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琿
作為白宮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法國特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世紀60年代的美法關系,改變了普通美國人和法國人對彼此國家的看法,也為自己贏得了媒體的贊譽和更多粉絲。
1960年,約翰·F·肯尼迪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tǒng)候選人。大選之前,法國一家電視臺對肯尼迪及其妻子杰奎琳·肯尼迪進行了采訪。在采訪中,杰奎琳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對法國文化如數家珍。記者注意到杰奎琳的娘家姓氏是布維耶(bouvier),便問她道:“肯尼迪先生娶了一位法國太太嗎?”杰奎琳·肯尼迪回答說:“我不是法國人,但是我有法國血統(tǒng)。我的祖輩是18世紀僑居北美的法裔移民?!庇浾哂终f:“但是你的法語說得十分流利,毫無口音?!苯芸铡た夏岬辖忉屨f:“我曾經在巴黎的索邦大學和盧浮宮學院學習過一年時間?!碑斢浾邌査魧W法國的經歷是否美好時,杰奎琳說:“那是最美好的歲月。”記者的最后一個問題是:“若肯尼迪先生當選美國總統(tǒng),您作為第一夫人,能促進美法之間的外交關系嗎?”她回答道:“我不敢妄下這樣的斷言,但是我非常愿意和法國人民打交道?!?/p>
1960年11月6日,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當選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曾經的攝影師杰奎琳·布維耶成為了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傳記作家和學者致力于刻畫杰奎琳·肯尼迪是如何將時尚、活力以及文化帶入白宮的,卻鮮有人關注早年的留法經歷對她審美和品位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她和法國之間的聯(lián)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美法關系。
杰奎琳·布維耶·肯尼迪的家庭背景奠定了她對法國的喜愛。她的一位先祖于1815年從法國來到北美大陸,在費城做起了家具生意,頗為成功。后代受其蔭庇,也在各個行業(yè)開枝散葉。杰奎琳的祖父名叫約翰·韋爾弩·布維耶,是布維耶家族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并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為了打入上流社會,約翰·布維耶捏造了自己的家族歷史,聲稱布維耶這個姓氏來源于法國貴族的一個支系。杰奎琳·布維耶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法國血統(tǒng)有著非常明確的認知,她的母親要求所有孩子在餐桌上必須說法語。后來,杰奎琳在學校里又學習了西班牙語和法語課程。但是,真正引起杰奎琳對法國興趣的還是1948年的那次夏季旅行,當時她還是瓦薩大學的大一新生。這次旅行之后,杰奎琳申請了史密斯學院的留學項目,目的地就是法國。
1963年9月15日,美國新港。美國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美洲杯比賽賽場邊觀賽。圖/視覺中國
自1925年起,史密斯學院每年都會選送三四十名學生到法國交流一年,期望她們能夠融入法國人的日常生活,提高法語能力。這些學生會在法國的高校中選修部分課程,通常是法語、法國文學、法國歷史和法國文化之類的課程。學校希望學生在磨礪自己的法語水平之外,還能增進對法國文化的理解,并培養(yǎng)起超出美國的世界視野。193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這個項目被暫時中斷。戰(zhàn)爭結束后,法國政府和史密斯學院都迫切地想要恢復這個項目。史密斯學院還額外選送了一些外校學生,例如來自瓦薩大學的杰奎琳·布維耶。
1949年的秋季學期,杰奎琳·布維耶和她的同學來到法國,她們先是在東南部城市格勒諾布爾呆了六周,和法國寄宿家庭住在一起。在此期間,她們學習法語,并在周邊進行了一些短途旅行。之后她們來到巴黎度過這一學年的剩余時間,學生們在索邦大學、盧浮宮學院和巴黎政治經濟學院上課。當時的法國還沒有從戰(zhàn)爭的陰影中完全走出來,只有極少數的家庭有能力接待這些美國學生,杰奎琳·布維耶就是其中一個幸運兒。她寄宿在位于巴黎16區(qū)的一間公寓里,接待她的是一位守寡的伯爵夫人。
就像其他在20世紀初來到法國的美國人一樣,杰奎琳·布維耶在這里生發(fā)出對法國歷史和文化的深深喜愛、對國際事務的初步關注。她在寫給哥哥的信中說:“我真是太愛巴黎了,在這里我非常開心。我現(xiàn)在有一個執(zhí)念——我要說一口完美的法語?!币驗樽≡诜▏思彝?,她的法語水平可謂突飛猛進。根據接待她的寄宿家庭成員的說法,法國文化不僅代表法國,也是歐洲文化和藝術的精髓。這是杰奎琳-布維耶第一次離開家人,她知道了孤獨的滋味,也獲得了更深刻的自我認知。
