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李瀟瀟
王俊凱
2018年8月2日晚,《偶像練習生》中“C位出道”的蔡徐坤在微博發(fā)布了他的新歌MV。9天后,這條微博的轉發(fā)量突破1億。
蔡徐坤不是第一個在微博拿到“過億轉發(fā)”的明星。
2016年11月,TFBOYS組合成員王俊凱于2014年15歲生日時發(fā)布的一條微博曾創(chuàng)此紀錄。2015年9月,鹿晗于2012年發(fā)布的一條微博獲得過億條評論,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為鹿晗頒發(fā)了證書。
“流量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流量是萬萬不能的?!边@句話,對廣告主以及流量明星的粉絲來說,都不陌生。
然而,“流量”的背后,是真實的熱度,還是虛假的幻術?
阿凱(化名)是蔡徐坤的粉絲,已經工作無年。上班路上,阿凱打開微博,看見一位同樣是蔡徐坤粉絲的博主又開始號召“打榜”了。
2018年8月2日,在蔡徐坤發(fā)布新歌的短短幾十分鐘內,三首新歌在QQ音樂巔峰人氣榜上就占據了前三。
這個成績的背后,是粉絲們的努力?!八l(fā)布新歌不久,8月份這段時間,為他的新歌打榜是很多‘數據粉的主要任務。”阿凱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所謂“數據粉”,是指專注為自己的偶像在各類排行榜、數據指標上做數據的粉絲群體。
“無論是粉絲對明星的認可程度,還是明星在非粉絲群體中的知名度,都可以通過瀏覽行為、瀏覽內容、瀏覽方式這樣的客觀數據,對不同明星在不同時間以及不同事件中的表現,進行比較衡量?!彼嚩鲾祿餍侵菐飚a品經理孫家駿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數據做得好,對于上升期的小偶像來說很重要,出了新作品,有好看的數據可以證明他的價值?!卑P說。
對于流量明星來說,微博粉絲量、微博互動量、微博“超級話題”討論量、相關話題互動量、全年熱搜次數、明星勢力榜榜單情況、網絡討論量、百度指數、微指數等是常規(guī)的數據指標。這些也是“數據粉”日常做數據的陣地。
阿凱做過一段時間的“數據粉”:“‘數據粉平日要花大量的時間‘輪博,也就是轉發(fā)偶像的微博,一條微博轉發(fā)很多次。這其中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自愿的。偶像給粉絲帶來了精神上的快樂,做數據是對他的一種回饋。”
“‘數據粉非常明白如何去做話題、控評、做熱度、沖熱搜,幾乎等于半個娛樂營銷從業(yè)者了,他們也會帶動其他類型的粉絲,因為他們很明白數據對‘流量明星意味著什么?!眾蕵窢I銷機構頭條傳媒營銷總裁張博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由于工作太忙,阿凱現在不再過多參與做數據,但常規(guī)的任務“超話簽到”還是會完成。
微博上每個明星的“超級話題”是粉絲互動的平臺,“超級話題”的關注人數被視作衡量明星粉絲數量的指標之一,而“超級話題”的簽到率則能體現黏度較高的核心粉絲有多少。
在微博日?!按虬瘛钡哪0逯杏羞@樣一句話:“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安利,右打榜。”阿凱說,“左安利、右打榜”正是流量明星粉絲的日常。
“比如‘控評,也就是控制微博評論區(qū),在有關偶像的微博評論里為粉絲群體之外的人介紹偶像的魅力,‘控評是有統(tǒng)一組織和模板的。如果偶像上熱搜,那么就要在熱搜話題中監(jiān)控網友輿論的走向,出現負面內容時,粉絲都會非常緊張,往往需要尋找對策,統(tǒng)一應對。”阿凱說。
蔡徐坤那條轉發(fā)過億的微博,就曾引起一次波瀾。
