗設計因素及其水平見表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
3.1.2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及較優(yōu)組合方式 對8種方案進行脫胚試驗,脫胚時間從6 s逐漸增加到12 s;脫胚壓強從0.25 MPa逐漸增加到0.40 MPa;脫胚距離從30 mm逐漸增加到60 mm,試驗結果見表2,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獲得最優(yōu)決策。本試驗采用極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所占權重大小,進而確定各因素的試驗順序。實際脫胚率越大,脫胚效果越好。實際脫胚率的極差分析見表2的R,在正交試驗極差分析中,R值越大說明該因素的權重越大,由此可見,影響實際脫胚率的主要參數(shù)為脫胚時間,其次是脫胚壓強,然后是脫胚距離。
表2 正交試驗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
為確定最優(yōu)的脫胚時間,在脫胚壓強0.40 MPa、脫胚距離55 mm的條件下分別設置脫胚時間為6、8、10、12、14、16 s進行單因素試驗。玉米旋轉速度為0.02 m/s,統(tǒng)計結果如圖5所示??梢钥闯?,在6~11 s時,隨著脫胚時間的延長,玉米實際脫胚率不斷提高,在12 s左右時實際脫胚率達到了最大值,約91%,胚芽的損傷率在3%以內,滿足設計要求。
圖5 脫胚時間對實際脫胚率的影響
為了確定脫胚壓強,在脫胚時間12 s、脫胚距離60 mm的條件下設置脫胚壓強分別為0、0.1、0.2、0.3、0.4、0.5、0.6、0.7 MPa。統(tǒng)計結果如圖6所示,可見,隨著壓強增大,脫胚率不斷增加,但胚芽損壞率也在不斷增加。由圖6可得,脫胚壓強為0.30~0.40 MPa,實際脫胚率較高。
圖6 脫胚壓強對實際脫胚率的影響
在脫胚壓強0.40 MPa、脫胚時間12 s的條件下分別設置脫胚距離30、40、50、60、70、80、90、100 mm進行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隨著脫胚距離的增大,實際脫胚率先增大后減小,胚芽損傷率均小于5%。脫胚距離在30~50 mm時,雖然水壓較大但噴水面積較小,噴水面積對脫胚率的影響大于脫胚壓強的影響;當脫胚距離為50~60 mm時,脫胚效果較好,脫胚率達到最大值;當脫胚距離為60~80 mm時,距離相對較遠,噴水面積較大但脫胚壓強較小,脫胚壓強對脫胚率的影響大于噴水面積的影響。
圖7 脫胚距離對實際脫胚率的影響
水壓式玉米幼胚提取機具有易操作、效率高和胚芽完整等優(yōu)點,可同時完成種皮切削、脫胚和篩選作業(yè),符合玉米幼胚離體培養(yǎng)的試驗要求。輸送機構及其控制系統(tǒng)可以有效地在輸送玉米的同時完成玉米的自轉,實現(xiàn)玉米的動態(tài)輸送,其次,步進電機的間歇運動節(jié)水節(jié)能。經(jīng)過在原型機上進行試驗,水壓式玉米幼胚提取機較適宜的脫胚距離為50~60 mm、脫胚壓強為0.30~0.40 MPa、脫胚時間約為12 s,此時實際脫胚效率可達90%以上。與手工提取玉米幼胚相比,該機器提高了脫胚效率并實現(xiàn)了玉米幼胚的自動化提取。因實驗條件及樣機工藝限制,本研究僅針對3個參數(shù)在較小范圍內進行了正交試驗,尚未得出最佳的脫胚參數(shù),下一步需繼續(xù)優(yōu)化工藝后在樣機上進行多因素試驗,確定該裝置的最佳提胚參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