從法國回來之后,杰奎琳·布維耶和另外幾名同學都感到女子大學充滿了很多限制(瓦薩大學是美國知名的女子大學),她在喬治·華盛頓大學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并獲得了法國文學的學士學位。1951年,《時尚》(Vogue)雜志舉辦選拔活動,優(yōu)勝者可以獲得在巴黎或者紐約實習一年的機會,杰奎琳-布維耶在申請信中寫道:“去年冬天我參加了史密斯學院的交換生項目,在巴黎呆了一個學年。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年,離家千里,我終于有機會好好審視自己。我學會了不必為求知欲而感到羞恥,雖然我回到了美國,但是我對歐洲的愛將會持續(xù)終生。”盡管她贏得了《時尚》雜志的實習機會,但是由于父母的阻攔,她并未成行,而是成為華盛頓《時代先驅報》(The Times-Herald)的攝影記者。在一次工作機會中,杰奎琳認識了來自馬賽諸薩州的年輕參議員約翰·肯尼迪,他們于1953年9月成婚?;楹螅芸者€在喬治城大學選修了美國歷史和外交政策等課程。
成為肯尼迪夫人之后的杰奎琳憑借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得體的時尚品味成為美國媒體追捧的對象。人們不厭其煩地閱讀著關于她是瓦薩大學和巴黎索邦大學學生的報道。無可挑剔的學歷,流利運用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的能力,以及出身紐約精英階層的家庭背景,這些優(yōu)勢將杰奎琳和其他國會議員的妻子區(qū)別開來。1960年7月,一篇預測肯尼迪將會獲得總統(tǒng)大選勝利的文章見報,其中提到肯尼迪位于喬治城的房子內部的法式裝潢,作者聲稱這反映了肯尼迪夫人的良好品位,并說:“如果杰奎琳成為第一夫人,她應該能幫助總統(tǒng)先生接待外國客人。她會說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她在巴黎的索邦大學上過學,所以她的法語幾近完美。”另外一篇描寫候選人伴侶的文章基于杰奎琳的語言天賦和知性形象將她刻畫成一個“耀眼的知識分子”——“她能說流利的法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她廣泛地閱讀歷史書籍、人物傳記和新聞時事,并幫她的丈夫潤色演講稿”。
作為總統(tǒng)候選人的妻子,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在顯微鏡下審視。杰奎琳·肯尼迪喜愛穿法國設計師設計的服裝在一些選民看來是不愛國的表現(xiàn),尤其是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的妻子聲稱自己只在伊麗莎白·雅頓(美國設計師)的店里買衣服。為了安撫選民,杰奎琳·肯尼迪只好發(fā)表聲明,強調自己對美國服裝行業(yè)的支持。但是私下里,她對自己的服裝設計團隊的要求是符合法國標準。杰奎琳·肯尼迪精心設計自己的公共形象,其優(yōu)雅的法式造型很快就在美國、法國和其他地方流行開來,女性紛紛模仿她簡潔現(xiàn)代的穿衣風格。她的招牌造型包括藥盒帽、蓬松的波波頭和少量的珠寶?!霸诳夏岬峡偨y(tǒng)宣誓就職后的一段時間內,巴黎的每一個女孩都穿著簡潔的A字裙,頭戴藥盒帽,腳蹬中跟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一個美國人引領了全世界的時尚潮流?!?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9/25/qkimageshfcnhfcn201808hfcn20180828-2-l.jpg"/>
1962年11月,美國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兒子小約翰·肯尼迪玩木頭玩具。 國/視覺中國
1961年6月,法國巴黎。美國時任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與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在法國進行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圖/視覺中國
在杰奎琳·肯尼迪成為美國的第一夫人之前,她就已經在法國走紅了。她身上的法國特質令法國媒體甚為著迷。1961年5月31日,肯尼迪總統(tǒng)上任以來首次訪問法國,《巴黎競賽》(Paris-Match)雜志發(fā)表了一篇關于新任美國總統(tǒng)的文章。但是這期雜志的封面并不是年輕的總統(tǒng),而是他的妻子。在杰奎琳·肯尼迪的照片下方有一行字——“杰奎琳·肯尼迪重返法國”。內文提到肯尼迪和法國的聯(lián)系:“通過他的妻子,肯尼迪總統(tǒng)對法國有很深的了解。他的妻子名叫杰奎琳·布維耶,是一位法裔紐約銀行家的女兒。她曾經在法國生活,是研究十七和十八世紀歷史的專家。”配圖是肯尼迪站在塞尚和弗拉戈納爾的畫作前,這些法國畫家的作品都是杰奎琳從白宮的倉庫里找出來的。
