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
媽媽詞典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但會時不時地嘮叨一下。寶寶們被嫌棄的理由五花八門,從“看你房間亂得跟什么一樣”到“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和睡”。于是有網(wǎng)友制作了《暑期回家求生指南》。其實并不是媽媽蠻不講理,而是攥在她們手中的“詞典”和我們的不同,同一個詞的解釋在她們和我們眼里有著天壤之別。有人把這些詞歸納成了幾個系列。
“媽媽溫度”指的是媽媽對冷熱的感知能力,她們對“冷”異常敏感,對“熱”卻又是極度遲鈍,冬天必須穿棉襖棉褲,春秋必備秋褲,好不容易到了夏天可以穿得漂漂亮亮的,告別土氣的打扮,但媽媽覺得晝夜溫差過大,一定要你拿上外套;“媽媽體重”指的是只要女兒沒達(dá)到150斤,媽媽都覺得她太瘦了,堅持認(rèn)為胖點才有福,胖點才健康;“媽媽時間”指媽媽心中的時間永遠(yuǎn)比鐘表上的快幾個小時,比如:“這都中午了你怎么還不起床!”“半夜了還不回家!”其實時間剛剛過了早上8點和晚上8點……
小時候我們覺得媽媽太嘮叨,可長大后我們才明白,這些詞語包含了沉甸甸的母愛。
整點拖延癥
在年輕人中,拖延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罢c拖延癥”即拖延癥的一種,指某些拖延癥患者會以“等到幾點就開始做某事”為借口來拖延計劃,從而實現(xiàn)再玩一會兒的目的。
比如說現(xiàn)在是晚上10:03,你在玩手機,想著到了10點半就睡覺,然而刷著刷著手機,時間轉(zhuǎn)眼就到了10:35,這時你又會想著11點一定睡,以“整點拖延癥”為借口將睡覺時間一再延遲,結(jié)果就是第二天只好頂著兩個黑眼圈。正如人們調(diào)侃的那樣,“說什么效率萬歲,等10分鐘我馬上準(zhǔn)備”,令人發(fā)笑。
雖然網(wǎng)上流行一種說法:DDL(截止日期)是第一生產(chǎn)力。但是拖延癥畢竟是一種不好的習(xí)慣,光陰易逝,奉勸諸君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早日擺脫“整點拖延癥”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