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瑞寧,韓曉光,陳森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撫順,113001)
發(fā)動機汽缸蓋用來封閉氣缸并構成燃燒室。側置氣門式發(fā)動機氣缸蓋、鑄有水套、進水孔、出水孔、火花塞孔、螺栓孔、燃燒室等。頂置氣門式發(fā)動機氣缸蓋,除了冷卻水套外,還有氣門裝置、進氣和排氣通道等。
發(fā)動機缸蓋上的油道在缸蓋的兩頭,能看到各有一個油孔。一個是進油主油道,一個是回油主油道。其它油道,卸下輪軸后,在軸承座都能看到油道的。主油道漏氣檢測對于發(fā)動機的平穩(wěn)運行非常重要。
為了實現(xiàn)上述檢測結果形象的目的,設計有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缸蓋主油道漏氣檢測裝置,其底座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2,驅動電機2右側的輸出端通過連接桿3固定連接有螺紋桿4,螺紋桿4的長度不小于二十厘米,螺紋桿4外表面的螺紋長度不小于十八厘米,底座1的頂部開設有位于驅動電機2右側的滑動槽5,滑動槽5的內(nèi)表面上通過滑動桿6滑動連接有檢測板7,滑動槽5的內(nèi)表面上固定連接有助滑墊,滑動桿6的外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耐磨墊,檢測板7的左側開設有螺紋孔8,螺紋桿4遠離連接桿3的一端螺紋連接在螺紋孔8的內(nèi)表面上,底座1的頂部螺紋連接有位于驅動電機2和滑動槽5相互遠離一側且對稱的兩個安裝螺栓9,檢測板7的左側開設有位于螺紋孔8上方的安裝孔10,通過驅動電機,結合“絲桿原理”可以實現(xiàn)裝置的靈活移動,使其適用于不同場合。
安裝孔10右側的內(nèi)表面開設有通風孔11,安裝孔10背面的內(nèi)表面通過軸承座活動連接有從動轉盤12,從動轉盤12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從動齒塊13,從動齒塊13的數(shù)量不少于八個,從動齒塊13呈環(huán)形陣列,從動齒塊13正面的形狀為梯形,安裝孔10底部的內(nèi)表面上開設有限位槽14,限位槽14的內(nèi)表面上通過限位桿15滑動連接有牽引板16,牽引板1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牽引齒塊17,牽引齒塊17和從動齒塊13之間嚙合連接,牽引齒塊17的數(shù)量不少于七個,牽引齒塊17呈矩形陣列,牽引齒塊17正面的形狀為梯形,安裝孔10右側的內(nèi)表面開設有位于通風孔11下方的傳動孔18,牽引板16的右側通過安裝桿19固定連接有位于傳動孔18內(nèi)部的刻度尺20,滑動桿6和檢測板7之間的連接方式為焊接,牽引板16和刻度尺20與安裝桿19之間的連接方式也為焊接。通過設置從動轉盤12、從動齒塊13、牽引板16、牽引齒塊17、通風孔11和刻度尺20運用傳動原理將廢氣的量通過刻度尺的刻度值表示出來,起到將漏氣檢測結果形象化的作用。
本裝置整體采用最簡單的機械傳動原理和絲桿驅動原理,結構簡單,易于推廣。絲桿原理的應用可以通過驅動電機實現(xiàn)在底盤保持固定的情況下,實現(xiàn)裝置的靈活移動,使其更具使用價值。創(chuàng)造性的設置了從動轉盤、從動齒塊、牽引板、牽引齒塊、通風孔和刻度尺,并通過有機的配合實現(xiàn)了將無形的氣體量轉化為眼睛可視的刻度尺值的有益效果。
圖1 整體設計圖
該缸蓋主油道漏氣檢測裝置,通過設置從動轉盤、從動齒塊、牽引板、牽引齒塊、通風孔和刻度尺起到將漏氣檢測結果形象化的作用,極大的提升了檢測結果的質量,進而達到便于工作人員正確分析問題和便于工作人員正確操作的效果。
該缸蓋主油道漏氣檢測裝置,通過保證檢測質量起到提升電氣自動化設備加工精度的作用,進而達到便于提升整體加工質量的效果,
自動控制系統(tǒng)是指通過自動檢測、信息處理、分析判斷、操縱控制,實現(xiàn)預期目標的過程。工業(yè)中的過程控制是指以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藝參數(shù)作為被控變量并以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為控制對象的自動控制。運用計算機及時的采集檢測數(shù)據(jù)并按最優(yōu)值或給定值對化工生產(chǎn)進行自動控制,通過設計特定的控制算法和特定的控制方案,實現(xiàn)無人化管理與控制。
廢氣通過10安裝孔進入到檢測裝置里面,通過設置11通風孔進行排出。通風孔位于裝置的上部,因此保證了氣流帶動齒輪轉動的方向。但是如果廢氣的量達不到使空氣流通的最小值,那么實際效果就會達不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