杰奎琳·肯尼迪的法國血統(tǒng)、她在法國留學的經歷、她對法語的熟練掌握以及她對法國文化的推崇,使得肯尼迪總統(tǒng)的歐洲之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戴高樂總統(tǒng)親自到奧利機場迎接肯尼迪夫婦,在愛麗舍宮舉行的招待晚宴上,杰奎琳·肯尼迪特意邀請了當年在法國留學時招待她的寄宿家庭。巴黎人對這對夫婦的熱情是顯而易見的,比起年輕有為的總統(tǒng),媒體似乎更偏愛他的妻子。法國人喜歡杰奎琳·肯尼迪的年輕、優(yōu)雅和法國特質。《巴黎競賽》這樣寫道:“他們所到之處皆受到熱烈歡迎。他,44歲,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tǒng);她,31歲,在巴黎女人的外表之下藏著美國女人的靈魂?!?/p>
杰奎琳在法國的聲望如此之高,以至于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肯尼迪總統(tǒng)自嘲道:“我就是陪同杰奎琳·肯尼迪來巴黎訪問的那個人,這次旅行真是十分愉快?!薄稌r代》(Times)雜志轉載了肯尼迪總統(tǒng)的玩笑話,并評論道:肯尼迪總統(tǒng)并非夸大其詞。在全世界看來,他和戴高樂總統(tǒng)的會面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但是在巴黎人民看來,他們都是次要的,從杰奎琳·肯尼迪抵達奧利機場那一刻起,這位光芒四射的第一夫人才是最重要的角色。《展望周刊》(Look)評論說:“肯尼迪夫人是法國人最喜歡的外國女性。不僅僅因為她擁有美貌和優(yōu)雅,還因為她是法國人,她會說法語,她曾經在法國生活,而且她熱愛一切與法國有關的東西。”
第一夫人的“法國特質”對密切戴高樂將軍和肯尼迪總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也起到了關鍵作用。杰奎琳·肯尼迪和戴高樂將軍之間的互相欣賞為兩國元首的交流營造了友好的氛圍。在戴高樂將軍的回憶錄中,他形容杰奎琳·肯尼迪是一位“有教養(yǎng)有智慧的女性”。而此次歐洲之行也讓肯尼迪總統(tǒng)對妻子刮目相看,他意識到杰奎琳是寶貴的政治資產,能夠幫助他建立積極的公共形象。
入主白宮之后,杰奎琳·肯尼迪成立了“白宮藝術委員會”,發(fā)起了整修白宮的計劃。這個委員會致力于整理白宮收藏的藝術品和文物,第一夫人明確強調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為所有的美國人保存歷史,讓白宮成為展覽美國文化歷史的平臺。為了確保整修計劃的視覺效果,肯尼迪夫人聘請美國早期裝飾藝術專家亨利·彭特擔任委員會主席,與此同時,她還私下請巴黎設計師斯蒂芬·布丹為自己出謀劃策。法國專家和美國專家常常意見不統(tǒng)一,肯尼迪夫人從中斡旋,但是在一些重要房間的設計上,她都采納了布丹的意見。整修完成后,杰奎琳·肯尼迪拍攝了《白宮之旅》,向全世界觀眾介紹煥然一新的白宮,收到了很多積極反饋。白宮整修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功,杰奎琳·肯尼迪高超的管理術,以及她對法美兩國歷史文化的精通與熟稔,使她成為一位特別的第一夫人。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tǒng)遇刺身亡,法國受到的震驚可以說不亞于美國。法國媒體上充滿了政治領袖、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獻給總統(tǒng)的悼詞。《世界報》(Le Monde)的記者安德烈·方丹如此評論這位為法國人所接受的美國總統(tǒng):“由于他娶了一位有法國血統(tǒng)的女性,所以比起他之前的那些美國總統(tǒng),他更加了解法國,也更喜歡法國?!贝鞲邩房偨y(tǒng)專門飛往華盛頓參加肯尼迪的葬禮,在美國媒體看來,法國總統(tǒng)幾乎是葬禮上最重要的外國領導人。除了法國媒體,許多法國人自發(fā)給肯尼迪夫人寄去慰問函??夏岬戏蛉嗽谠岫Y上表現(xiàn)得克制而得體,令許多法國人深受觸動,而他們認為這都是拜她的法國血統(tǒng)所賜。
嚴格說來,杰奎琳·肯尼迪并未改變肯尼迪總統(tǒng)和戴高樂總統(tǒng)的外交政策,她起到的不過是潤滑劑的作用,讓雙方的溝通親切愉悅一些。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她確實改變了普通美國人和法國人對彼此國家的看法。在美國歷史上,所有第一夫人都以不同方式代表著美國形象,杰奎琳·肯尼迪依靠出色的外語水平和個人魅力對肯尼迪任期的美國外交做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