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鵬
摘 要:新課改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因此高三地理復習課中,教師也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復習教學觀念,調整復習教學策略,提升地理復習有效性。高三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地理知識具有的復雜性和系統(tǒng)性對學生的知識概括、總結以及分析能力都具有很高要求,因此高三學生的地理復習難度較大,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經驗,提升復習課的效率。本文將結合高中地理知識特點,分析提升高三地理復習有效性的策略,旨在降低學生的復習難度,促進學生的地理成績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高三復習;地理知識
引言:
高三地理復習的知識密度較大,強調對高考考點的明確和知識體系的科學構建,這種形勢下,教師需要集中提升學生的復習自主性和復習能力,引導學生依據(jù)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制定具有差異性的復習計劃。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迫于高考的壓力,習慣于主導復習課,為學生制定沒有差異性的復習計劃,利用題海戰(zhàn)術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學習機器,這不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因此還需要一線教師進一步探討合理的復習策略。
一、專研地理考綱,準確把握高考動向
《考試大綱》是教師和學生了解高考命題動向的主要指標和參考,教師需要對《考試大綱》在能力要求和考試內容上變化進行捕捉,結合教材內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復習活動。
(一)根據(jù)考試說明,確立復習方向
如上所述,高三復習階段,教師需要結合考綱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明確知識復習內容,在“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上為學生提供明確指導。例如: 考綱內容之一: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課程標準要求為“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tǒng)的特點?!北緱l內容主要就是指學生需要對海平面天氣圖(天氣預報中常見)進行關注,此部分不涉及高空天氣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就這部分知識給予學生正確指導,切忌刻意提升知識難度要求。此外,教師需要對當年的考試要求以及前一年的命題指導思想進行及時掌握,明確其中發(fā)生的微小變化。
(二)學生主動參與,提升對考綱的理解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因此在對考綱進行解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考綱解讀過程中。案例: 復習內容是“區(qū)位—以工業(yè)為例”,教師需要結復習內容,展示考綱要求,教師展示相應的資料和圖表信息,然后要求學生依據(jù)已知信息,自己設計考題,以此提升學生對考綱的了解程度,提升學生對復習課的參與積極性。
二、關注學生思維過程,提升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地理教學的過程變成對學生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受高考壓力和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在高三地理復習中重視知識的總結和灌輸,忽視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筆者認為應該轉變這種狀態(tài)。
(一)課堂有效測試,活化學生思維
為提升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性,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具體了解方式可以是對學生的測試,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有效的試題內容,進一步了解在復習開始之前的學習狀態(tài)和知識掌握情況。如在地理復習中,筆者為學生設置了課前練習題,例如: 對必修 1“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知識復習中,筆者提問兩名學生,讓他們依據(jù)已學知識畫出所知道的鋒面及天氣示意圖( 標出冷暖氣團、鋒線、鋒前、鋒后、符號等) ,并引導學生對兩名同學所畫的示意圖進行比較和評價。在該活動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并及時進行有效指導,實現(xiàn)復習目標。
(二)找準問題和情境結合點,提升遷移思維能力
遷移性思維是指人腦在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過程中,根據(jù)已經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方法等因素來獲取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思維能力。找準問題和情境的結合點,主要是指涉及社會熱點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近年來發(fā)生于人類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事件,并且和考試大綱中相關的現(xiàn)實問題具有緊密聯(lián)系。筆者認為復習課上也應該對社會熱點進行巧妙穿插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三、關注情感教育,拓寬學生思維空間
面對高考的學生具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因此教學氛圍前所未有的緊張,為環(huán)節(jié)學生的緊張心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能力提升,教師可以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地理復習中。
(一)打通知識關節(jié),提高思維深度
在高三地理復習課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對課堂提問內容、試題內容選擇上都應該具備一定的層次性和系統(tǒng)性,重新構建學習能力層次目標,幫助學循序漸進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例如區(qū)域地理復習中美國的地理環(huán)節(jié)和區(qū)域發(fā)展問題復習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注重對知識系統(tǒng)的構建,如美國的自然環(huán)境需要涉及的點:氣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人文環(huán)境需要涉及的點:城市、農業(yè)、工業(yè)、交通、商貿等,教師需要將必修 1 和必修 2 中涉及的知識點和區(qū)域地理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及感覺一定難度,也感覺到知識之間的相關性,進而產生探索欲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復習積極性。
(二)注重情感溝通,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
情感教育是在高三地理復習中的滲透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氛圍的和諧發(fā)展,因此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地理知識復習的過程中,堅持平等原則,建立和學生之間的和諧師生關系。教師可以結合復習內容,引導學生結合復習資料,采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開展復習活動,教師和學生在交流互動中促進彼此的精神發(fā)展和人格成長,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契機。
結束語:
綜上,高三地理復習對于學生的地理成績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因此教師作為復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重視起對復習策略的創(chuàng)新和調整。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對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復習的策略研究成為重點課題。
參考文獻:
[1]張新.新課程區(qū)域地理復習高效性初探[J].地理教育,2014,0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