有網友發(fā)現,這條微博的轉發(fā)量遠超點贊量,也遠超蔡徐坤當時1300余萬的微博粉絲數。而點開這條微博的轉發(fā),有大量相似的內容,且存在一個微博賬號轉發(fā)幾十萬次、大量以“用戶+數字”為ID名稱的疑似“僵尸粉”參與轉發(fā)的情況。由此,有網友質疑“過億轉發(fā)”的數據水分。
“做數據是如今流量明星粉絲的普遍行為,其實粉絲也在被‘唯數據論綁架著。市場環(huán)境決定粉絲必須為偶像做數據,這當中也有無奈和辛苦,把‘假數據始作俑者的帽子扣在粉絲頭上,我覺得不公平?!卑P說。
藝恩數據高級分析師李敬蕊為本刊梳理了“流量明星”與相應追星體系形成的背景。
一方面,社交媒體興起,形成基本的“流量池”,為話題傳播、“流量爆款”的產生提供了土壤。以流量主導的社交媒體、短視頻、網劇網綜、直播等多種娛樂方式成為主流,而流量也成為衡量明星熱度的重要維度。
社交媒體提供了粉絲聚集和交流的公共空間,粉絲可以通過微博“獻花”“轉評贊”“打榜”等多種方式,完成對自己喜愛藝人的數據支持,由于部分數據指數定時公布,并且會按明星的綜合排名順序予以獎勵,所以粉絲對各種數據的投票參與度也空前高漲。
同時,日韓的粉絲應援文化進入中國,粉絲在線上線下形成了多種為偶像應援的方式。
“現在粉絲追星的行為已經從個人行為變成集體行為,粉絲群體的集體意識要高于粉絲個人意識,追星變成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北本┑包S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黃玨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阿凱曾經懷疑做數據和“控評”等行為的必要性、合理性,喜歡蔡徐坤之前的幾年,她也喜歡過其他國內明星,“那時并沒有被數據所裹挾的感覺,去聽演唱會、買唱片或者看看偶像演出的影視作品就夠了?!?/p>
踏入如今的粉絲圈之后,阿凱發(fā)現,流量明星粉絲固執(zhí)著于做數據的集體氛圍,是她難以抵抗的。
李敬蕊對本刊記者說:“粉絲對榜單數據等體現明星地位座次關系的指標是十分看重的,因此才會出現惡意競爭。如刷流量?!?/p>
在《偶像練習生》中,由觀眾投票產生的前九名選手組成了9人偶像團體出道,阿凱說:“蔡徐坤是C位、隊長,不同偶像的粉絲們要比拼代言產品銷量、微博熱度,沒有粉絲敢說‘數據無用?!?/p>
阿凱表示,粉絲們相信做數據可以幫助偶像吸引品牌方、影視公司的資源,讓他們看見偶像的粉絲“很能打”,也就是粉絲數量龐大且有消費能力,“主要是市場上有話語權的人會看數據,粉絲才會做數據。”
愛夢娛樂創(chuàng)始人雷鳴對《瞭望東方周刊》說,對明星的數據指標有參考需求的,一是影視內容和綜藝內容,需要流量明星提高收視率和網絡點擊量,制造粉絲的自來水傳播;二是商業(yè)品牌和銷售,需要流量明星的信用背書和“注意力吸引”,進而制造銷售轉化和品牌價值。
“流量明星在影視內容上能帶來的流量轉化率,已經被證明沒有那么高,但是對商業(yè)品牌的價值并沒有明顯下降,也不會在短時期內下降?!秉S玨說。
藝恩數據明星智庫為《瞭望東方周刊》提供了一份數據:2018年8月20日顯示的實時和近三個月明星綜合價值排行榜。明星綜合排行榜中有商業(yè)價值指數一欄,可對比此欄8月20日實時數據和近三個月數據,來觀察幾個流量明星商業(yè)價值指數上的變化。
作為“頂級流量明星”,鹿哈和李易峰的商業(yè)價值指數都表現得比較穩(wěn)定:鹿哈當日實時商業(yè)價值指數為7.801,近三個月商業(yè)價值指數為7.752:李易峰當日實時商業(yè)價值指數為8 119,近三個月商業(yè)價值指數為7.863。
“目前流量明星的主要受眾為年輕一代,許多品牌抓住這一特點和品牌的契合,為品牌打上了代言明星所代表的不同印記,比如青春活力、陽光向上、元氣滿滿等?!崩罹慈镎f。
