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宣利
她和母親,一直是有距離的。母親不是那種溫柔細致的母親,粗糙、邋遢,織不出漂亮的毛衣,說話總像跟人吵架,甚至收拾不好那個小小的廚房。
這些都還不算,她最厭煩的,是母親的夢話。母親嗜睡,一睡必說夢話。或激烈地爭吵,或憤怒地訓斥,或絕望地哭泣,偶爾,也會開懷大笑。母親說夢話時的聲音與白天不同,尖細、凄厲,帶著顫音,在靜夜里聽來,常令她心驚肉跳。
她開始想方設(shè)法地躲避母親,中學時便開始在學校住宿,盡管她家和學校只隔著一條街。高考前,她不顧父母的阻攔,所有的志愿都填了離家千里之外的學校。讀大學后,她很少回家,打電話回去,母親接了,簡單的幾句問候之后,她便陷入沉默,直到母親嘆息著,換了父親來接。
其實那時候,母親已經(jīng)改變了許多。父親告訴她:為了她喜歡喝的排骨皮蛋粥,母親問了好多人,把需要的調(diào)料和步驟用本子記下來,回來一個人躲在廚房,一熬就是一個下午。大學第二年,她收到父親寄來的包裹,打開,里面是一雙毛線織的拖鞋。是小雞絨毛一樣鮮嫩的顏色,手工稍顯粗糙,厚厚的鞋底,她試了一下,腳放進去很舒服妥帖。父親在信里說,這雙鞋是你媽織的東西中最好的一雙了,還有很多廢品在家里放著。然后父親說,也真難為你媽了……
大三那年冬天,她得了肺炎。一個人躺在醫(yī)院里,她想家,想父親。電話打過去,隔天,竟是母親風塵仆仆地來了。母親剛推開門,她的第一句話就問:“我爸呢?”母親尷尬地站在門口,像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說:“你爸單位里請不下假來,所以……”
母親的話還沒說完,她的臉已硬生生地扭到窗外。她想,為什么母親要來呢?晚上睡覺怎么辦?母親的夢話,把別人都吵醒了,多難堪??!
因為護士輸液時幾次都沒把針頭扎進血管,母親幾乎和那個護士吵起來;母親把削掉的蘋果皮扔了一地,和同病房的人扯閑話,聲音仍然那么響……一整天,她心煩意亂。
晚上,她一直不敢睡,她想,如果母親說夢話了,她就馬上叫醒她。但是母親也一直沒有睡,后來,她便睡著了。那天晚上她睡得格外安穩(wěn),第二天早上,醒來時不見母親。同病房的阿姨說:“你昨天晚上怎么了?不停地說夢話,你媽一宿都沒睡,一直守著你,還不住地跟我們解釋,說你是小時候受了驚嚇落下的毛病……”
她站起來,從窗口看到母親正提著飯盒匆匆往醫(yī)院趕,陽光下,母親一頭的白發(fā)亮亮地刺她的眼,突然,淚就再也忍不住……
(選自《有愛不覺天涯遠》,有刪節(jié))
【賞析】
這篇文章情節(jié)雖然簡單,但戲劇性卻很強。全篇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先極力表現(xiàn)自己對母親的厭煩心理,結(jié)尾表達出對母親的愧疚和感激。而從母親為女兒熬粥、織拖鞋、守夜這些點滴小事中,表現(xiàn)了濃濃的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