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講一個冷笑話:荷蘭大畫家老勃魯蓋爾其實并不老,終年不過44歲,他的兒子小勃魯蓋爾倒活到了72歲。
老勃魯蓋爾以農村題材的畫著稱,小勃魯蓋爾則追隨他父親,并臨摹過父親的許多作品。父子二人現(xiàn)存的許多畫作,都在描述荷蘭人的日常生活情景,例如雪中打獵、農民婚禮等,堪稱荷蘭版的《清明上河圖》。藝術評論家邁克爾·吉布森認為,小勃魯蓋爾的作品太寫實了,沒父親的那么深邃。
比如,老勃魯蓋爾有一幅奇妙的畫,叫作《伊卡洛斯的墜落》,被收藏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
伊卡洛斯的故事眾所周知:希臘神話中的少年和父親一起用蠟在身上粘了一對自制翅膀,飛離克里特島;因為離太陽過近,粘住翅膀的蠟被烤得融化了,伊卡洛斯跌落海中死去。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初的飛翔悲劇之一。人夢想著飛翔,卻被命運擊折。他墜海的瞬間,可以多么動人呢?
然而老勃魯蓋爾的畫里,呈現(xiàn)的是另一幅場景。在這幅畫里,先吸引人注意的,是低頭犁地的農民、田野與馬駒。暖色調的衣裳,在整體碧藍的色調里尤其顯眼。接著是山坡上放羊的牧人,雙手環(huán)抱,拄著一根木棍,望著左側的天空。下方是大海,張帆的大船浩然離開海灣向遠方的海平面駛去。視點選在高高的海岬上,描繪出一片完美的海岸風景。
風景如此美麗清澈,那作為主角的伊卡洛斯呢?
觀眾得非常細心,才能看到畫面右下角,在一片碧藍海浪里,陽光照著兩條即將被淹沒的腿以及海面上散落的白色羽毛。那就是伊卡洛斯。他剛企圖追求人類的極限飛翔,剛失去了翅膀,剛墜落進大海。
然而農民低著頭犁地,牧人悠閑地轉開了眼睛,沒有人看見天空落下的這個少年,沒有人知道這一幕地道的希臘悲劇情景。船上的水手是否看見有人墜落?不知道,但他們似乎無動于衷。整幅畫都十分寧靜、澄澈、冷靜、嫻雅。馬在耕地,羊在吃草,人在勞動或休息。
飛翔的伊卡洛斯獨自死去。
魯迅先生說過一段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而勃魯蓋爾的這幅畫,更殘忍一點:人的悲歡豈止不相通,大多數(shù)時候是全然麻木無感的。勃魯蓋爾并不刻意抨擊這一點。他畫了一輩子農民,很了解普通農民,或曰普通庸碌人民的本性。他只是平靜地描述了這一點,一幅風景畫,一群各安其所的人,一個不起眼的海難者以及他最后留下的兩條腿與翅膀。
大多數(shù)人或有意或無意地,避開了他人的悲劇,個體的悲劇對于他們而言,并沒有什么意義。
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勃魯蓋爾留下了另一幅作品,大概可以看作他思想的延續(xù):《盲人引導盲人》。一群盲人互相扶持著,在未知的道路上攙扶而行。這幅畫同樣充滿悲憫,卻也仿佛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命運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