鑒于流量明星有一定的熱度周期,且粉絲受眾年輕化,時尚快消品在定位準確后請流量明星進行代言,往往能獲得相對不錯的結果。
不過,藝恩數據明星智庫產品經理孫家駿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流量明星進行“帶貨”的模式相對單一,從粉絲視角來看,會感覺品牌主的種種行為功利性較強?!斑@樣的盈利方式,在業(yè)務寬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局限性,一旦粉絲不買賬,則必然會影響‘帶貨效果?!?/p>
黃玨認為,如果一個流量明星缺乏發(fā)展規(guī)劃、業(yè)務水準沒有提升,雖然短期內對廣告主仍有吸引力,但是長期下來會出現粉絲流失的情況,從而也影響其商業(yè)價值的可持續(xù)性。
“一個選秀節(jié)目的熱度是有限的,很多流量明星的粉絲都是‘三月粉,沒有作品就難以吸引更多人關注,原本的粉絲也會流失?,F在粉絲做數據,也不過是希望偶像拿到更多資源后提升自己,有一天能不再被數據所束縛?!卑P說。
愛夢娛樂創(chuàng)始人雷鳴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目前,一個流量明星誕生的主要模式是:依靠影視和綜藝作品吸引到核心粉絲,通過創(chuàng)意營銷、制造事件、購買新媒體渠道,持續(xù)運營引導和放大其“影響力”,制造新的流量匯聚,由此獲得新的內容和代言資源,持續(xù)循環(huán)運作。
“現在品牌方對于簽新晉流量明星的代言是比較慎重的,一是這些新人的熱度周期有限,二是這些新人當中有‘假流量明星的存在?!币晃粯I(yè)內人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虛假數據難以轉化成真正的銷售額,黃玨說:“一旦轉化率不夠,下次廣告主、品牌方就不會再和這個藝人進行合作了。”
2018年3月15日,艾漫數據曾發(fā)布《新流量藝人水軍榜》。榜單所指的“新流量藝人”,是指首部作品上線未滿三年、數據“脫水”前熱度排名在前500名的“90后”藝人。
艾漫數據分析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里這些藝人的粉絲真實活躍情況,發(fā)現諸多“新流量藝人”都存在粉絲“注水”情況,甚至有的水軍比例高達80%以上。
鹿晗
上述業(yè)內人士透露,“假流量”的始作俑者包括一些營銷公司、藝人經紀團隊,以及為了給廣告主交成績單的代理商等。“有人是專門做水軍賺錢的,而一些社交平臺對水軍、粉絲買小號的行為也是縱容的,因為這也給平臺擴充了用戶數量,即使這部分用戶根本不是真正的‘活粉。”
只要在淘寶上搜索“流量推廣”“排名優(yōu)化”等關鍵字,就可以找到幫助他們弄虛作假的刷量公司。這些刷量公司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制造無數個IP地址。也可以通過“坐在家里賺錢”這樣的招募啟事找來真人轉發(fā)團隊。
“粉絲‘掄博、刷量的行為至少證明這個藝人有粉絲,且粉絲愿意為他付出時間,而這種純粹靠買水軍給數據注水的利益方,影響就更惡劣,造成不符合規(guī)律的流量機制愈演愈烈。”上述業(yè)內人士說。
數據“注水”行為的弊端不需贅言,它直接導致數據指標的失真,影響參考榜單的行業(yè)人員進行決策,進而造成影視、代言等資源的配置失衡。
資方與廣告主認為流量可以轉化為經濟效益,而粉絲看到“金主爸爸”們看重數據,因此產生了“數據粉”,藝人享受到“流量紅利”,也會想一直保持一個好看的數據。
在這個循環(huán)之中,如果流量的轉化是流暢而有效的,那么數據才是有價值的?,F實是,轉化過程并不如想象的順利,但是各個環(huán)節(jié)皆有利益相關者,他們默契地完成數據的“幻術”,既是無奈的受害者,也是參與合謀的加害者。
“有流量的網站對外賣流量,有需求的人買流量,這一點上,明星和ADD沒有區(qū)別?!崩坐Q說。